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重生二嫁东宫,太子日日宠我 » 第243章 243

第243章 243

    “太子若在您面前问起我,你只需说我们是朋友即可!”沈清辉想见太子难如登天,他已经无数次托人递信到太子跟前,皆石沉大海。

    只要太子妃提他一句,太子必定会见他。

    闻言,姜柟差点笑岔气,想到今日郑国公府在办丧事,这么笑,容易惹人非议。

    立刻止住笑:“你确定?”

    被姜柟这么一反问,沈清辉呆住,突然间不确定了。

    一个男子,还是身份如此尊贵的男子,愿意娶二婚女子为正妻,那必是爱极了。

    “我知道如何处理!你可以说了……”姜柟站得有些累,寻了把石凳子坐下,示意沈清辉也坐。

    落座后,沈清辉四下张望,确定无人以后,才凑近了姜柟,以只有两人能听得见的声音说:“端嫔得知要嫁给皇上时,邀北辰王私奔,没成想,北辰王压根不想为了一个女人抛弃荣华富贵,他只想一夜快活,神不知鬼不觉的给皇上戴绿帽……”

    姜柟冷着脸,打断沈清辉的长篇大论:“长话短说,我只想知道北辰王妃手里的证据……”

    “你别急啊!饭要一口一口吃啊!”沈清辉说得煞有介事,仿佛身临其境,“北辰王既要又要,为了洗脱嫌疑,特意邀了北辰王妃一同前去龙山寺。那时他们只是定了亲事,还未成亲,北辰王妃就在隔壁禅室,听了一夜自家未婚夫与别的女子欢爱。”

    终于听到一些有用的了,姜柟瞠目:“所以她是个人证?”

    沈清辉眉毛一弯,眼冒金星:“不止呢……还想听吗?”

    “要不然说大声点,我也听听?!”

    身后突如其来传来一道冷厉的轻呵,姜柟后背一震,迅速起身,循声望去。

    “太子殿下,你怎么来了?”姜柟想着笑脸迎人,但脸僵着,实在笑不出来。

    谢昀黑瞳深不见底,瞥了姜柟一眼,冷冷的直盯向沈清辉。

    那眼神,审视中带着敌视,让人不寒而栗。

    沈清辉商人出身,早就见惯了上位者的蔑视,敌视倒是第一回见,他谄媚道:“太子殿下果然如传闻中一般,宽厚仁德,玉树临风……”

    “闭嘴!让你说话了吗?”谢昀打断沈清辉,言辞冷厉。

    抬脚走至姜柟跟前,谢昀轻轻挑眉,缓了语气:“此人心术不正,商人逐利,善于投机取巧,你可别听信谗言!”

    闻言,沈清辉给姜柟狂使眼色,她点头表示收到了,淡定自若的攀上谢昀的手。

    “六郎,他是我的新朋友。”

    沈清辉一听,险些背过气去。

    怎么这么怪?

    姜柟在“新朋友”三个字上头着重强调,显得欲盖弥彰,好似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果然,谢昀脸色一沉,难看至极,他拉着姜柟坐在石凳子上,一拍石桌,怒道:“来!跟我一五一十的讲,你们做了什么交易?”

    姜柟:“……”

    沈清辉当场就跪下了,这时候他是一个字都不敢讲的。

    姜柟眨了眨眼,凑到谢昀耳边低语几句,他登时惊得目瞪口呆,仿佛第一次听到一般。

    姜柟怔住,暗道一声完蛋,露馅了。

    难道端妃和北辰王的奸情,是惠武帝死前才告知于谢昀的?

    前世是因为谢昀,她才知道这丑事,所以在她印象中,一直认为谢昀是知情者,没想到这个时候的他,原来还不知道。

    “这怎么可能?”谢昀情不自禁的反问,眼眸深深,微微垂着,叫人看不清情绪。

    一旁跪着的沈清辉,眉眼灼灼的观察着这两人,同一件事,太子和太子妃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怎会相差如此之大?

    “沈家不过就是个小喽啰,翻不出什么浪来,你高抬贵手,放了沈家,他接下去还有更多话要说!”姜柟挑眉。

    谢昀不置可否,转头瞥了一眼沈清辉,敲了敲石桌的空位,示意沈清辉坐下,漫不经心的威胁道:“你比天策府还好用?来,好好说,详详细细的说,但凡有半句虚言,我要你全家的命!”

    沈清辉惊魂未定,擦了擦额角的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午时,郑世林等人回府。

    郑国公本以为没什么人来,白事的席面安排的极为简朴,谁知太子和太子妃出人意料的来了。

    谢昀盯着桌面的饭菜,一口未动,俊秀不凡的脸冷得能滴出冰刀来,眼底隐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主桌向外辐射十米,无人敢动筷,静谧无声。

    姜柟夹了一口绿菜放进谢昀碗里,声音和缓道:“太子殿下政务繁忙,吃些绿叶菜,消消火。”

    谢昀嘴角一抽,礼尚往来的夹了一筷子绿叶菜,放进姜柟的碗里:“太子妃忧思过度,多吃点。”

    一口绿叶菜让来让去,一旁的郑国公如坐针毡,怀疑太子是在暗讽今日席面太过寒酸,但临时加菜也来不及,只能将火都撒在刚回来的郑世林身上。

    “世林啊,按理说你要守孝三年,今年的春闱你怕是赶不上了,回乡去守吧!趁着乡下安静,你要多读书。”郑国公说的在理,让人挑不出错来。

    郑世林低低应了声是,没再说什么。

    郑玉娘着急了,哀求郑国公:“舅舅,你别赶哥哥走!”

    “哪有赶他走?他要守孝,总不能还在我府上守!我也是为了你们好,帝京繁华,容易迷了眼,对读书全无益处,我对你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郑国公脸色不好看。

    郑国公府看着高门显贵,内里早已没落,府上子孙没有多大建树,郑国公自己都赋闲在家,郑国夫人带子女来投靠,一下多了三张嘴。

    吃食方面也就罢了。

    平日里,给家中姑娘裁衣买首饰,还得顺带着给郑玉娘多备一份,否则就要被郑国夫人指着鼻子骂,苛待外甥女。

    郑世林更不必说,自从郑国夫人来了帝京,府里每月还要额外给这两兄妹发放月例。

    经年累月,也是好大一笔开支,郑国公夫人早就怨声载道。

    现在郑国夫人没了,自然要趁热打铁,想尽法子的赶人走,却不想被人指着鼻子说容不下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