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584章 口碑杠杠滴

第584章 口碑杠杠滴

    李铭闭着眼睛慢悠悠的说:“不符合时下的风气,这种电吹风属于享乐注义的物件。”

    “而且它用的是电,要用的时候没电也用不了。”

    秦淮茹追问道:“生产了拿去出口呢?”

    还挺认真的,李铭睁开眼,耐心给她分析:

    “成本问题,咱们没有相应的产业链,生产成本会比瓯镁日来得更高,价格比不过人家,又没有品牌效应,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

    “还有工业品也不是我们想卖就能卖的。”

    “封锁不单单是不让我们买东西,更主要是不让我们卖东西,只许我们卖一些初级产品或者他们自身没有生产的东西。”

    80年代,服装等低级制造业能转移到内地,除了因为日韩、港台等区域的工资提高,劳动力密集产业天然的会朝人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更因为在苏镁争霸中处于劣势的镁国为了拉拢我们,解开了对我们的封锁,对我们开放了市场。

    解开的理由,镁国智库、议会、正府每年都有白纸黑字的报告,写得明明白白:通过交流接触,促使我们解体!

    我们胆子够大,敢接受这样的挑战,把糖衣吃下去。

    几十年后,镁国佬觉得貌似这招对付不了我们,又开始搞七搞八的想重新封锁。

    可惜啊,我们聪明的与各国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往来,镁国佬要是不给足好处,其他国家可不会随便跟随。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只有威逼没有利诱,搞了好几年,除了个别国家跟随,没什么国家响应。

    娄晓娥也在学习,对国际贸易有一点了解,“那些资本家只要有利润就会想办法做生意。”

    “好多加拿达、澳国的小麦实际都是镁国人的小麦,转了一手就又卖给了我们。”

    李铭吃着秦淮茹喂来的水果,“不同利益的人聚合成了一个群体,内部总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利益点,很正常。”

    “以后咱们公司内部同样会有类似的问题,一些人会只聚焦于子公司自身的利益,不大乐意执行公司的整体规划方案。”

    “这样的人,要是谈话后他们还不改正,咱们就要把人从那个位置上挪开。”

    娄晓娥回应道:“嗯,我会记住的。”

    “对了,许经理和黄顾问按你的要求,下午已经给了那个叫阿海的小头目支持。”

    “阿海愿意以后一周两次汇总提供消息,紧急的消息会立刻派人到保安公司报信。”

    李铭无所谓道:“随便吧。有就来,没有就算了。”

    秦淮茹看了下时间,发现出来有点久了,“你们两慢慢聊,我先回去了。”

    娄晓娥关心道:“秦姐,你身上的淤痕不要紧吧?”

    秦淮茹没好气的说:“还不是你们两给我乱来!”

    “也没关系,我婆婆又去以前雨水那间屋子住了。有长袖的衣服遮住,别人看不到。”

    娄晓娥笑嘻嘻的揶揄道:“我怎么觉得你刚才挺享受的。”

    秦淮茹败退道:“没空跟你拌嘴了。大老爷赶紧送我回去。”

    “知道啦!”

    两天后。

    4月22日,午后。

    京城的创新技术研究所。

    张海洋刚回来,咕隆咕隆的一大搪瓷茶杯的水就灌进了肚子里。

    “这鬼天气,前天穿长袖还感觉凉飕飕的,今天穿短袖都觉得热。”

    罗芸奇怪问道:“那本工程书不是已经给那几个大单位送过去了么?你这又是跑到哪里去了?”

    张海洋打了个饱嗝,“去接人了,有朋友今天被放出来了,我去接他们。”

    “接谁啊?”

    “联合行动。”

    罗芸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那些人啊。”“你又跟他们凑到一起了?”

    一直默默看书的周晓白也抬起了头。

    李铭多次强调过,不许与那些人有瓜葛,省得被牵联。

    张海洋连忙说:“他们改变立场了,已经是好的同志了。”

    “他们也加入了造访。”

    罗芸替周晓白说了句警告的话,“少跟他们不清不楚,小心你也被抓起来。”

    张海洋唉声叹气的说:“意兴阑珊呢,大伙都没啥想法了。”

    主要是不成气候了,一个月后,‘联合行动’搞了一场纪念活动,然后从此结束了活动。

    其中好些人为了避免当兵找工作的时候会有麻烦,彻底的改名换姓。

    几十年后,依靠人脉资源又活跃在各个领域,除了关系亲密的人、老对手等,一般没人知道他们有这么一段经历。

    李铭选择避而远之。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光道,不单不与这些人产生交集,也不与现在风头正盛的人产生交集。

    他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搞一些小发明。

    张海洋看到报纸上的广告,“李铭不声不响的在RM日报打广告了哈!”

    涉及男朋友,周晓白不由得出声问道:“什么广告?”

    张海洋反问道:“你们还没看吗?”

    罗芸回答道:“报纸是刚刚送来的。”现在一份日报一个月才1块5角钱,研究所也就订了一份。

    张海洋手指报纸角落,“方便面生产线的广告,留的联系方式是红星轧钢厂的。”

    李铭看到报纸上有冷加工玻璃产品的广告,就让厂里找报社打广告,销量多了才好宣传轧钢厂的研制功劳。

    罗芸起身道:“给我看看。”

    张海洋把报纸递给罗芸,问周晓白,“周晓白,你爸把咱们那条方便面生产线弄哪里去了?”

    周晓白等着罗芸把报纸拿过来,“我没问。肯定是拿去需要用的地方了。”

    张海洋惋惜道:“要是生产线还在,咱们就可以生产方便面,可以找人建工厂了。”

    周晓白最近在被窝里听李铭吐槽了好多建工厂的麻烦事,“你说的轻巧。”

    “面粉从哪里调拨?棕榈油哪里找?那些塑料包装怎么解决?就是最简单的食盐估计你也解决不了,有一大堆的问题呢。”

    张海洋笑道:“不是还有李铭么?”

    周晓白和罗芸凑一起看报纸上的广告,嘴里没闲着。

    “他天天都忙得很,哪里有空处理这么多事!”

    “把方便面生产线传出去,全国各地都能生产方便面就挺好的。”

    广告简简单单的,就是一个圆圆的面饼,外加几行文字说明。

    罗芸调侃道:“晓白,你可真心疼他。”

    “我觉得他其实也不忙,都是动动嘴让别人去干活。”

    “你看咱们这个创新研究所,他就让你来负责。”

    周晓白连忙辩解说:“他现在是轧钢厂愅委会的保卫组副组长,很多会议都推不掉。开会就用掉了他好多时间。”

    罗芸惊讶道:“他又升官了啊!”

    周晓白有些小得意,“嗯。其实可以升轧钢厂的副主任的,好多工人代表都想要选他。”

    “他嫌副主任要开的会议太多就推掉了,保卫组副组长也是推不掉才接的。”

    罗芸笑嘻嘻道:“那我得叫他李副组长了。”

    李副组长此时正指挥施工队搞基础建设。

    地点就在在轧钢厂冷库旁边。

    初期的产量比较低,先建一个临时的小车间凑合。

    钢筋、水泥、砖瓦等都是先从家属楼工地挪用过来的,暂时一分钱没花。

    他已经公布了建厂方案,凑50个人,每人400元,加上他出的1万元,集资3万元成立红星火腿肠加工厂。

    明天才开始报名,他今天先开工建小车间,是增加大家对这个事的信心。

    400元不是小数目,大多数人需要找人借钱才能凑够。

    事情真的能成,别人才借得到钱。

    “李科长,您要生产的火腿肠跟火腿、香肠有什么区别?”老同事,职工楼工程建设组邱组长好奇问道。

    没有喊李副组长这个两人之间有些尴尬的称呼。这时候的主任、组长太多了,压根不知道对方级别怎么样。

    李铭思索了下说道:“火腿肠的外观像香肠,取这个名字纯粹是好听,让大家想到火腿和香肠。”

    “咱们平常见到的香肠都是晒干了的,没有煮熟。”

    “这么说吧,火腿肠就是已经煮熟了的软一点的类似香肠的食品,可以直接吃的。”

    “吃起来呢,口味有点像是午餐肉。”

    他含糊的解释是不想大家先入为主的认为火腿肠里面全是红薯粉、玉米粉。

    邱组长算是有些明白了,“午餐肉呀。那玩意没啥肉味。”

    “想要保存得久一点,总要牺牲一些东西。像这个冷库要保鲜食物,就要消耗电力。”

    李铭又说道:“到时候会推出新的菜品给大家品尝,由大家打分,好吃不好吃大家说了算。”

    搬砖路过的职工开口问道:“李科长,都有些什么新菜呀?”

    在一起工作了半年多,都知道李科长这人很好说话,熟面孔问些小问题也不会唐突。

    李铭笑呵呵道:“都是一些家常菜,芹菜炒火腿肠、青椒炒火腿肠、鸡蛋炒火腿肠那些。”

    “我会让食堂的师傅先试炒几次,试验好了再推出来,不会让大伙吃亏的。”

    邱组长笑着捧哏道:“李科长从没有让大伙吃亏。”

    这话顿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职工楼工程建设组的人都很怀念有李科长在的美好日子。

    特别是节假日值班的人,时不时会有些比较少见的吃食可以打牙祭。

    李科长的口碑在轧钢厂那是杠杠滴~

    保卫科小楼。

    具体的建厂方案传开后,有好些人上门找李科长。

    治安股罗巡负责同来人解释,“李科长不在。”

    “大伙今天不用急,明天才是报名的时间。”

    “李科长跟我说过了,报名的人数要是超过50人,就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人选。”

    在旁的范家文也劝说道:“大家真的不用急。”

    有人还是有所疑虑,“真的不是按先来后到的报名?”

    罗巡肯定的说:“李科长办事向来公平公正公开,有哪次大伙不服气的?”

    “主要不是李科长亲口说的,我们信的人是他!”“就是!”“没错!”

    听到这么不客气的话,罗巡颇为郁闷,“我马上就在墙上贴个大大的通知说明出来。”

    这才又把一批人给哄走。

    罗巡头疼的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想参与。”

    “我得赶紧叫小魏帮忙写个通知,省得每次都浪费口舌。”

    范家文倒是不意外,“科长提前好久放出了风声,之前又有办成建材厂的事迹,厂里的消费合作社也是科长的提议。”

    “大伙肯定是相信科长又能把火腿肠加工厂建起来。”

    “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啊。”

    工作机会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罗巡递了根烟给范家文,闲聊道:“第一批才50个人,名额是太少了点。”

    范家文笑道:“科长办事虽然经常天马行空的,但是每次都是很仔细很慎重。”

    “第一批50名,即使没办成,损失了也损失不大。”

    “要是厂子办好了,后面想要加人也可以随时马上增加人员。”

    罗巡左右看了下,小声问道:“我听说,科长找李主任、聂副主任他们借钱了?”

    范家文点头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找了好些人借钱周转。”

    “科长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大手大脚的习惯了,我估计他手里头是没有1万块的。”

    罗巡询问道:“您说,咱们要不要凑点给科长?”

    范家文摆手道:“用不着。厂里一群债主,他们才不好找科长的麻烦。”

    “他们要是把科长搞下去了,科长每个月拿10多块钱的生活费,何年何月才能还钱?”

    被拉下马的头头工资都会被冻结,银行账户里的资金也会被冻结,每个月发放12元--15元的生活费,家属没工作的也会有生活费。

    听到这话,罗巡坏笑道:“估计科长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这次不借给科长还说不过去。本身没参与集资还不肯借钱给科长,厂里的人骂都会骂死那些头头脑脑。”

    李铭还真是这个打算。

    欠了一屁股债的人才是大爷。

    轧钢厂愅委会的成员,他全都找上门去借了,200块不嫌少、500块不嫌多,那些人真的不好拒绝。

    不说其他的缘故,之前每天看李科长免费提供的一大摞小报,这个人情就要还。

    加上厂里面的压力,轧钢厂的头头们都爽快的答应了。

    当然,李科长的能力、声望、信誉摆在那,没有人认为他会还不起钱。

    一万块是不小的数目,事情还是有不小的影响。

    京城的好些人也从闲谈中知道了,原来是李科长提高了大棚蔬菜的产量,这才使得冬天的新鲜蔬菜能够大降价。

    人们对火腿肠也充满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