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二章 大启通币

第二章 大启通币

    浪州港是大启国东南最重要的港口,自太子殿下的海政推行以后,浪州的港口就越来越繁华。旺季的时候,一日吞吐二三十艘大船不在话下。

    在诸多商船之中,丁午号虽然大,但远远算不上鹤立鸡群。

    这让洪维有些诧异,在三年前出航的时候,甲丑号、丁午号这些探索船队可是大启最大的航船。

    太子殿下邀请全国大量造船师傅集思广益,给足银子和其他支持,才造出一支支远航船队。

    这时候放眼望去,不只是北上送粮送货的国内官船,有几支私人商船,吃水量目测都不比丁午号小。

    丁午号在岸上举着绿旗的港吏指引下,停泊在合适的位置。

    岸上的港查在一众港吏的簇拥下上了船,看到船员的衣着面孔都不像外国人,面色就轻松了很多,问清谁是管事的以后,和杨先锋交涉起来。

    “行,既然船上都是大启人就下船吧。你们是暂时停靠浪州,按规定不能出港啊。不过港里什么都有,非要出去得去港衙门那里打申请。”

    港查金口一开,部分船员就闹哄哄对跑下去了。

    “唉唉唉,管事的留下,还有些事得查明白呢。”

    港查拦住准备下船的杨先锋,洪维也就顺势留下来。

    “丁武号?你们谁是丁武?”港查看向两人,“你们这船都有什么?是准备走江入启还是下南洋?”

    明白港查的误会,洪维笑呵呵的和他交涉起来。带着他在船上一边逛一边解释。

    ……

    走过一圈,港查还是将信将疑,“杨指挥,洪舟师,这件大事我之前也不知道,您二位也没个文书,这我该是算你们官船还是商船啊”

    杨先锋问:“这官船商船有什么讲究?”

    “官船没什么,商船咱们港可要收钱了,按说咱大启国商是十两银子就可以了,可你们也没个出发港凭文的,还是这么大的船,按规矩得五十两银子。”

    杨先锋听了就着急了,洪维拉了拉,说“大人,要不先这样。反正咱是大启人这事情一定假不了,我们先在港里等您。您可以先回衙门问问,应该是有录入旧册的。您要不放心,这船您可以让弟兄们先锚上,等弄清楚了,再来找我们就是了。”

    港查想了想,点头答应,安排几个人守在船上,让洪维和杨先锋随便逛逛。

    交代几个人守船以后,洪杨二人就下了船。

    洪维正劝着杨先锋不用担心。却被一声长鸣打断。

    “呜——”

    不远处的大船伴随长号的呼喊、木浆的划动、缓慢的鼓点驶出了海港,航向蔚蓝的海洋。

    洪维猛吸一口气,依然是刺鼻的咸味,海还是那么大,天还是那么高。

    即使远离了暴雨、远离了礁石、远离了曾经远远瞥过一眼的巨鱼和那远远没有探索完万分之一的神秘大陆。

    他依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杨先锋突然开口:“咱走的时候,可没这么大的海港,就天卫港那里有个码头。”

    洪维笑了笑,看着四周忙碌的港吏,远处热闹的排档和摊贩,以及自己脚下坚实的土地。他又觉得渺小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就这几年去过的地方,哪有像样的码头,起锚的时候能不要拉船就谢天谢地了。”洪维这样回应到,好像有些文不对题。

    “走吧,去逛逛,找点人该吃的东西。”

    ---------------------------------------------------------------------------------------------

    “舟师,这没问题吧?”拿着于声递给自己的两块银钱,洪维也愣住了。

    手上的银子毋庸置疑,是银质的,一面写着“大启通印”。

    但凭洪维十八年来磨练的手感来说,这银片绝对也就一两重,可这制式银元上却明确写着,五千文钱,足足五两银子。

    “这什么?”洪维反问。

    “弟兄们刚在港口店里吃东西,结账的时候,人店家不准用碎银付账。必须去港衙门先换成这银钱,我换到手就觉着不对,这哪有五两啊。”于声算是哭笑不得。

    要不是正好撞见迎面走来的洪维,于声也不知道该不该拿这钱币去结清余款。

    洪维倒是想起小时候,太子授课时,在经济篇时曾讲述的货币,金银之类的。虽然具体知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想起自己老师的才华横溢,倒也放心了。

    “没事,大概是这几年国内弄的新事物吧。你拿着去用就是,真要是亏了,回九央我给你结清。”

    杨先锋看着银元啧啧称奇,刚递交给于声,洪维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把抓住于声的手。

    “你刚说的换这钱的地方,在哪?”

    于声还没反应过来,洪维赶紧说到,“你性子比较沉稳,遇到这事也就当遇到了。换做奇力、灰狗他们碰到这种事,说不得要在衙门闹一番。你快带我去,别生事了。”

    快步走到衙门换钱处,这里在房门前摆了一张方桌,外面围了一层层看热闹的老百姓。

    洪维找到一处高台,一跃而上,看到十来个壮吏束缚住了几个不停扭动的汉子,一边挣扎还一边喊着什么。

    百姓虽然在看热闹,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应该不是什么新鲜事。洪维急忙扒开人群往里面探。

    刚要挤到那办事的桌子前,一支黑色的棍棒重重插下,捅着棒子的小吏还说着“闲人勿近。”

    眼看那支棍棒马上要不偏不倚的砸中自己的脚面,洪维反而抬脚而上,心急之下用力大了一些。小吏被棍棒的力道带退几步,重心不稳,摔坐在地上。

    周围百姓哈哈大笑,洪维暂不管其他,急切地看向被束缚的几个汉字,竟然一个都不认识。甚至看上去还都不太像大启人。

    洪维自知操心多余,但也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伸手扶起那位摔倒的小吏,那人就恼羞成怒:“你敢动手?”

    洪维做低姿态,赔笑道:“都是误会,刚才急着瞧瞧发生了什么事,不慎误伤了兄弟你,实在不好意思。”

    虽是怨气未消,但也伸手不打笑脸人,那吏起身拍拍灰尘,瞪了一眼:“那几个南洋人到港口嫌咱大启银元分量不足,想闹事。怎么?你也想闹事?”

    看着周围低声谈笑的百姓,知道自己丢了人。大喊道:“浪州港兑银口,这里只能拿足量的银子来换银元,不能拿银元换银子。要么别换,要么就别动心思,想要闹事就像这几个南洋人一样。懂了吗?”

    说完,又瞥了一眼洪维,驱散了人群,让人把几个闹事者押送走。

    洪维毕竟在镖局长大,受行走江湖的镖师父亲和长辈影响,习惯于与人为善。快步走上前去几次道歉,并拿出十两银子说要换成银元。

    那吏见洪维本是无心之过,又言语诚恳。也坦诚相待:“兄弟,我看你行为举止也是大启国民吧,你要换银元怎么在这换啊。”

    洪维不解:“这还有说法?”

    小吏拉洪维过来耳语“这换币啊,咱大启自己人等出了港,你自己去府衙找兑银口,或者等回了县里,去报一个换银函,隔月初你再去县上就能有足量的银币给你换了。”

    洪维更加迷糊了:“在这换不一样吗?”

    小吏一脸疑惑,仿佛看外国人一样:“你到底是不是大启子民,我问你,咱大启唯一封谥的皇子是哪位?”

    洪维哭笑不得:“我当然是大启人了。”见小吏不信,洪维随口说了几个常识。

    “封谥的是前圣武太子,当今圣上的长兄。额,太宗皇帝当年封了三侯一伯,设了七边十四军;还不信?七边分别是参安……”

    “行行行,看来你是真不知道。这港里,只让用银元,所以给洋人设个兑银口,一两银子换一千文的银币,定死了。但其实朝廷特别希望咱大启人也用这银元,等你出去到衙门换,每两银子加换五十文,你这十两银子,都可以多换到五钱。”

    “那洋人就愿意了?”

    “他敢不愿意?这只是在港里,如果进了咱大启境内,要想带金银铁器出去,没有各府审批一律不行。还想带银子走?只准带银币。他不换,他什么都带不走。”

    小吏歪着嘴,气哼哼的,但又有一股骄傲的笑意。

    洪维哭笑不得,他一听就知道这政策出自哪位的手笔。

    自己的这位老师啊,真是心狠手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