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末路侠刀传 » 第三十五章:裕华暗幕(上)

第三十五章:裕华暗幕(上)

    郑水生走上前去,咽了口唾沫,敲敲门,无人应答。他和尹兆东对视一眼,尹兆东退后两步,弯弓搭箭。郑水生也拔刀在手,见后面的人都靠了过来,他飞起一脚,直接踢碎了房门。

    屋里陈设都很像是一个普通的住宅,客厅里摆着八仙桌和枣红色的靠背椅,后墙上还挂着一幅书画。两边是两间卧室和厨房,他们谨慎的分头查看了各个房间,都非常的正常,正常到郑水生等人毛骨悚然——这房子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人。

    人都去哪了呢?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浮现出了这样的疑问。

    “地道!找找有没有地道什么的。”一个人喊道。

    另一个人反驳道:“不可能吧,这屋子里没有战斗的痕迹啊,怎么能让两个头目都没发出声音,然后不留下任何痕迹的进入地道?”

    郑水生略一思索,喊道:“不管有没有,大家先分散开找找,这屋子里有没有地道。”

    因为人手过分的充足,几乎是一个房间里挤十个人,大家东敲西碰,很快就有人找到了异常,喊了一声“快来看。”。郑水生闻言看过去,那是在大厅搜索的一个微胖的女人,她把墙上贴的书画抱在怀里,指着墙上裸露出的一块红砖道:“这块砖可以往里推!”

    出于谨慎,郑水生喊道:“先别推,等大家准备一下,万一是什么机关就不好办了。”

    众人听了“机关”二字,都面露忌惮的神色。毕竟机关这东西虽然很少有人见过,但郑水生听过传闻里,不乏有人触发了机关,导致全军覆没的。

    郑水生也不敢肯定这块砖是不是机关,虽说就算是机关,也大多只能用一次。两位头目如果因此中招,这一刻钟想必是不够重新布置机关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郑水生心念急转,忽然有了一个计划。

    他问尹兆东:“你能把短木棍拼起来,变成长木棍吗?”

    尹兆东闻言一愣,刚想问拼木棍干嘛,突然反应过来,眼前一亮道:“还是你聪明啊,能,只是捅那个砖的话,完全没问题。”

    不过因为没带工具,尹兆东把桌子拆了,拼了将近两刻钟,才终于做出了长木棍。郑水生自己举了一下,但不知道为什么,拿木棍的中间还算轻松。当拿着木棍的一端要去捅砖的时候,居然举不起来。好几个人自恃力气过人上来尝试,终于达成了共识——他们几个一起来。

    随着几人喊着口号,一起发力,那块砖被推着往墙里挪了大概两寸。只听一声响,大厅中间忽然出现一个长宽约有一丈的大坑。

    “当啷”一声,长棍被扔在地上,众人都涌进屋里,看向这个占了大厅小半面积的坑。坑里没有台阶,而是在坑的右侧壁上固定了一个梯子。如果这个坑措不及防的出现,人掉进去,也跟掉进陷阱没什么区别。

    郑水生还是自告奋勇,一马当先顺着梯子爬了下去。

    这个坑不深,也就三丈左右。底下有七尺高,仅能容下两人并行的通道。通道里黑漆漆的一片,不知道通向哪里——果然是地道。

    好消息是这个坑不够深,两位头目又是练出真气的武者,想必不能直接摔死了。但坏消息是,两位头目如果又在坑里突然遇敌,那必然是凶多吉少了。

    而且,郑水生又爬上去问了一圈,因为没想到还要在地道这样的环境作战,没人带火把之类的东西。如果现在回寨子去拿,那两位头目的尸体恐怕都要凉了。

    幸好,油、布条、木头这些制作火把的必要材料这里都有。一群人又耽误了一刻钟的时间,做出了几十根火把。

    然后,郑水生提议道:“现在的情况,咱们得兵分三路。首先,要有两个跑得快的兄弟,赶紧回寨子里报信。”

    有人问道:“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郑水生答道:“这是因为怕一个人说不清情况,两个人互相补充,能让寨子知道事情的全貌。路大哥也好安排人手来支援。”

    见没人有其他问题,郑水生接着道:“大队跟我下去,人手两根火把,应该能摸到地道的尽头,遇到什么危险,咱们人多,也好应付。最后剩下的兄弟守在地道的入口,免得咱们被人堵在里面出不来。”

    因为整天都生活在一个寨子里,谁跑得快当然也有定论,很快就有两个人被挑选出来,跑去寨子报信了。剩下的人倒是大多想要留在地道口守着,毕竟下面到底有什么没人清楚,愿意为了两个头目冒险的人只占少数。

    郑水生无奈道:“要不咱们做个签,按顺序拿火把,火把拿完了,剩下的人就留守吧。”

    一个小矮子看了看地道,表情惶恐道:“就不能等寨子里的支援到了,咱们再从长计议吗?”

    郑水生循声望去,眉头一皱‘这矮子好眼熟啊,哦,对了,比武之前揍过他。’一旁的尹兆东道:“如果两位头目还活着,咱们去的越早,救回他们的可能就越大啊。”

    郑水生也道:“实在不愿意下去的,就留在上面吧。愿意去营救两位头目的拿上火把,跟我们走!”

    说着,郑水生抓起两根火把,点上一根,率先下了地道,尹兆东紧随其后。众人见他们这么仗义,也都受了感染,纷纷拿上火把,顺着梯子爬了下去。

    火把正好有五十根,二十五人以郑水生为首,陆续的下了地道。剩下十多人,守在地道的入口,也算是稳妥。但众人心里也难免惶恐不安,未知,总是最令人害怕的东西。

    这个地道每过几步,顶上就会有一根横木,大概是为了防止地道忽然坍塌。走了好像有一炷香的时间,居然还没有到头,一众人大多有些吃惊了。

    这么长的地道,如果就袁良自己修,他得干多少年啊?那些石头和土,又送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一直没被发现呢?

    又走了几百步之后,郑水生终于看到了地道的尽头,那也是一个方形的坑,一侧的壁上固定着梯子。众人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几个呼吸间,走在最前面的郑水生,就已经到了坑底。

    而在地道里看不到的角落,两道人影闪了出来。两把钢刀在火把的照耀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几乎是转瞬之间,就已经逼近了郑水生的咽喉和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