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太一八玄 » 第八章 初梦

第八章 初梦

    潘小山推开房门,屋子里空无一人,眼前的一切和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一模一样。

    “师兄们都不在吗?!”潘小山坐下来,倒了一杯茶水,自言自语道,这时才发现,手背上的符牌隐隐闪动,潘小山神识探入进去,原来是谢丰留给自己的一段话。

    潘小山看着手背,自言自语道:“都出去找我了吗!”随后对着符牌内谢丰留下的一道符文说道:“丰师兄,你们还好吗?小山,回来了。”

    话语刚落,符牌又闪烁了起来,潘小山似乎听见了谢丰的声音,“小山?!兄弟,别走开,我们马上回来!”声音急促中带着惊喜。

    几位师兄的性格天差地别,有的师兄平时话语也不多,可是现在,他们都在为自己担忧,四处奔走。

    兄弟,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即便没有血缘,即便少有说话,可是,这些都不会影响相互之间的感情,兄弟之情就是那么奇妙!

    潘小山愣愣发神中,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传来,几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直挺挺的站在那里,阳光从背后照射下来,潘小山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暖。

    房间里静悄悄的,半响之后,潘小山抬起脚步,一点一点的走了过去,微微一笑,缓缓张开双臂,对着谢丰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是晓凡,罗临......,一个一个的依次相拥。

    “看见你没事就好。”谢丰语气平静。

    潘小山微笑着说道:“我没事,让大家担心了。”

    众人步入房间,房间里逐渐恢复了生气,谈笑风生,犹如昨天。

    “什么?!灵转境六转了?”当谢丰听见潘小山的境界又突破之后,忽然大喊道,“小子,说!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说出来让大家也嗖嗖的突破一下!”

    “没有小山师弟的悟性,秘技就算给你,也是废纸一张。”晓凡说道,“上次我们几人论道之后,修为都有精进。要不今天继续论道,说不定还真会有所突破!”

    潘小山想了想,几位师兄的修为确实应该再进一步了,自己融炼乾坤炉的时候,对修行有所感悟,只是自己还不能确定是否可行。

    “我确实有个办法,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只是没有十分的把握......”潘小山说道,“万一误了大家,小山实在是......”

    “真能嗖嗖的突破?”谢丰高声问道,“以身护道,怕死还修个什么仙。”

    潘小山白了一眼谢丰,没有说话,似乎在沉吟着什么。

    “修行哪会有那么容易。”谢羽拍了谢丰的脑袋一下,“嗖嗖的?!你当是吹口气那么简单!”

    “小山,不用担心,我们不怕!”罗临也说道,“大战之后,我们都决定以身护道,若是像以前那样畏首畏尾,恐怕再修几十年也是惘然。”

    “对对对!”谢丰说道,“大战之后,所有弟子都开始疯狂修炼,听说不少弟子都进步神速。”

    潘小山听着众人说话,点了点头道:“那好吧,大家先调息到最佳状态,我来为大家护道。”

    一盏茶的时间之后,众人都安坐在各自的床铺之上,潘小山开始将自己猜测的方法说了出来。

    修仙重在一个悟字,每个人的道都不一样。我说的方法,或许是条道路,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桎梏,大家还是以悟入手,我所说的作为借鉴就好。

    人有七窍,七窍开,则灵通。世人皆以悟开窍,要想七窍全开,实属不易。

    七窍通灵,可归于丹田五元之中,叫做灵元。灵元越盛,则修为越强。

    如果从内而外,逆向修行,反其道而行之,只要一窍通,则七窍皆通。

    先修五元,再通七窍,如此逆修。七窍通灵,达到灵窍境。

    赤元藏于心,黄元藏于脾,白元藏于肺,黑元藏于肾,青元藏于肝。

    引赤元入黄元,黄元入白元,白元入黑元,黑元入青元,青元入赤元,如此往复,可成五元。

    引赤元由舌而出,黄元由口而出,白元由鼻而出,黑元由耳而出,青元由目而出,逆通七窍。

    ......

    潘小山缓缓说着,众人按照所说的方法开始尝试,其间闷哼之声不断在屋内响起,潘小山神情紧张,聚精会神的看着竭力而为的众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时间一点点流逝,转眼又过去半月。

    房间之外,天地灵气自四面八方而来,如一缕缕青烟飘入住所之中,引来不少弟子围观,屋外声音嘈杂,潘小山走出房门,对着围观弟子道:“几位师兄正在修行,各位莫要打扰,以免伤了根基。”

    围观弟子闻言,默不作声,驻足观看。不多时,屋内灵光闪烁,几位师兄相继突破,进入灵窍境。几天依次走出房门,站在潘小山的身旁,深深一躬。

    围观弟子目瞪口呆,望着潘小山等人,全部突破?自己苦修多年,也才开了几窍而已,要想有所寸进,难如登天。

    谢丰哈哈大笑,对着潘小山说道:“小山,你简直神了!”

    “还好不负小山所望!”罗临也哈哈笑道。

    “小山可谓是一代仙宗。”晓凡对着潘小山深深一躬,“我还未拜师,不知道小山可愿意收我为徒?”

    “我也愿意拜小山为师!”其余几位师兄异口同声,脱口而出。

    潘小山尴尬的笑道:“几位师兄莫要如此,这都是大家自己苦练的结果,所幸没有出事,否则师弟我终身难安。”

    潘小山见几位师兄执意,继续说道:“我的道还不完全,若是以后道路成熟,到那个时候再说也不迟。”

    几位师兄相互望了望,点了点头。

    围观弟子们听见几人交谈之后,身心巨震!

    随后一群人围堵在潘小山几人面前,求教修练法门。潘小山哭笑不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谢丰挡在前面,将围观弟子全部轰走。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弟子留在不远处,等待机会讨教。

    消息一出,丹道院所有入门弟子全部疯涌而来,潘小山的住所之外,到处是弟子盘坐,准备久守下去。

    潘小山几人呆在房内,甚是苦恼。好在谢羽拿出不少美酒,众人一番畅饮之后,昏昏欲睡。

    躺在床上,潘小山眼睛缓缓闭上,感觉自己回到了广野城,那个自己生长的地方。

    走在广野城外,四野寂静,空无人烟。一个人静静地走向广野城,寻找自己的家,广野城潘府。

    不知不觉,潘小山来到了一条坊市之中,两边商铺大门紧闭,门口一个个红色的灯笼,静静地映照着中间的青石道路。

    一曲悠悠的琴声,飘入潘小山的耳中,循声走去,一道牌坊出现。“原来到了这里,抚琴台。”

    这个地方潘小山再熟悉不过了。抚琴台是广野城最有名的地方之一,一条修长的石桌形状宛如一尊古琴,四周有二十四尊仙女模样的塑像,拱卫着琴台。

    不少修士都会前来抚琴,只要是得道之人,都会引发天地异象。当年潘小山抚琴的时候,就有无数禽鸟飞来,在整个琴台上空飞旋。

    “幽幽青石路,袅袅白雾生。

    缓步红影动,知音觅何人?”

    潘小山话语刚落,琴音停止,潘小山回过神来,走向抚琴台。

    琴台上五根若隐若现的琴弦高低不一,月光笼罩之下,静逸而致远。一位面带薄纱的白衣女子坐在那里,轻纱伴着青丝飘然而动,双手停在半空,望着潘小山。

    “你是谁?”女子开口问道,声音微甜,略带娇怒。

    “我既然循声而来,自然是知音之人。”潘小山悠然说道。

    女子迟疑半刻,没有继续理会,眉目微垂,双手再次落入琴弦之上,兰指轻挑,五弦闪烁,琴声悠长。

    潘小山双手凭空一抚,五根空弦出现在袍袖之下,伴着女子的琴声拨弄起来。

    琴声合时,如龙凤之音。

    周围塑像之中,二十四位身形修长,轻柔飘逸的仙子,手持各式乐器飘入虚空,一边弹奏,一边飞舞。

    曲终人未散,两人四目相对......

    一曲心弦动,半分不由人。

    潘小山提步上前,伸手欲解女子面前薄纱......

    “你干什么?”此时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潘小山眼前的一切变得虚幻起来,缓缓的睁开眼睛......

    丹道院,潘小山住所之中。

    谢羽对着谢丰大吼一声:“你干什么?”。

    谢丰侧着脑袋,不断调整着自己耳朵的位置,差一丝耳朵就贴着潘小山的嘴唇了,听见谢羽的吼声后,嘟着嘴对着谢羽嘘了一声。

    察觉到潘小山醒来,谢丰津津有味的望着潘小山的脸,问道:“你是不是看见一位姑娘?”

    潘小山点点头。

    “那位姑娘是不是长得很好看?”

    潘小山点点头,而后又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

    “你没看见她的样貌?”

    潘小山点点头。

    谢丰看着潘小山,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嘀嘀咕咕一阵后,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问。”潘小山揉着惺忪的睡眼回答道。

    “哎呦,我的小山啊,你为什么不问啊?”谢丰原地抖着身体,拉扯着声音说道。

    “我还没问,就被叫醒了。”潘小山说道。

    谢丰呆呆了一下子,挠着头,嘿嘿笑着,“这样啊......,要不你再睡会儿?”

    潘小山见屋里的其他师兄都醒了过来,摇摇头说:“不睡了,天都亮了,外面的人走了吗?”

    谢丰快速而又极其敷衍的摇摇头,然后勾着潘小山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小子是春心萌动啊!你之前有喜欢的女孩没有?”

    潘小山一边走一边摇头。

    谢丰一边紧追着,一边问道:“有没有从小在一起玩到大的女孩?”

    潘小山还是摇摇头,走到桌前。

    “那有没有认识的女孩子?”谢丰着急了起来。

    “见过一面算不算?”潘小山懒得理会谢丰,一边斟茶,一边问道。

    “算算算!”谢丰急忙点头。

    “喏!她来了!”潘小山望着房门说道,手中茶杯一饮而尽。

    谢丰一脸懵逼,来了?丹道院的女弟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