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十三章 太子的重视

第十三章 太子的重视

    洪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跟着何雨。

    也许因为他三年没有在国内主事。不知道太子带着“太子党”做成的一次次奇迹。

    在何雨看来,杂交稻种等事务虽然了不起,可并不是她推崇太子的最重要的原因。

    她在天子麾下,亲眼见证了太子是如何通过一道道政令,让东部和南部的商业的疯狂发展起来的。

    这还是东部和南部仅仅落实了军制革新的结果,如果能再咬咬牙,把户制革新推进下去,不敢相信那时的大启将会多么富裕。

    洪维心里相信何雨说的那些都能做到,他从小学到的知识告诉他,这些是有可能的。

    但“能做到”就真的是好吗?

    洪维三年亲眼见到了五十多位船员惨死,有的死于土人的偷袭,有的在巨浪时不慎摔死在甲板上,有的是活生生病死,甚至还有腹泻拉死的。

    三年前的他带着宏伟的理想和信念,不畏惧生死。

    可那些船员不尽然,在上船前,有的清楚出海背后的危险,有的根本一无所知,只是被军营指挥随手点名就上了丁午号,对他们来说值得吗?

    洪维在那时就迷茫了。

    他曾在一处土人寨发现了甲丑号的船骸,甲丑号可是远洋的第一支船,船上每一个人都是太子亲自过问的,那时的太子期待一次成功。

    然而他们的结局,是在一处不知名的土人寨中,仅留下几块骨骸和一些航船记录。

    洪维知道太子的惊世骇俗,别说一个月跨洋来回,如果太子告诉他,以后能做到一天之内能=来回一趟,他都相信。

    但他也知道,这样的过程,伴随着实打实的牺牲,不是何雨一句“成千上万的需求”就能掩饰过去的。

    至少得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为什么牺牲,而不是糊里糊涂成为垫脚石。

    不过在眼下,回国的船员一定要得到好的安置,这是洪维所认同的。

    所以他和何雨来到了熟悉的东宫。

    当走进书房时,写写画画的太子抬头看到了他们,心里想着“两人还挺配,就是洪维有点黑了。”

    在洪维和何雨汇报完情况以后,太子稍微思考了一会,很快就开口,

    “这样,那十几件镖,如果只送到州府。按照路程做整合,最少可以分成几次镖?”

    洪维拿出备好的舆图,大概看了一下,“难度还是很大,十七件镖涉及八省十五府十七县,其中有十一件镖是本人要跟着走的,不好简单的做整合。”

    太子点点头,并不因为洪维无法解决而生气。

    “那就先考虑那十一件带人的镖,看能不能整合规划几条送到州府的路线。至于剩下六件镖,既然不需要把人送回家,那你就和他们再商量一下。对了,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把白银兑换成银币能轻松很多,东宫可以给他们多补一成。”

    太子突然想到什么,“对了,他们自己都不回去,你们送到以后,他们怎么知道?”

    洪维苦笑,这也是情况复杂的一个原因啊。

    “我们协商的是,让他家人给我们一个信物,确保证明我们送到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虽然不回家,也不是都留在九央的,有个回天卫营驻守,还有的更远,他得回西南的都安营。到时候我们还得把信物送到都安府去。”

    太子也好奇了:“既然他要回家乡军营,那为什么还要你们给送回家?按说他在回营的路上送回家不是更方便吗?”

    “他出生的霞盘县,虽然归都安府管制,但是两地中间隔着施盘山,两脚走倒是几天的路程,但没有马道,要是带着这一大箱子几乎是不可能走过的。但如果从西北南下,过檀谷,有一条可以过的马路到霞盘县,只是路程远一些,估计劫道的也不会少就是了。”

    太子摇头:“这太危险了,你们接这镖不合算的?”

    洪维看了一眼何雨,然后也摇摇头,“不接,他拼下来的东西,可能就永远带不回家了。”

    太子简单思考了一下,开口道,

    “这样吧,你们先把十一件镖的路线整合归纳一下,这些送人的单你只需要送到州府,不需要再下乡。

    走镖前来我这一趟,我给你们开具凭证,让当地府县和探察司出力,把英雄风风光光的送回家。

    至于那六单,你根据实际困难和他们谈,看能不能缓一缓,这六单估计你们每一单都要亲自下乡了,但镖金就按送到到州府来算,回来以后我再补双倍给你们。

    到时候你们到了州府也要联系探察司,帮你们解决具体问题,一定要安全送到。”

    洪维没想到太子的大手笔和雷厉风行,各地知府是四品官员,各府探察司少使是从五品,不,还不止是一个几个大官的问题。太子调动的是当地整个府衙的力量来关照船员,让船员顺利返乡。

    这中间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太子一封文书的背后是要承担政治压力的。

    怪不得何雨那么有自信,这几年她在太子麾下就是这么做事的啊,大靠山啊。

    洪维看向何雨,何雨又露出那种骄傲和狡黠的笑。

    太子说话了:“这是大事,你们一定要做好,如果那六件镖不愿意延缓,一定要谈,谈清楚问题,再好好解决。知道吗?”

    洪维和何雨点头称是,太子让洪维留下,何雨在外面等一会。

    “回来以后感觉怎么样?”太子和颜悦色的问,

    “还是家里好,有娘疼,有老师做靠山,还有何姑娘帮我。这日子,别说千户,就算一营指挥也不换。”洪维知道只有老师和自己,又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臭小子,还在记恨朝廷上的事?”

    “哪敢啊,只是兄弟们多少都有点失落,要不是老师您大方,大伙哭都不知道去哪哭。”

    洪维嘴上说着哪敢,态度上反而有些反问的意思,难道弟兄们出生入死,朝廷就拿这回报我们?

    “你们带回来的东西都是国之重器,将来都是利国利民的,只是当下时机还不成熟。你放心,只需要半年,我保证父皇和朝廷会对你们丁午号另眼相看,甚至载入国史。”

    太子信心满满,洪维也被挑起了兴趣。

    “这么说,我要是不退这个千户,半年后还真有希望当上营指挥,做将军?”

    太子充满挑逗的开口:“营指挥就是个校尉,平时老百姓嘴上喊是喊将军,实际上还不能算。你信不信,如果你真能留任到那时候,能换个伯爵,做真将军。”

    洪维震惊了,如果是这样,和他齐平的杨先锋岂不是也有希望,真让他留在镖局可是断人前途。

    “杨先锋你就不要想了,海图是你画的,而且朝廷里大家都知道,明面上是指挥大,实际上是舟师大。你有希望,不代表杨先锋有希望。”

    太子一眼看穿洪维的想法,然后继续说,“怎么样,是留下还是回去管镖局,你说了算。”

    洪维挣扎了很久,他相信太子,而且伯爵是实打实的高位。他虽然不一定能驻留在九央,但多半是可以带着母亲一起离开的。

    只是他依然心里有一种复杂的情感。

    他向往的是什么,三年前年轻的他一定会说,追随老师的宏图大业,三年后,他说不上来了。

    沉默就是回答。

    “好吧,你先出去吧,叫何雨来。”

    洪维告退,让何雨进去,不知道为什么,洪维觉得自己和何雨比起来,显得黯淡。

    过去自己一直是最张扬,笑得最闪亮的那个。但是现在的他,更多只是微笑。

    而何雨的身上,好像有着他失去的朝气。

    何雨走进书房,太子看着她。

    “洪维的状态怎么样?”

    何雨没有具体评价,而是和太子讲述了洪维和她在事务上的互动。

    “他听了你的话,反应很平淡?”

    太子感兴趣的问。

    “不能说平淡,我说不上来。感觉像他相信我们的一切,但是并不热衷。”

    何雨对此很疑惑,每一个学堂学子都很热烈,很少有洪维这么冷的,虽然他的态度和言行其实很照顾别人。

    太子心里有些高兴。在别人看来,他的政令是超前而成功的,但他自己知道,还差很远。

    他觉得自己的队伍需要改变,他非常需要一个既有能力,又不迷信自己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朝廷上的人固然能达到后者,但他们很难跟上自己的思路,所以他们的很多反对,其实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何雨等“太子党”人,习惯了在自己的庇护和指导下,太过于顺利,而看不到眼前的问题。至今他们依然坚定的认为,只要在太子的麾下,把手上的事办好了,目标就一定会达成。

    这是太子对他们的培养成效,得力的助手,但现在太子面临的问题,他们无法给到帮助。

    就像户改一样,目前户改成效很差,但是没有人指出应该怎么做,而是闷头努力。这让太子有些不安。

    他需要洪维,这是太子的直觉。

    于是他对何雨说:“这段时间一定要看住洪维,不能让他离开九央。”

    太子的案上有一封起草的信,写着“吾弟明成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