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410章 看背面也美滋滋(4000字)

第410章 看背面也美滋滋(4000字)

    面条厂的李俊义劝道:“建房起码还有点盼头可以住楼房,不建那是基本没希望了。”

    “统一新建的楼房,各家单位要先争夺一番分配的数量。只有单位争到了名额,职工才有机会再争一争。这有多难,都不用我细说。”

    “你们轧钢厂能够自己建楼房,可是让我羡慕得很!”

    李铭也劝道:“年节福利只是减少了,不是不发。而且消费合作社还是有很多便利的,搞得好,年节福利可能还会更多。”

    “比如爱吃粉条的人,之前是会餐的时候吃它两碗,又或者是过节的时候发个1斤半斤的回家自己煮,现在可以多买一些了。”

    “发猪肉,也是得等到年节时候发两斤肉。现在可以买了,你可以选自己想吃的时间去买,也算是一种便利。”

    “这经营获得的利润,最后还是会拿出来采购物资发给大家。所以只要消费合作社的经营顺利,年节福利就不会少太多。”

    李铭没说采购三科这次通过大棚菜能挣一大笔钱的事情。

    这样的消息等到最后面,也只会是内部私下传播,可能人人都知道,但厂里就是不会广而告之,可做不可说。

    吴名也就是发泄一下不满情绪,“我也就是发发牢骚。大伙还是支持建楼房的,不然厂里的职工会议也通不过。”

    工厂的大事,不全是厂领导说了算,职工大会可以把厂里的决定否掉。

    ‘两参一改三结合’,职工的话语权得到充分保障。

    他们正说着话,

    中院的袁万顺走到中院门,脚不停歇,高兴道:“小铭,刚刚傻柱说,你要上新闻简报啦!”

    别人与有荣焉,李铭自然也开心,“是有这么一回事。听说是上的是第15号新闻简报,不过没到正式上映,都还不能作数。”

    他上报纸次数多了,四合院里的人已经习惯了,

    这次是上电影,老刺激了!

    刚刚还在房门背后偷听他们聊天的人,都走出了房门,比如西厢房的三大妈。

    吴名也不傻,“是咱们厂建职工楼的事情吧?”

    “是的。”

    “厂里居然说只是拍一些劳动画面的素材。好像也没说错!确实是劳动画面的素材!”吴名也无话可说,厂里的领导没骗人。

    假如没播出来,那就只是一份素材。

    “院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去把三位大爷都喊进来。”李俊义边说边往外走。

    “刚刚在大门口碰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在跟隔壁院的人显摆咱们院光荣榜的事情,那有什么好显摆的。小铭这事更值得说道!”吴名大声囔囔道。

    袁万顺点头同意道:“确实,咱们这附近一大片,也有些人是先进,就是还没人上过新闻简报。”

    一年52周,一周一期,一期大约10分钟,一期5-7个新闻,一年也就300个左右。

    各种重大工程要一些,各种重大活动要一些,

    各省也要分配一些,这个经常是选择一些老少边的地方,讲述旧貌换新颜,体现新社会的好。

    城市的话,主要是介绍工业建设的新成就,关键点是革新!

    基本的步骤是:落后局面,思想学习,打开思路,自力更生,革新工艺,艰苦奋斗,取得成绩。

    最喜欢拍的就是大烟囱里的滚滚浓烟,以及热火朝天大建设的景象。

    李俊义把三位大爷、董大爷等人叫进来,前院已经聚集了包括许大茂等一大堆人。

    阎埠贵满脸堆笑道:

    “我在门口第一次见到小铭的时候,就说过了,小铭是一表人才!自从小铭搬进咱们大院,咱们院就是好事不断。”

    傻柱这次没抬杠,吴名抬杠,“三大爷,您可真是会夸自个的。”

    李铭看院里主事的人到齐了,“大伙都在。最近,我在厂里的工作比较忙,也没什么时间关注院里的大小事务。”

    “现在这个事情只是预定了,还有半个月时间,也可能会有意外也说不定。所以,也希望大家先暂时保密一下,省得到时候闹笑话”

    傻柱笑道:“出不了意外,杨厂长都打听好了。”

    刘海中不乐意道:“傻柱你别插话!大伙还是听小铭的吩咐,暂时先保密,也就十来天时间。小铭你接着说。”

    李铭宣布道:“不管这事最后怎么样,五一的时候,我都会在院里办个茶话会,请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到时候他的房子也修好了,刚好凑一起解决。

    那时的市面上,蔬菜水果也更丰富了,他也省得被人批评铺张浪费。

    “咱们院好久没有办茶话会了,可以办一次,不过这个钱,我觉得不该是小铭出。”吴名提了个意见。

    李俊义也跟着表态道:“院里有这么一件大喜事,咱们也该表示表示。”

    李铭连忙阻止道:“大伙的心意,我心领了。我自己的提议嘛,茶话会这钱还真是我自己出比较合适。”

    许大茂是会抓机会的,提了个建议:“小铭请大家茶话会。干脆到时候,咱们院自己放一场电影。”

    傻柱立刻就问道:“许大茂你什么意思啊?”

    “就字面意思!”

    许大茂接着解释道:“我们轧钢厂跟电影发行站租电影片子是6块钱一部,我跟电影发行站的关系熟,叫他们给我配15号的新闻简报,没问题!”

    “咱们这前院够宽敞的,二门这边放个电影布,我把电影机子放在中院门这边,刚刚好。”

    “大伙一起在电影里看小铭,这感觉不错吧!”许大茂在拍马屁上,还真有点歪主意。

    三大妈关心道:“这电影的钱,怎么出?”

    许大茂办事的时候从不抠抠搜搜,“电影我来放。大伙就是出点租电影的钱,一家分摊个两三毛钱,比你们一大家子去电影院看电影还划算。要是没人愿意出这个钱,钱由我来出。”

    确实划算,电影票便宜的也要5分钱一张,一毛、一毛五一张的也很常见。

    傻柱都不得不服气,“许大茂,你行啊!总算是办了一件人事。”

    “许大茂这主意确实不错。”

    “我也感觉可以。”

    “会不会太高调了一点?”

    “高调一点也没什么。这事值得高调!你信不信,要是别的院子有这事,还敲锣打鼓呢。”

    “就是,他们会更高调。”

    李铭对此不置可否,事情还早着呢,一个月后的事情,到时再说。

    眼看众人都要达成一致了,易中海出来说话了。

    易中海先是看了一圈全场,

    “劳动节的时候办个茶话会,我是非常赞成的。放一场电影给大伙看,我也是支持的。”

    “旧社会,这时候是青黄不接闹春荒的时候。”

    除了小孩子,大人基本都是经历过解放前的苦日子的,易中海这话引起了很多共鸣。

    其实这时候也一样还有很多地方有春荒,

    土地贫瘠又干旱的地区,实际是不太合适人类生存的地区,或者说人口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比如典型的西海固,21世纪的时候,土地贫瘠可以用化肥,可是因为缺水,最后还是只能用易地搬迁这一招。

    旱地的粮食产量是水浇地的30%-50%,

    同样的劳动,产量差这么多,该搬走还是得搬走,不合适不能硬撑。

    易中海接着说道:“这样的时期,我们只顾自己就不太合适。”

    “咱们这个前院比较宽敞。我提议,放电影的时候,把隔壁院子的老大爷老大妈也一起请来,大家一起看电影。”

    “一大爷这提议,我看可以。”

    “我支持一大爷的提议。”

    易中海这提议没人反对,请不请都有很多别的院子的人跑来,比如小孩子。

    小孩子很容易满足,电影屏幕的正面没位置了,看背面也美滋滋。

    几天之后,

    周日,

    昨天发了工资,秦淮茹一大清早就准备去买点好菜,遇上李铭在前院打太极,

    “这么早起来练拳?”

    “我总不能练习吹笛子,扰人家的清梦。”

    “多躺一会儿呗。”

    院里没人,探查开启,

    李铭压低声音调戏道:“火力旺,躺着就想你。”

    他又恢复正常语气,“我练完这两遍就打算出门去乡下。”

    秦淮茹也小声碎了他一口,“没个正行。”

    接着又拿腔拿调道:“你还是要多休息一下,别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

    “谢谢秦姐关心,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

    李铭还挤眉弄眼的,没事逗一下闷子,挺有意思的,玩得就是一个刺激。

    秦淮茹翻白眼道:“不跟你闲聊了,我得赶紧去菜市场排队。”

    “今天不用上班,天气又不热,上午慢慢排呗。”

    “今天3号了,上午可能还得投区代表的票。”

    之前街道办的刘干事来通知过,4月3日投票,

    上面选日子估计是看好了今天是周日,可以提高投票率。

    虽然参加了几次院里的迭民小组会,满大街也是各种宣传标语,

    李铭早忘记了投票这事,这不能怪他,他以前没这习惯。

    “那我还得赶回来投票啊!”

    “也可以不投,出差在外的人,要加班的人就没时间投。”

    “那我上午再看看。”怪不得院里三位大爷都没为这事叮嘱他,知道他比较忙。

    秦淮茹见他没事要说了也就出门买菜去了。

    李铭练完拳,回家收拾了一下,去城西吃早餐。

    上午先是去海淀上音乐课,

    他回家后又跟娄晓娥在书房学弹古筝,

    在家里学什么,能不能学会,都是次要的,

    玩的是两人的你侬我侬。

    娄晓娥自己也不怎么会弹,更不用说教授他了。

    这时候弹古筝的大师,大多是男的,曹东扶、赵玉斋、罗九香、王巽之、曹正等,

    王巽之大师的女儿王昌元大师,去年创作了名曲《战台风》,但人现在还在上嗨音乐学院学习。

    娄晓娥弹得不咋滴,也不能全怪她学艺不精,

    1956年,国家轻工业部科学院所属的乐器研究所成立,开始对民族乐器,如古琴、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笛、笙、芦笙、唢呐、筚篥等乐器进行改革。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各种民族乐器有很大的发展,

    比如古筝,全国各地之前流行的有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等不同弦数的筝,

    S型二十一弦尼龙钢丝缠弦筝,就是这次乐器改革的浪潮中,新研究出来的成果。

    乐器都变化了,娄晓娥那自然得重新练习一下。

    一曲弹完,娄晓娥握住了他的爪子,“你老是捣乱,我不弹了,我要回房听唱片。”

    李铭见好就收的抽出了手,“人饿着的时候确实不能乱动,不然更饿。”

    娄晓娥低头整理衣物,扣扣子,“早上你吃了好几个油饼,今天怎么饿得这么快?”

    “饿了一个星期了呢。”

    “走吧!”

    娄晓娥站起身剜了他一眼,没有批他,,她是真的饿了一个星期了,还得接着饿,今天的日子不对。

    两人一前一后的回到正房,

    娄晓娥去摆弄电唱机,

    李铭拿了报纸坐到桌前,

    ‘丢掉官架子,人民的勤务员,老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

    ‘古代史工作者也必须到农村去,深入农民群众,研究农民历史。’

    这些内容跟他关系不大,

    他皱着眉看的是长标题的文章,

    ‘津城财贸部门在突出正治的第四次大讨论中得到启示,不能单为赚钱赔了正治。’

    都第四次讨论了,

    红星轧钢厂也一样,已经多次开会讨论。

    轧钢厂前几天才开了个‘必须反对重业务轻正治的实用注义和事务注义’的会。

    两者的主题实际是一致的。

    津城的这篇文章举例,

    顾客带了热水瓶来商店,要买个新的内胆。

    售货员仔细检查后认为内胆没坏,不需要购买,卖了一个瓶塞给顾客。

    文章高度赞扬售货员做得对,

    虽然没有达成销售内胆1块多钱的营业额,但是3分钱的瓶塞是真正体现了为顾客着想。

    又有一家商店,

    卫生球原装是五十斤一袋,

    为了方便顾客购买,业务员们把它分装成一角钱一包。

    分装的重量是按一包一两八钱五,分装到最后,发现会亏损8两多。

    有业务员认为,一包只装一两八也行,就少一个卫生球而已,顾客不会在意,即使顾客要过称,称头高低也看不出来。

    这样做,商店不会亏损,还能多出四五两的盈余。

    有的业务员认为,少一个卫生球也是损害消费者利益,不能这样坑顾客。

    文章也是肯定这种不坑顾客的做法。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这个亏损也是现实问题。

    11点还有一章。

    感谢您的订阅!

    感谢您的投票支持!

    感谢书友品爱的月票支持!

    请您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