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辉煌的人生从幼儿园开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无线输电和长生药剂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无线输电和长生药剂

    下午一点过,岳中华与爷爷奶奶坐车回到丹河镇同福客栈。

    在客栈大堂里再次见到金铁城,对方表示想找他谈谈。

    岳中华现在哪还有心思理会,心心念念的都是背包里的东西。

    “城哥,我今天又爬山又坐车的,疲惫的很,等我休息一下再过来找你。”

    说完也不等金铁城回应,先爷爷奶奶一步跑回客房里。

    从背包里把纸筒拿出来,迫不及待的拆开外层蜡纸。

    此时门外传来岳季舟的声音:“豆豆,我是爷爷,我进来了啊。”

    打过招呼,二老推门而入,见岳中华正在拆纸筒,赶紧把门关上反琐。

    他们也好奇,孙子到底在岳家老宅得到了什么东西。

    在老两口的注视下,纸筒里的东西露出庐山真面目。

    防水蜡纸里卷着的还是纸,确切的说是一本被卷起来的本子。

    岳中华小心翼翼的把本子展开。

    纸张已经泛黄,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样子。

    因为被蜡纸密封包裹着,所以除了有些泛黄之外,没有一点被腐蚀的痕迹,保存的非常完好。

    翻开第一页,上面只有十一个字,是用黑色墨水写上去的。

    “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及应用”,工工整整的钢笔字。

    然而就是着简简单单的十一个字,把岳中华彻底惊呆。

    “我是谁?我在哪?我到底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尼玛,他看到了什么?

    这不是科幻小说里才有的东西么?

    抱着侥幸心理,岳中华继续往后翻看,希望这只是个恶作剧,虽然这种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岳季舟和肖玉梅也跟着默默观看。

    本子上每个字他们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写的啥玩意了。

    “电是什么,电是粒子运动所释放的一种能量。

    理论上任何形式的粒子运动都可以产生电,电和光一样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那么理论上脱离电线电缆的束缚,电应该依然可以传输。

    因此根据电能的特性我设计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方法……”

    笔记中详细的记载了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电能发送和接收设备制作方案,还有非常复杂的数学公式。

    笔记中记载,这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最远传输距离为500公里,可传输高达100万伏的高压电,电能损耗最高只有万分之一。

    以岳中华不亚于电学顶级专家的知识储备量,一时也看不出来这技术的真假。

    但是笔记里的各种术语,技术原理,数学公式多少能看出些端倪,这玩意多半真的。

    到底能不能实现这种技术,还要经过实验论证。

    万一是真的,这技术将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简直不敢想象。

    记忆里最早产生无线输能设想的是尼古拉·特斯拉,有人称之为无线电能传输之父。

    1890年,特斯拉就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特斯拉构想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把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Hz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

    最终因财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胆构想没能实现。甚至一种假说认为,通古斯大爆炸就是特斯拉当年在搞无线输电实验的结果。当时目击过特斯拉实验的人声称,无线输电产生的现象类似于这次爆炸。

    因为特斯拉所处的时代,信息存储和流通都非常落后,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经无从考证。

    其后,古博、施瓦固等人从理论上推算了自由空间波束导波可达到近100%的传输效率,并随后在反射波束导波系统上得到了验证。

    但是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无线电能传输所能做到的极限也只是能通过电磁共振的方式把100W电压的电能传送到一公里之外。

    想做到笔记里记载的这种程度,在他的记忆里根本做不到。

    岳中华感觉自己要疯,这世界怎么会有这种技术,看起来还是几十年前就已经诞生的东西。

    MMP,这个世界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么恐怖的地步啦?

    可是几十年时间过去,也没听说哪个国家在运用这种技术,直到现在一点端倪都没有,到底怎么回事。

    如此超越时代的技术是谁发明的,为什么会在岳家祖宅藏着。

    曾祖父曾祖母难道就是因为这笔记本死的?

    两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接触到这么超前的技术?

    遇到了外星人?加入了什么秘密组织?九头蛇?光照会?时空管理局?

    一个个谜团接连诞生,困扰着岳中华,累死无数脑细胞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孙子,这无线电能传输是什么技术?”

    爷爷突然发声打断他的沉思。

    老爷子看了大概,只知道这是一种技术,其他的不得而知,实在是知识储备有限。

    岳中华想了想说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基于非导线接触方式,借助电磁波、微波等物理空间能量载体实现电能由电源侧传输至负载侧的技术。说白了就是不用电缆可以跨越几百公里的距离进行高压电传输。”

    他向爷爷奶奶简单科普一下。

    岳季舟惊奇无比,有点不敢相信:“啥?不用电缆还能输电?那从中间穿过去的人还不得被电死?”

    岳中华无言以对,怎么跟爷爷说呢,这话题太过深奥,以老人家的文化程度还是别费那劲的好,越解释越糊涂。

    不过技术不成熟的话,造成放电现象,电死人也不是没可能。

    所谓放电现象就像下雨天打闪电一样,电能不受约速逃逸出来,遇到导体就会被吸附过去,造成的后果相当可怕。

    肖玉梅多少还能理解一些。

    “豆豆,这技术有什么用?”

    “用处大的不可想象,说点最简单的用途,发电厂发电再也不用架设高压输电线缆,在城市里建设一座电能接收装置就可以……无线输电具有随时充电、无需插拔、无电气接触、安全可靠、支持多设备同时充电的特点,极大地增加为用电设备供电的便利性与灵活性。”

    岳中华一边解释一边继续往后面翻。

    笔记本才翻了一半,下边应该还有内容。

    待看清上面的字。

    “卧槽。”

    岳中华直接爆粗口,手一哆嗦,一个没拿稳,本子“啪”地一下掉到地上。

    肖玉梅对孙子说脏话颇有微词,眉头一皱:“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顾不得奶奶的训斥,岳中华手忙脚乱的把笔记本拾起来,翻过来调过去的查看。

    确定没摔坏,岳中华长舒了一口气。

    再找到刚才打开那页看看,确定是“长生药剂”没错,看来不是自己眼花。

    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大,前边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够惊人了。

    但是跟这个一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是啥?长生啊,太尼玛吓人了。

    这两个字有着无穷魔力,深深吸引着岳中华。

    生老病死是天地运行规律,有生亦有死,天下万物因此生生不息,但是从古至今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多少人对“长生”这个词痴到疯狂的程度。

    岳中华脑子里有无数关于长生的记忆。

    秦始皇为求长生,派遣方士徐福远不海外寻仙问药。

    徐福携带三千童男童女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特别制造的大船驶向一望无际的大海,寻找神仙和不老神药。

    可惜徐福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回来过。

    秦始皇长生无望,却造就了赢国这个国家。

    汉武帝为求长生向方士嫁女,甚至比秦始皇嬴政还疯狂。

    《史记·武帝本纪》中有很多篇幅,记载着汉武帝追求长生不死所做的事情。

    几乎一半的篇幅都在讲汉武帝终其一生如何宠信方士,如何劳师动众追求仙药。

    埃及法老为求长生,诞生了人类建筑奇迹金字塔。

    人类追求长生的愿望,也成就了宗教文化。

    道教,佛教,天主教,***教核心思想都和长生有关。

    道教书籍,佛教经典,《古兰经》,《圣经》等等经文都有对长生的描述,甚至有获得长生的方法。

    据统计,世界上有十分之一的书籍都跟长生有关。既是说平均每十本书里就有一本提到长生。

    抛开虚无缥缈的传说和故事。

    现代科学也从没放弃过对长生的野望。科学技术不断攻垒,通过生物基因的研究,不断探索生命真谛。

    长生不再是简单的对长久生命的追求,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人类不断向前进步的动力。

    岳中华心头火热,他倒要看看,这长生药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长生:长久生存。原为道教的话,指生命长久存活。

    《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肾为北极之枢,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

    衰老和死亡是人类世界最大的谜,我一直致力于解开这个谜。

    生命的短暂严重制约着智慧生命的文明发展进程。

    长生,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不信神话,但我相信科学。海蓝星有很多生物可以活到千年以上,甚至万年。

    为什么人类作为最智慧的生命,却只有短短几十年的生命。

    通过观察,生物学让我看到长生的可能。

    生命的成长到衰亡是细胞不断代谢的过程。

    只要减缓细胞的代谢过程,延长细胞寿命,增加代谢次数,持续更新,就可以抑制衰老。假若生命中的老化和衰老等的问题可以完全解决,永生也可望出现。

    我在俄国最北部的永冻土层发现一种细菌,我命名为‘长生’细菌,这种细菌呈现竹节状,拥有极其久远的寿命,生命力之顽强更是超乎想象。

    现有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无法支持我检测出这种细菌的具体寿命,更无法彻底掌握这种细菌长生的秘密,但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我根据这种细菌的特性配置出一种生物原液。

    经过实验,这种原液可以延缓生物的代谢过程,同时提高细胞活力,增强生物免疫机能,增加生命体三分之一左右的寿命,且没有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