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篡明1644 » 第十四章 运筹帷幄

第十四章 运筹帷幄

    今日是永昌元年(崇祯十七年)一月十三日,上完早朝回到都督府处理完政事后,提督诸营权将军田见秀奉“皇上”口谕,前往调拨兵马,马车行驶至兵部大门停下,亲兵走上前去向卫兵传话。

    不一会,兵部尚书张嶙然就率众官员出来迎接,还说道:“下官不知田将军驾到,有失远迎,望恕罪!”

    “下官参见田将军!”兵部侍郎、侍中及从事也一齐拜见道。

    田见秀下了车,说道:“张尚书,本将奉皇上口谕,一来调拨八千军马,组建新军,二来盘查府库之火器,以保新军之用;想必朝堂之上,尚书已知此事来龙去脉。”

    张嶙然回复道:“回将军,下官知晓,昨日已派人盘查武库之火器,至于调拨五营及城防军以建新军,可否请将军移步大堂,下官一并禀告。”

    田见秀觉得可行,一边进门后往大堂走去,一边说道:“尚书所言甚是!”

    进到大堂,田见秀坐到主位,张嶙然率领众官员也跟着进来,站定后说道:“禀将军,下官派库部司盘查武库之火器,如今已有消息。”

    张嶙然话刚说完,站在后面的库部司侍中知道该自己说话了,于是打开文书念了起来:“经查实,兵部武库之中共三眼火铳五千余杆,鸟铳一千余杆,灭虏炮四百门,小佛朗机(长两尺)五百门,中佛朗机(长四尺)一百门,大佛朗机(长六尺)三十门,火药六千斤,棉甲两千余套。”

    念完之后,库部司侍中继续补充说道:“禀将军,此次盘查三眼火铳残损较多,中、小佛朗机炮残损次之,鸟铳、灭虏残损较少,另数罐火药受潮,需遣人晾晒,但棉甲保存较好,几无破损;下官已派人对残损火器进行修缮,五日之内即可完成。”

    听完汇报,田见秀说道:“张尚书,本将听二位之言,火铳、灭虏、佛朗机尚算充足;但鸟铳较少,此铳有准星,发**度极高,步兵至少需三千杆,差额为两千,实为巨大,此事需禀告皇上,再行定夺;至于红夷大炮,除潼关三门,其余则无;本将已奉皇上口谕,张贴告示于各府县,重金悬赏炮匠,予以仿制;尚书弃暗投明之前,于明朝为官多年,如有旧识可寻炮匠,则引荐之人必有重赏。”

    张嶙然听后说道:“禀将军,下官随即上书牛丞相,请户部调拨银两,以资军用;如今五营中除后营于陕北榆林驻防外,其余中、左、右、前四营均在长安,但右营不日将至湖广平乱,不宜轻动;臣以为,调拨五营精锐及城防军组建新军一事,可使中营两千,左、前营各一千,另城防军则调长安两千,固原、巩昌各一千,如此一来,正好八千,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田见秀一听这个安排还算合理,说道:“本将以为尚可,五营之中后营、右营确实不宜轻动,另湖广四府、河南均有叛乱,城防军更不宜动;宁夏、甘肃、兰州及陕南汉中均为要地,亦不宜动;唯长安、固原、巩昌位于腹地,防御压力稍小,可调部分城防军以充新军。”

    张嶙然感觉田见秀同意了,继续说道:“禀将军,新军建制已有,但中、左、前三营及长安、固原、巩昌兵员则需补齐,下官以为长安周围军户、随从较多,可选其男丁以补之;此些男丁已随军数年,稍加训练,即可成军。”

    田见秀听后,觉得张嶙然基本执行了“皇上”口谕,说道:“张尚书,如此尚好,本将也好进宫复命。”

    在继续商议了一些细节后,田见秀在张嶙然等众人陪同下出了兵部,坐上马车去乾清宫复命。

    凡册此时正坐在御案旁处理奏本,可能是临近中午,突然觉得有点饿了,向旁边的宫女说道:“可有膳食?”

    宫女即刻说道:“禀皇上,今日御膳房备有清蒸鲈鱼、土芋烧鸡、五味蒸鹅、猪耳脆……”

    没等宫女念完,凡册听到了“土芋”二字,说道:“速去将土芋烧鸡、五味蒸鹅呈上。”

    宫女领了口谕,急匆匆退了下去,朝御膳房走去;不一会,膳食被呈到了御案上,宫女试过菜后,恭请“皇上”用膳。

    凡册看着眼前的“土豆烧鸡”,下了一筷子,感觉土豆软糯,鸡肉也相当入味,主要还有泡椒味,这味道跟现代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土豆味道来看,这位御厨应该不是第一次烧,正准备遣宫女寻他来问话,胡一山进来说道:“禀皇上,田将军已在殿外等候。”

    凡册一边拔下一个鹅腿吃起来,感觉肉质、味道均烧的极好,一边说道:“宣田将军进殿!”

    田见秀进了殿,行礼后说道:“臣田见秀参见皇上!”

    凡册也顾不了礼仪,也没停下吃货的嘴,叫他免礼后,撕下一个鹅腿递给他,说道:“田将军,朕将鹅腿赐你品尝,此鹅味道极好!”

    田见秀哪里敢接,说道:“禀皇上,此乃御膳,臣不敢!”

    凡册知道田见秀此人知礼节,说道:“将军不必拘礼,此鹅实乃味美,朕不愿独享,将军快吃!”

    见“皇上”一再要求,田见秀只得上前接过鹅腿,谢了恩后开始吃起来,说道:“禀皇上,此鹅确实美味,咸甜中略带微辣,肉质细软,堪为上品!”

    两人继续一个台上,一个台下啃着,几口下肚后,都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凡册说道:“此鹅确如将军所说,五味俱全。”

    田见秀觉得鹅腿已吃完,可以禀告正事了,于是将与兵部尚书张嶙然的对话摘取精要,汇报了一遍。

    凡册觉得兵部很好的执行了自己的方针,虽然鸟铳尚缺,红夷大炮仅三门,但还算可以解决;自明英宗(1427-1464年在位)时期下放火器生产权至数个重镇,宁夏亦是其中之一,至今生产火铳及各类火炮已近二百年,后来又慢慢生产鸟铳及佛郎机炮,奈何明朝末年财政崩塌,火炮制造日益减少,工匠逐渐散落民间,但生产火器之工厂“神机库”尚在。

    他说道:“田将军,鸟铳之制造尚好解决,可张贴告示五各府县,尤以宁夏及周边为重;至于红夷大炮之仿制,此前已与将军商议,按既定方略执行。”

    田见秀也清楚,宁夏一直以来有个制造火器的神机库,说道:“遵旨!皇上所言甚是,臣已派人张贴告示,不日应有工匠前来;至于宁夏神机库,刘宗敏将军已派兵卒严加看管,据报此库保存完整,可供生产火器之用。”

    凡册所想也是如此,说道:“田将军,火器充足确为重要,但火器之军亦是关键!光有火器之利,而所拥之军训练不足,亦无战力!近日,朕常思虑新军之阵型,如何才能战必胜、攻必克。”

    田见秀刚想回话,胡一山进来了,说道:“禀皇上,宋军师与右营袁将军在殿外等候!”

    凡册令胡一山将二位宣了进来。

    宋献策和袁宗第进了大殿后,双双行礼说道:“禀皇上”“臣宋献策”“臣袁宗第”“今日将启程前往湖广,特来向皇上辞行!”

    凡册叫他们免礼后说道:“二位来的正好,朕刚好与田将军商讨新军阵型之事,如何排兵布阵才能百战百胜,尔等可有看法?”

    这次是袁宗第先说话了:“禀皇上,以臣大半月操练火器之心得来看,其长短之配合确能形成几道防线,封锁冲锋之敌;第一道为大佛朗机,如以几十门齐射,则于我方阵前三百至五百步之间可形成最远防线;第二道为小佛朗机、灭虏二炮,于一百五十至两百五十步之间形成中间防线;第三为火铳、鸟铳,于三十至六十步之间形成最近防线。”

    宋献策听完又补充道:“禀皇上,袁将军所言为精锐步兵首轮攻击,能冲破三重封锁之敌军,已属少数;再以持盾重甲步兵正面抵挡残余,又以手握三眼火铳之重甲骑兵从左右两翼杀出,则敌军必大败。”

    凡册清楚,大佛朗机第一轮封锁为五百米至八百米(即袁宗第所说三百至五百步,明朝一步为1.6米),小佛朗机及灭虏第二轮封锁两百五十至四百米,火铳及鸟铳第三轮封锁五十至一百米,确实可以远近配合。

    他说道:“宋军师,此次与袁将军去往湖广还需谨慎,待右营破明军一路后,即可进至襄京,再伺机前往夷陵,而后顺长江而上,可至万县。”

    宋献策觉得也只能如此,回答道:“遵旨!臣等定然与袁将军同行,以保赏赐送与大西王府中,以彰皇上仁德!”

    袁宗第也回复道:“遵旨!臣等定然击破明军,将军师护送至夷陵,不负圣望!”

    凡册又与几位聊了些政务、军务,而后宋献策与袁宗第向“皇上”辞行,前往湖广;田见秀也告退,返回都督府处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