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七章 论功行赏

第七章 论功行赏

    在大启,不可能有谁比探察司的消息跑得快。

    探察司是陛下在太子十五岁后一手创立的,权责相当大。

    太子不敢以自己名义去设立如此正规的官方机构,只能求助于他的皇帝父亲。

    探察司主管治安监管、情报探察、经济监管和驿路管理,独立于六部和军方以外,只对皇帝负责。

    丁午号的情报就以最快的速度,从浪州探察司,传到了定安皇帝和太子手里。

    太子在获得皇帝许可后,带人赶到离九央最近的天卫港等待。

    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丁午号不是第一支从东方回来的航船,但之前带回来的答卷难以让太子满意。

    地球另一边的大陆,始终是太子心中关切的一个重点。

    出发前一天,太子一夜没睡,在书房里整理自己的设想和计划,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

    航海、黄金、土豆、北方草原、矿产、商业、流民。

    太子苦恼自己进度太慢,三十多年,依然没有造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有时都想拿刀指着别人,别想你那些田了,你走我给你铺好的路,能赚够你吃十辈子的银子,快去做点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吧。

    但世人无动于衷。

    他强行军改户改,把一些军人赶出军营,是因为他们不配留在军队吗?

    他只是想逼着有钱的退伍军人,以及在户改中离开大户的家仆们,改变命运,找到那条早早铺好的道路。

    但可笑的是,很多军人都落了草,反而对商家造成了困扰。

    户改也是寸步难行,下面的大户和家仆联手违抗反对,一边喊“我没了仆人怎么过日子?”一边在喊“我没了老爷怎么活?”

    倒是早早在大启开拓了家政服务行业,用合法的方式来糊弄太子。

    太子越改,下面的反弹就越大。

    甚至一年前爆发的战争,也有丑恶的黑手推动。

    大启需要新的刺激。

    远比已经发生的水稻增产、剿灭北乌、火药进步、新式印刷更大的刺激。

    太子自己没有掌握有关的能力和技术,只能想办法集中天下人的力量帮他。

    他全力支持火药制造,四年以后火药威力就大的吓人。他拉来农民,告诉他们杂交的原理,二十多年来水稻产量飙升。他把新的观念教给年轻人,于是一点火星就慢慢蔓延开来。

    他现在拿不出新的刺激了,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海外,为此他投入了很多年。

    当天卫港的长号吹响两长两短的节奏,太子激动地跑出屋外。

    海风并不温柔、海水也不清澈。

    远方驶来一艘略显老旧的大船,和船上穿得乱七八糟的水兵。

    桅杆发出吱吱的哀嚎,船桨稀稀拉拉地挥动。

    陆上的军队向英勇的水手致敬,大地用港湾安抚晚归的游子。

    不需要朝阳或者晚霞为画卷增添色彩,希望的光正在缓缓靠岸。

    看着和浪州港截然不同的欢迎场面,船员早就热泪盈眶。

    他们大多是军伍出身,很多人早早看到自己老部队的旗帜,就像看到家了一样。船上热热闹闹的。

    洪维的情绪没有那么激动,噩耗就像枷锁,束缚了他近期所有的激情。

    三年经历太多生死和悲哀,所以在从浪州到天卫的航程里,他很快就接受了事实,淡化了悲伤。

    可每次他有这种想法就会自责,就像是有个小人在告诉自己,“那可是你的父亲,你还笑得出来?”

    于是洪维就在脑中不断回忆旧日的时光,来让自己显得消沉一点。

    他突然明白为什么会有孝期的问题,那简直就是为了此时此刻安排的标准。

    三年孝期满后,所有人都可以理所应当的轻松下来了吧。

    然后他又因为这样的想法陷入了自责……

    于声知道洪维的情况,然后他在身后突然大喊“回家啦!”

    洪维被吓了一跳,但也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弟兄们,我们回家啦!”

    船上的气氛被引爆,四处叫喊着,一直闹到丁午号停泊到位。

    大家都下了船,下船的船员和前来迎接的老战友相拥,护卫安全的士兵在帮助每一个士兵下船时都会说一声辛苦。

    太子甚至让孩子们为大家准备了花环,可惜提前准备好的程序被质朴的吵闹打乱了。

    看着早早准备的孩子们不知所措的样子,太子笑着安排他们撤离。

    等到洪维走来,看着晒黑长高也粗糙了不少的弟子想要行跪礼,太子飞快地过去阻止了他。

    “三年前东宫最潇洒的臭小子,现在还能有小姑娘正眼看你吗?”

    洪维说着玩笑“那就麻烦老师帮我安排一桩婚事了,娶个公候家的小姐应该不难吧。”

    太子闻言,面露尴尬神态。

    洪维被这样子震惊的猝不及防,“老师你不会真给我准备了婚事吧。”

    太子调整神色,打了一下洪维的头:“想什么呢。”

    然后带着洪维站上设置好的高台,准备犒赏三军。

    在有意的引导下,大家慢慢安静下来,看着台上一身戎装的太子。

    太子激昂地演说,台下叫好连连,他们见证了伟大的事业,他们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他们创造了伟大的事业。

    ---------------------------------------------------------------------------------------------

    结束后,太子在天卫府衙召见杨先锋和洪维等丁午号骨干。

    当海图、黄金、作物和其他特产一切成果展示在太子眼前,他眼中的兴奋再也无法掩饰。

    “这些黄金都分出去,我一点不要。不对,我还要赏银。”

    杨先锋等人心中狂喜起来,丁午号的金银分配一直是一半充公,一半自拥。

    原本船员们都担心公家会把他们手上的钱财收上去一部分,没想到竟然连原本打算交公的金银都会分给大伙。

    洪维哭笑不得,“殿下,大家其实都留有不少金银。我们交上了的只是一部分,这赏赐太贵重了,会不会出乱子?”

    太子坚定无比,“无论是这些新作物还是你们带回的海图航线,都是万世之功。区区金银而已。”

    又面向诸多干部画大饼:“我大启不需要一艘丁午号的金银财宝,要的是未来一代代人不断扬帆起航。”

    洪维明白太子的意思,不再出声。

    太子继续给一众丁午号干部谈赏赐。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太子在这里只能允诺钱财,这对普通船员自然是够了。

    但对立志建功立业的各级军官而言,钱财只是一部分,真正的大头还得等到回九央以后,由朝廷决定。

    众人退去,洪维独自面见太子。

    “他们具体怎么封赏我不敢保证,但你这次居功至伟,你想要什么我都能应下。”

    太子看着爱徒,喜悦和骄傲溢于言表。

    那么多年、那么多支船,能回来的不多,能带回航线的更少,能带回土豆等作物,并制作如此规制的海图的,只有丁午号。

    作为二把手的洪维,在指导方向和总结上,功劳一定要远大于指挥杨先锋。

    这是太子对制度的自信,也是对自己弟子的自信。

    洪维摇摇头,简单行礼,“老师,我……”

    “怎么,你难道有什么不敢说的想法?说出来,我的名字里可是带‘尧’的。”

    太子随口开了个惊人的玩笑。过去很多年,在私下场合他经常和自己人开这种吓人的玩笑。

    洪维没有直面太子的戏谑,头低的深了,缓缓说出他的想法,

    “这么多年没有回家了,我想在家里多待几年,孝敬母亲。”

    太子也沉默了,洪维的任何想法,他都不会意外,一个在海上耗费三年青春的年轻人,有赋闲的想法很正常。

    他只是有些担心,洪维的想法是不是和他父亲的死亡有关。

    人一但成为家庭的支柱,往往会抛弃自己的理想;而大部分男孩,从小就会被父母当作未来的支柱培育。

    所以他不愿意说出洪卫雁被他派遣送镖的始末,除非洪维刨根问底。

    “好,你离家这么多年,辛苦你了,应该在家休息一段时间。”

    斟酌了一会,太子继续说。

    “等你什么时候愿意来帮我,随时都欢迎。

    你和你父亲一样,都是大启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