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苏子的一生 » 第十一章 大观园

第十一章 大观园

    这是宁馨第一次到省城,宁玉想就近带她去母校师范大学看看。

    昨天来的时候宁馨就想问姐姐,怎么看公交车牌,一直没说出口,早上她忍不住问了,姐姐教她看公交车路线,去往的方向,重要的是不要坐反了。

    她大学报到的时候,从火车站出来就辨不清方向,又不会看公交车牌,第一次搭公交车就坐到了反方向。司机师傅人好又给她原路带回,没有多收费。

    公交车上妹妹一言不发,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她觉得这跟她想象了无数次的大世界几乎一摸一样。

    她对所有的一切感到好奇,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他们都在靠什么来养活自己。

    看完了高楼看车辆,看完车辆看人群,看完人群看穿着,默默收回视线憋了一眼自己。姐姐早已洗得发白的牛子裤,领口松弛的T恤。

    宁馨的心理在替姐姐难过,她的姐姐在这五彩斑斓的大世界里,无论是外表还是神情,都显得暗淡无光。

    她有点后悔这次的鲁莽冲动,应该给姐姐带来了不少困扰。

    家里没有亲戚在省城,爸妈也没有需要到省城办的事,所以宁乡镇就是家里三个孩子童年里的全世界,宁玉在上大学前也没出过县城。

    她有时候会想:妈妈怎么就甘愿一辈子待在镇里不出门呢,她会不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

    作为家里的老大,非但没有享受过被人宠爱的感觉,还因下面还有两个弟妹,凡事要让着弟弟妹妹。从小宁玉就知道自己是不能主动开口要东西的。

    弟弟和妹妹每逢过年必要新衣服、要糖果,宁玉不会开口,如果妈妈给买她就拿着,没有也不要。

    有一年,妈妈给宁玉也在集市上买了衣服,带回家的时候宁玉不在家,快过年了,家里要做糍粑,奶奶让她上山捡新鲜的松毛、捡柴火去了。

    宁乡每年过年都要在家里制作糍粑,奶奶牙口不好,软软糯糯的糍粑是她最喜欢吃的小食,年年不脱,糍粑是一定要做的。

    糍粑好吃,但是难做,工序复杂,要把糯米、大米淘洗干净放到蒸锅上蒸熟,再拿出来趁热放入石臼里里舂、反反复复的舂,一边舂一边用手抓起香油抹匀。

    这样舂出来的糍粑不易开裂、保存时间更长。

    舂糍粑需要至少两个人一起合作,一人负责抡起拳头粗的木头棒子用力捶打大米、一人负责给糍粑抹油揉团成型,抡棒的人做完糍粑未来的几天手臂会酸痛的睡不着觉,揉团的人双手会被滚烫的米饭烫的发红发热。

    年年做糍粑的都是妈妈和宁玉,妈妈负责舂,宁玉负责揉,看做的糍粑数量的多少,如果要做二十多斤大米,那手工制作一次糍粑,至少需要花一整天时间。

    揉成月饼形状的糍粑,底下铺上几层芭蕉叶子、中间放上糍粑,上面再撒上一层新鲜的松毛。

    这样存放,在寒冬腊月,糍粑可以保存一个来月,不会坏,如果遇到温度不是很冷的年份,糍粑放上两周,表面上会出现一些红色的蓝色的霉斑点。奶奶总是把表面的霉斑洗掉,再接着吃。

    没有冰箱的年代,老人们用生活经验,创新出了各种各样保存食物的方法。

    宁馨宁泽试了新衣服都合身,妈妈就把衣服收起来了。等着大年初一再拿出来穿,宁玉的放在屋里的床头,要等她回来试试,不合适还能去换。

    没有手机电话的年代,家里只要有点新的东西,宁玉的姑姑总是能踩着点回来。

    有时是宁玉爸爸厂里发了一袋红糖,姑姑会回来搬走半袋。

    有时是家里分到了一份猪肉,姑姑也会回来拿走半份。

    甚至是宁玉自己晾晒的红薯干,姑姑也会在恰好会在红薯干晒的不软不硬刚刚好的时候回来,分走一半。

    宁玉背着一背篓松毛,刚进家门,妹妹就跑过来告诉姐姐:“肖琴表姐穿了妈妈给你买的新衣服”。

    宁玉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表妹,身上穿了一套崭新的衣服,上衣是蓝色的毛衣,下身是灰色的灯草绒布料的裤子。

    “这是外婆给我买的”肖琴说到。

    “才不是呢,这是我妈妈给我们买的,我和宁泽也有,不信你等着”。宁馨说完就跑回屋里拿出了她和弟弟的新衣服。

    “我都说了是妈妈给我们买的,我和宁泽试过衣服了,姐姐的妈妈要她回来再试试的,你凭什么穿我姐的衣服,给我脱下来,还给姐姐”。

    宁馨大声大朝肖琴喊到。

    “吵什么呢小丫头片子,这么大声音,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在家吃的多吗”?

    说话的是姑姑宁福娇

    “吃的多也是吃我家的,没有跑你们家去吃”。宁玉向来不喜欢姑姑,但这也是第一次与姑姑正面发生冲突。

    “谁教你这么说话的,小丫头片子,这是你对长辈说话的态度吗,这里也是我的家,我回来吃我回来住也是应该的,没大没小的小丫头,是不是你妈妈教的,没礼貌的白眼狼,我在这个家比你受欢迎”。

    姑姑骂骂咧咧的进了屋,肖琴嘴角上扬跟着她妈妈进去了。

    宁玉站在院子里,呆若木鸡,姑姑是懂得刀子扎心哪里最痛的。

    宁馨拉了拉姐姐的衣角“姐别理她,我们去找妈妈评评理”。

    宁玉挪不动脚,心里烦闷的快要爆炸了,她想要再忍耐一下,再忍忍,等到高考结束,等到年满十八岁,等到自己走出这个家门也能生存下去的那一天。

    但是这一瞬间,像是整个破碎的躯壳和无助的灵魂被拖拽着沉入水底,她拼命的挣扎,背后有股力量却死死拉住了她,心一阵一阵的疼。

    她奋力甩掉身上装满了松毛的背篓,把松毛撒满了院子,抓起墙角水缸上的水桶扁担砸像背篓。

    生而为人,第一次这么畅快的发了一次脾气。

    不管明天,不管未来,不管以后,她只是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