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苏子的一生 » 第十八章 奋斗不止

第十八章 奋斗不止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宁玉进入银河之前,一直以为,律师只是负责对簿公堂、为当事人提供辩护服务、伸张正义一个群体。

    一个民营的律所、营利性机构,上门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每周二银河律师事务所团队会派出一支队伍,到兰城以及周边的养老院、妇女联合协会驻场提供咨询服务,派出工作组赶赴公益组织活动。

    时间是固定的,但小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会根据工作安排随时做出调整。

    银河律所在过去的十年间,业务围绕大案要案为主,接洽娱乐传媒行业之后,才逐步扩展业务范围。

    参加公益性活动,是创始人朱磊为律所下一步的发展,做的长远规划的第一步。

    这周二按计划安排的是律所知识产权业务部的同事外出,因有个案子临时被拖住了,改让诉讼业务部禹杰带着宁玉前往。

    禹杰开的是律所的公车,他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考了驾照。工作以后方便很多。

    “你有时间也去考个驾照吧,职场上会开车几乎已经成了硬性条件了”。

    “我也想去试试,我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知道能不能考过,等考研结束了我再去”。

    “放心好了,开四个轮子的比骑两个轮子的简单太多,你到时候考自动挡的,只需要记住刹车跟油门不要弄混,把握好车的前后左右间距就好了,跟开玩具车一样简单”。

    大学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有必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尤其像考驾照这么消耗时间的事情,真的很有必要在上学期间就搞定。

    考驾照要根据驾校安排的时间去练习开车,实际练车操作要求至少够50个小时,但是每天练习的时间比较少。

    有时候同一天练习的人太多,车辆不够,那有可能当天就只能练习2个小时左右,从科目一到科目四,考完大几个月,小半年都是有可能的,一次过的前提下。

    这个时间拉锯战,其实对上班族来说是很不方便的,没可能请那么多天的假期去考证。

    宁玉有太多想做的事,因为分身乏术一直没有去做,等工作稳定了,等考研上岸了,她想给自己列个清单,一件一件的去完成。

    进律所之后,她有纠结过,是先考研还是先尝试考律师资格证。考虑再三她还是决定先考研。

    首先考研是毕业后待业的这几个月里面,自己一直在准备的事情,成功的概率更高。

    再一个,宁玉发现律所律师不少,连后勤组考了律师资格证的同事也不少,但是研究生比例较少。

    她想继续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四年的本科生涯,所学专业知识并不够用。等哪一天能够让自己看到一切变好的希望,生活的轨道有所改变,她才更有自信能够帮助到别人。

    禹杰和宁玉今天是辅助法院,前往养老院调解一起子女弃养老人的民事纠纷。

    现年八十岁的李老太太丈夫早年去世,她含辛茹苦的把三个子女拉拔长大成人,本该是颐养天年之时,然而却事与愿违。

    由于李老太太年轻时干的都是粗活累活,随着年纪上长,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双腿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加之手患腱鞘炎,疼痛难忍,却因为没钱迟迟没有做手术,越拖越严重,现在非但不能自己做饭,独立吃饭都成了问题。

    三个子女早已成家,老大老二是儿子,老三是姑娘。没有一个人愿意赡养老人。

    三子女将老人送进养老院之后,不仅没有时常到养老院进行探望,嘘寒问暖,反而连赡养费都不再支付,致使养老院的费用都支付不起。

    李老太太和养老院多次联系子女三人都联系不上,老二老三甚至因此换掉了电话号码,无奈之下,老太太只好将子女三人告上了法院,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法院多次上门调解,子女避而不见,这次法律援助,其实也是想要与李老太太的三个子女见上一面,从中协调。

    禹杰看过老太子女的资料之后,决定从老太的大儿子入手寻找突破口。

    李老太太的大儿子年满五十,是家里三个孩子里面多读了几年书的,老大读到高中毕业,两个弟弟妹妹因父亲早逝并没有条件继续上学,念完初中就不再念了。

    李老太太一直是跟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二儿子和三女儿几乎对老人不闻不问。

    老大被迫下岗之后,生活已自顾不暇。

    老李太太以前还能自己上厕所,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一天二十四小时离不开人,老大媳妇在医院做保洁无暇顾及老人,李老太大儿子还领不到退休金,两个儿子还在上学,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实在闲不得在家里照顾老太太。

    老二家孩子今年要高考,老三孩子也还在上初中,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禹杰让老大联系两个弟弟妹妹过来一起协商解决方案。

    老二老三本不愿露面,禹杰告诉他们,调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果真的要对薄公堂,未来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

    宁玉则从心理上采取攻势,人类的弱点,学好不容易,学坏可是无需人教。

    更何况亲眼瞧见自己的父母将奶奶弃养在养老院,孩子们长大以后绝对会效仿,只会有过之无不及。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可当父母老去时,却被子女当作累赘,弃养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调解顺利结束了,子女三人日后平摊赡养老人的费用。

    回程路上,宁玉一路沉默不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的说不清道不明,有人舍有人弃,有人求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