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株雪 » 05.戏词

05.戏词

    灰云薄纱似的,一缕叠着一缕,雨滤过纱,带着凉意一丝儿一丝儿地落下来。

    他撑着伞,站在戏楼檐下,听楼里的伶人吊嗓子。

    许是天生少了哪根弦,单听曲儿调儿,他从来品不出优劣喜悲,因而他所说的听戏听曲,往往是与听词无异。

    不知是不是年岁已长,为了那几句戳他心窝子的词,他更是能痴痴在戏楼外站上半个时辰,也不进去,里头的伙计腾了椅子,他也不坐。

    久而久之,即使戏楼的门连条缝儿都还未开,来来往往忙碌的伙计,见他守在戏楼外,也都不以为怪了,没人再问他什么,连哂笑都不再有了。

    这么一想,便想起仿佛早些日子,还有个跑堂的伙计,笑话他是个痴呆呆的书生,忽然便觉得周遭有些寂寥。

    /

    这时候有个好心的伙计搬了条板凳:“一会儿雨要更大,先生不进来,也就着这板凳些一会儿罢!”

    他才要开口婉拒,伙计便急匆匆地,以还有活计为由告了辞。

    他一时犹豫,几番思索,到底没坐下,还为板凳撑着伞。

    里边的伶人唱着出老戏,他循着词,一字一字跟着念。

    “说什么天上比翼、地下连枝……可君呐,你我同是世间小人物,哪里生得翅膀、缠得枝?”

    “如此在人间……君可愿与我……一世一生不折柳,一生一世同屋檐?”

    “君呐——”

    “可愿……”

    /

    写这出戏的人是他当年的同窗,这段词可让他好一阵笑。

    可那人刚得了新句子,便只顾一遍一遍地琢磨,这词儿该配什么曲儿,十指怎么拈,眼波怎么转。

    像是痴了。

    痴得忘了功名,忘了书经。

    他无奈地晃了晃脑袋,烛光也晃了,晃着晃着,就矮了。

    恍惚之间,他好像看到灞桥烟柳,好像听到岸边踏歌。

    恍然,晃悠悠的烛火又在他的眼前清晰起来。

    /

    或许他一辈子都会记得那人的声音。

    记得那一声一声悠长、悠长的“可愿”。

    那是十年寒窗共读,二人双双落榜,那人笑叹:“看,我生来便不是腾达的命。”

    从此便丢开四书五经,铺开纸另谋出路了。

    他不接话茬,抿着附庸风雅的清茶。

    哪有什么生来不生来的?

    反正他不会甘愿,拿自己淬尽心血写成的词儿曲儿,换叮叮当当的三俩铜板。

    他又要进京赶考去了。

    船开的时候,他好像听见一声缥缈的长叹:“君——呐——”

    好像是那人,还在反复咀嚼琢磨着,那一段词。

    船上同乡挨着坐下,有谁分了些烧饼,清冷冷的早晨热乎起来……

    后面的,他听不清了。

    回头,烟笼翠柳,水色迷蒙。

    /

    在京城一住就是几十年,他仍旧没有中第,看着镜中日渐憔悴的容颜,他终于想,回家吧。

    回到那久别的小镇——索性便是生来如此!同旧友一般寄情笔墨,写点诡怪惊奇的玩意儿换俩钱!

    管他——用心不用心呢!

    才下了舟,他稍作休整便去了戏楼。

    那天下着细雨。

    翻新的戏楼在烟雨里朦胧着。他还没迈进戏楼,便听到清亮的一声“咦”。

    他愣了愣,没有迈进去。

    好像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栋楼——翻新了。

    可笑啊,自己白了头,还想着别人不会老。

    支棱着耳朵,在门外听了几个时辰,他没有听到熟悉的声音。

    此后,他每日一睁眼,急匆匆漱洗罢,便到戏楼外站着。

    只是站着,怀里掖着昨夜草的传奇。

    不知该如何开口。

    开口了,又要问什么呢?

    /

    于是他只好,做一个痴人,每日怔怔地站在戏楼外,凭着自己学得的书画皮毛,博寒门的小公子几分薄赏。

    “你索性画几把扇子去卖了,也好过这般浑浑噩噩。”那小公子倒也和气。

    他也寻思着不错,可扇子好画,叫卖又让他犯了难。

    /

    雨果真如伙计说的一般,下大了,他不由搬了凳子,向屋檐下挪了挪。

    那伙计看见了,转了转眼睛:“先生呀,您可真是令我难办,前些日子我们东家办事儿去了,今个他回来,看见您这样,可要怪我怠慢客人了!一会儿罚我铜板,要怎么办?”

    这话让他愧疚得脸上发烫,嗫嚅半天吱不出声来,于是只好忙不迭地接了板凳坐进厅堂里头。

    这下,分明天气阴凉,一场戏诉冤道苦的戏却听得他浑身滚烫。

    好容易,戏散场了。

    他喟然一叹,急忙把板凳搬到边上,随着人群离开。

    正感叹从阴雨到响晴之转变,忽然,他听到了某个熟悉的声音。

    “君——呐——”

    他仰起头,看见那人倚在二楼的栏杆上。

    容颜已改,风韵不存,只有声音一如旧时。

    那人笑着,仿佛像以往一般玩笑着,透过华发,仿佛能看见青丝。

    “说什么……”

    “如此在人间……君可愿……一世一生不折柳,一生一世共屋檐。”他不自觉地唱出,那句曾被反复琢磨的戏词。

    他好像痴了。

    /

    人们不知道那个曾经进京赶考的秀才,是如何变得如此混沌。

    人们笑他顽固而痴愣,却从不肯自家的小孩往他身上丢石子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