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夏余歌 » 第二章 还没开始自救,就被放出来了

第二章 还没开始自救,就被放出来了

    经过两天一夜,杨政终于到达匈奴王庭附近。

    只见匈奴王庭由一个个大型的蒙古包组成,蒙古包外围是一群群牛羊与堆满物资的臃肿车马。此时正值午夜,所有的牛羊都已进入围栏,给杨政的突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趁着夜色,杨政先是采用火攻,引发匈奴部众的骚乱,肆意奔腾的牛羊在草原上漫无目的的奔跑着,各种踩踏在这片蒙古包中时刻上演,趁着匈奴王庭的骚乱,杨政率领骑兵快速冲锋,直插王庭核心,虽然有一部分王庭护卫反应过来,骑马集合进行抵抗,但是,在这种混乱的战局下根本就形成不了战斗力,只能且战且退。

    匈奴王子见状,带领着他的护卫军团前来抗衡杨政的骑兵,企图掩护匈奴王逃离。

    杨政作为久经沙场的战将,一眼就看出了匈奴王子的意图,但是,杨政也知道,在有匈奴大祭司的守护下,留下匈奴王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他可以通过围点打援的方式,尽可能多的消灭匈奴王手下的有生力量,这一场战争打完,匈奴王没有个几年是缓不过来的。

    如果接下来,大将军诸葛言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出关破敌,扩大战果,匈奴王庭从此就可能没落,整个玉门关将会迎来几十年的和平期。

    一番激烈的拼杀后,匈奴王被匈奴大祭司带走逃脱,而匈奴王子和相国则战死在杨政的刀下。

    “传信回去。匈奴王逃,匈奴王子,相国已死。大将军可趁势反攻。”杨政看着初升的太阳传令道。看着满地的尸体,又道:“让战俘挖坑掩埋尸体,划分焚烧区,将战士们的骨灰带回去。”

    “是。”

    .......

    八百里加急!!!

    “报!大将军诸葛言大破匈奴,诛3万匈奴精锐,俘虏5万匈奴士卒。校尉杨政大破匈奴王庭,诛匈奴王子,相国。”

    哗。

    朝堂一片哗然,只见右相吕元德脸色惨白,但很快恢复。身旁左相一看,伸出手扶住了他。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吕相,是否身体不适?”

    右相吕元德,赶忙摆手道:“无事无事,昨夜偶感风寒,多谢左相关心。”

    “哈哈,那就好。”

    一阵喧哗过后,百官陆续站定。

    举手,弯腰作揖。

    “陛下长乐未央。”

    “礼毕!”

    “大家刚刚都听到了,有什么想说的,都说说吧。”夏王开口道。

    只见大理寺丞上前说道:“陛下,校尉杨政一案,臣已查明,杨政叛逃一事乃子虚乌有,杨府其余人等亦都遵纪守法。故臣判杨府即日起解除封禁,杨政之子杨荀即日出狱。请陛下定夺。”

    “准!”

    见大理寺丞说完案情,左相走上前。

    向夏王,鞠躬后,道:“陛下,诸葛大将军与杨校尉,十日后回京,如何赏赐,请陛下定夺。”

    夏王沉声道:“升杨政为破虏将军,命杨政之子杨荀为检察院监察御史,其余赏赐内阁拟订。”

    “诺。”

    这一次博弈,明显是夏王下场,点了杨政的将,不然杨政不可能如此之快找到匈奴这种游牧民族的王庭。大家心知肚明,朝堂上难得的出现了一片祥和的景象。

    而杨荀在听到诸葛欣的提示后,就已经明白了一切,于是安心的调整了三天,对自己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建设。

    “杨御史,咱家来接你了。”

    只见一名太监从牢门走出,这名太监正是当时送杨荀进来的小桂子。

    而后面紧跟的狱卒赶忙打开牢门。

    杨荀看到牢门外的二人,知道事情已经结束,而结局如自己想的一般,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命运被别人抓在手里的感觉真难受。

    在狱卒安排下,签完字,换完衣服后,杨荀和小桂子从罪狱大牢走出。

    狱外,香草沁鼻,杨荀张开双臂,将自己置身于阳光下,感受着春的温暖。

    “舅舅”

    耳边突然传来一阵欢笑,原来是我们的瓷娃娃小欣儿。只见瓷娃娃身穿一身淡蓝色碎花汉服,头戴兰花头饰,手拿纸扇挡着嘴,在阳光照射下,白里透红,分外好看。

    而瓷娃娃小欣儿身旁站着一位靓丽佳人,这位佳人不似寻常美人那般,娇艳欲滴,惹人怜爱,只见她十分美丽之中,带着三分英气,三分豪态,雍容华贵中,又有着一丝严肃认真,令人肃然起敬,不敢直视。她就那么站在那里,安静的看着杨荀。

    “姐。”杨荀快步走上前,拉起姐姐的手,就如儿时一般。

    “姐,他们叫我杨御史是怎么回事?”杨荀疑惑的问道。他之前并没有官职在身,现在一下子就有了官职,而且是监察院的监察御史,让他很想知道这段时间外面发生的一切。

    “舅舅,我也要牵手手。”瓷娃娃小欣儿在身旁叫道。

    “好好好,你也有,你也有。”杨荀拉起小欣儿的手,笑着说道。

    “舅舅,我想吃糖,你给我买吧,求你了。”小欣儿一边摇着杨荀的手,一边说道。

    “你不怕吃坏牙齿呀。”杨荀笑着揉了揉小欣儿的头。

    “不怕不怕,我就吃一颗,其他的都给舅舅吃。”欣欣继续说道。

    “哈哈,好,买买买,今天舅舅高兴,糖管够。”杨荀开怀大笑。多日的阴郁一扫而空。

    以前有次小欣儿摔倒,疼哭了,杨荀拿出几颗糖,哄道:“欣儿,我们吃几颗糖,吃了糖就不疼了。”没想到小丫头记到了现在,在今天还还给我了。

    “原来这就是我的家人啊。”杨荀感慨道。

    “好了好了,等会让你舅舅给你买。”杨英也是很开心。

    转头杨英对前来接杨荀出狱的小桂子道:“多谢桂公公接小弟出狱,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说着拿出一块玉佩交给小桂子,“这块暖玉,有温润养身的功效,希望能对公公有所帮助。”

    “多谢诸葛夫人。”

    坐上马车,杨荀问道:“姐姐特地来接我,且支开小桂子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我的傻弟弟,你终于聪明了一回。”杨英笑道。

    “你肯定很疑惑,为什么他们叫你杨御史吧”杨英严肃道。

    “是的,老姐,毕竟我一开始并不在检察院任职,而且现在直接升任监察御史,不知是谁推的我,请姐姐解惑。”杨荀问道。

    “你觉得呢。”

    “我想大概率是夏王吧,毕竟是他让我下的罪狱,还让小桂子送我一趟,态度太明显了。”

    “还不算笨。”杨英道。

    “陛下让你去当这个监察御史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拉拢父亲。其二是打压右相。其三是为你铺路。”杨英悠悠道。

    “看来陛下布局这么久,要开始收网了,但是,为什么是我呢?”杨荀疑惑道。

    “为什么不是你呢。”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本来平衡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而杨家既然已经成为了那个破局点,而杨荀作为杨政的儿子,在这场战局中,要不就跟随杨政一起成为夏王打击右相的先锋,要不就成为右相打击杨政的突破口。

    而且,右相一派早已下手,既然双方从立场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境地,夏王顺水推舟下,将刀子递到了杨荀手中,手中有刀,安能不斩乎?

    “弟弟,此次任职监察御史,切记谨慎行使,等父亲凯旋归来,才是我们反击之时。”杨英对杨荀安慰道,她担心年轻气盛的杨荀刚当上监察御史就急匆匆的去找右相的麻烦。

    “姐姐,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杨荀也不想这么急匆匆的就和右相对上,怕就怕右相不肯善罢甘休。

    “他们敢,那就让他们看看我杨英手中之剑,未尝不利也。”杨英说完拔出身旁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