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篡明1644 » 第十一章 群臣朝议(二)

第十一章 群臣朝议(二)

    古代食盐分为三类,分别是海盐、池盐及井盐;海盐,就是将海水引入海岸附近盐田,经过日晒、蒸发、结晶而成;池盐,顾名思义,就是将内陆咸水湖之水引入盐田晒干而制成;井盐,一般产自内陆,方法为打井至地下盐水层,取出盐水放入铁锅蒸干水分而制得。

    凡册大概了解了,大顺境内产盐较为丰富,但冶铁就差强人意了,说道:“众位爱卿,陆尚书之言已明,陕西境内盐池较多,年产一千八百万斤以上,但冶铁产量实属太少,此为大顺朝之短;朕欲组建新军,所需火器、铁弹均需铁矿冶炼,诸位可明白?”

    这时,顾君恩说道:“禀皇上,臣有话要说。”

    凡册读过大顺历史,对顾君恩印象还行,说道:“顾军师请讲!”

    顾恩君说道:“禀皇上,陕西虽贫铁,但黄河对岸之山西冶铁甚为繁盛;据臣所知,山西有平阳府富国、丰国二冶,太原府大通冶,潞州府润国冶、泽州府益国冶等,此几处为官营冶铁之所,另有民营冶铁分布于太原、大同、平阳几府之内;如官营及民营高炉全数生产,每年可产铁两千万斤以上,有如此产量,皆因山西境内铁矿数量多达二十余个;至于冶铁所需之煤,亦因山西煤矿甚多,每府之内皆有多处,故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凡册对山西是有了解的,自古山西就是产铁、产煤之地;所以,东征必分两路,一路渡过黄河进取山东,一路出河南北上;他说道:“诸位,朕以为,山西产铁、产煤甚巨,今后必为大顺要地;尔等进占山西后,务必好生经营,使之成为大顺财政之源。”

    听到皇上口谕,台下文臣武将均同声说道:“臣等遵旨!”

    众人说完之后,宋献策又说道:“禀皇上,臣宋献策有话要说。”

    凡册说道:“准!宋军师请讲。”

    宋献策接着说道:“禀皇上,据臣了解,山西南部平阳府内亦有产盐之地,名为大盐池,该池一半位于解州县、一半位于安邑县,两县皆属平阳府管辖,年产盐可达六千万斤之巨;另解州境内亦有苏老池、金井池、永小池等数个较小盐池可供开采,产量亦有几百万斤;如此重要之地,东征之日,渡江便可得之,此乃大顺之幸!”

    凡册听了台下几人之言,越发觉得李自成其实是可以在北京站稳脚跟的,只是他没好好利用资源,一方面没有好好约束军队,伤害了明朝官僚及百姓,特别是吴三桂家族;另一方面从军事角度分析,他失误在没有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一只足以抗衡满清和吴三桂的火器军,特别是没有建立重炮群;也可能是他从西安称帝到进入北京时间太短,来不及慢慢建立,总之,他是有机会的。

    思考片刻过后,凡册觉得关于盐、铁的讨论可以暂告段落,说道:“诸位,朕已听众卿之言,山西、陕西二省产盐之巨,山西铁矿、煤矿数量之多,可养千军;当前之重是择日东征,进占山西,而后可解火器消耗及军饷之急;朕欲组建新军之提议,众爱卿可有异议?”

    众人听到皇上如此问话,又明白山西确实资源丰富,可以作为财政依靠,于是同声说道:“臣等无异议!”

    凡册看到大家并不反对,还是感到高兴,说道:“众爱卿,可还有事奏报?”

    牛金星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禀皇上,臣已将赏赐大西王之薄礼拟定成单,共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三眼火铳两百杆、鸟铳五十杆、灭虏炮二十门、虎蹲炮二十门、佛朗机二十门,请皇上示下!”

    凡册想了解牛金星所选佛朗机有哪些型号,说道:“丞相,佛朗机所选尺寸几何?”

    牛金星回复道:“禀皇上,三尺长佛朗机十六门,六尺长佛朗机四门,共二十门,请皇上示下!”

    凡册算了下,明朝一尺与现代差不多,三尺佛朗机仅一米长,属于中小型炮,数量较多,送了不心疼,但六尺长佛朗机已是两米长,数量较少且属于重炮,有点不舍;他说道:“丞相,六尺佛朗机只送两门,三尺佛朗机增至十八门,其余按礼单如数送出。”

    牛金星得到皇上口谕,立刻回复道:“臣谨遵皇命!”

    稍过了片刻,宋献策说道:“禀皇上,现礼单已定,臣请旨两日后启程前往四川万县,拜见大西王,请皇上示下!”

    凡册感觉也可以启程了,明代从陕西长安(今西安)去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不像今天这般容易,说道:“准!”

    过了片刻,他又想起现在湖广正有战事,补充说道:“宋军师,如何进至万县,可有方略?”

    宋献策回复道:“禀皇上,长安至万县有两路可走,一路先经秦岭至汉中,再向南走洋巴道入川,可至涪州,再顺长江而下即为万县,但如今涪州仍在明军手中,且臣携带火器较多,不便行走山路,故难于登天;另一路,经武关入河南南阳,再至湖广襄京、夷陵,而后坐船顺长江而上,直达万县,此路均在大顺朝疆土之内;只是明军与大顺此刻正激战于湖广,臣请与制将军袁宗第同行,先进湖广,再择机行至夷陵,而后西进至万县,请皇上示下!”

    凡册感觉也只能这样了,本来从长安出发,经汉中继续往南走洋巴道(又名荔枝道)可至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但张献忠此时还在万县,并未顺江而上进占涪州,湖广虽在激战,但有袁宗第所率之军保护,也还安全,于是说道:“宋军师,可随袁将军走武关至湖广襄京,等击溃明军,即派兵丁护送军师至夷陵,只是听闻巴中暴雨,万县一段江水暴涨,军师顺长江而上时还需小心。”

    宋献策听到皇上的叮嘱,感动的说道:“臣领旨谢恩!”

    凡册感觉今天的朝议可以结束了,于是站了起来,向出殿方向走去。

    群臣看到皇上往台下走去,纷纷下跪同时异口同声说道:“臣等恭送皇上!”

    凡册继续往外走,群臣也继续跪着,等他完全走出大殿,才开始慢慢起身下朝。

    坐在銮驾上,凡册觉得那件事情虽然有损威望,甚至按照迷信来说有损阳寿,但为了大顺朝,也为了不再重蹈明朝财政崩塌的覆辙,此事必须要做,非常时期只有用非常之法,管不了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