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坠唐 » 第十八章 可怕的唐皇

第十八章 可怕的唐皇

    “今天是府内拜见祖母的日子,就想穿的喜庆点给祖母一个好的印象。”

    “原来如此明老夫人巾帼英雄,只是你这一身衣服以后别穿了,一个大小伙子穿一身暗红,就跟宫里的王公公一样。”

    “呵呵,没想到陛下还有如此审美。”明堂干笑两声,怎么是个人都说他的衣服不好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写的是真好啊。”皇帝一字一句的背出那首《将进酒》,他的声音富有磁性,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不凡的气度所朗诵出来的《将进酒》,与那天在不思蜀明堂摇头晃脑背出来的诗感觉完全是两首,明堂深深的觉得李白当年写出这首诗时就应该是这种气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即使是李隆基没有眼光重用李白,可李白仍是诗仙无人出其右。

    “这个天下你觉得如何?”

    “甚美。”

    “那你觉得大唐够了吗?”

    明堂不理解皇帝说的是什么够了?但是明堂打算说一个前世很想知道答案的假设,给唐皇一幅“世界地图”。

    “不够大,远远不够!”

    “哦?你认为不够大,天下九州已尽归朕手,还不够大吗?”皇帝听闻有些稀奇,这个天下十分他已经独占八成还不够大吗?

    “这个世界很大,大唐只是亚洲大陆的一部分,更何况这个世界还有欧洲、美洲、非洲,那里的世界更加广阔无垠,大唐横贯九州还远远不够,陛下你看从泉州下海一路朝南可至海南岛,在向南就是缅甸老挝柬埔寨,越过印度洋来到波斯这里的美女多,在往西走就是非洲红海岸,这些地方可以成为我大唐的国土。”

    “这些朕知道。”

    “陛下知道?”

    明堂有些吃惊,一个古人哪怕他是那个时代最具有眼光的人,也是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的。

    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那个时代视为异类,虽然在几百年后日心说是远远超越地心说的,可是日心说是对的吗?明堂这个穿越者可以很轻松说出是错的,不仅如此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可以轻松说出日心说是不完全正确的,在太阳系中太阳如同帝王一般享受诸位小弟的“供奉”,可是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在围绕着银河系中央的做环绕动作,宇宙无边无际谁都不是中心,谁都不是,可是皇帝怎么知道这个世界的。

    “朕的意思不是国土的大小,而是朕做的够不够。”

    “陛下励精图治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自从十多年前击败突厥,陛下被万族人尊称为天可汗,这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我做的足够好?为什么南疆的人会反朕,为什么朕的兄弟会反朕?”皇帝用手撑着脑袋靠在龙书案上问着明堂,从他的目光里明堂看出来他想要一个答案。

    “小的今年才十七岁,还只有名没有字呢,哪里知道这些事情呢。”明堂深深的明白议论帝王家事是大忌,唐朝的前一百年在历史上已有定论,皇位更替无不都是杀人流血,这一刻他什么都不能说。

    “对了,你还是个孩子,你说你没有取字,既然如此不如我赐你一个吧。”皇帝的语气不像是请求而是命令。

    “多谢陛下赐字。”

    “如今北方的孝岩可汗蠢蠢欲动,南疆刚刚平定不久,不如你就叫平安吧,如何?”

    “甚好。”

    “世界很大朕知道了,你觉得朕是个什么样的人?”

    “雄才伟略。”

    “朕已经老了,纵然有雄才伟略,也没有那个精力了,朕能做的只有守护好朕的九州之地。”这个时候明堂才注意到,皇帝下颌上的胡须是灰白色的。

    唐太宗死于贞观二十三年,这个世界不是明堂所熟悉的那个世界,这个时代没有李世民,可是也有很多很巧合的事情,比如皇帝还是秦王的时候,太子就是李建成,齐王也是李元吉,太子被废黜之后秦王继位,秦王名字却不是李世民而是李长安,登基之后年号却是贞观。

    “这个平行世界真是奇特。”明堂也只能这样理解。

    “你的想法很好,朕是不能实现了,但是朕的儿子、孙子他们会继承朕的意志会替朕看看你说的那些看不见的领地。”

    “陛下正值壮年怎么说这些丧气话。”

    “今天我叫你来的目的,其实是想问你为何要辱骂朕?”

    “这,小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明堂一瞬间冷汗直流,刚才聊的不是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说我骂他,我什么时候骂他了?

    “你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你是在说朕看不见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看不见你的父亲明启从黑丝熬成白发仍然没有驰骋疆场,是也不是?”

    “小的没说过,不过陛下这样以为那就这样认为吧。”明堂这才清楚,皇帝陛下是因为这一句才有比疑问,这首诗本来就不是写你的,别对号入座啊。

    “油嘴滑舌,你真以为朕看不见吗?”

    “陛下的目光远在东海之畔,手中长剑横指北方突厥,但是难免身边的事情会有所疏忽,这都是正常的。”既然皇帝这样以为,那就让他这样以为吧。

    “你说朕看不见身边的事情?”

    “皇上站的太高。”

    “你这个人一点都不像传闻之中的顽劣无常,但是很像朕的皇后,向来是聪明的很。”

    “多谢陛下夸奖。”

    “但是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皇帝停顿之后又说道:“前段日子你和明启的夜谈,还有那天不思蜀你个一个叫张九龄的人相谈甚欢,以及你自己做的类似于酒的东西被明门喝掉,你猜朕说得对不对?”

    “陛下!”明堂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能这么愚蠢呢?这里是长安城而他是唐皇,对于一件事他想知道什么不出半日便会查的清清楚楚,区别就在于他想不想知道这件事。

    “你想不想知道朕清不清楚你们谈些什么?”

    “小的惶恐。”明堂唰的一下跪在地上,脑袋里一片空白。

    那天明启和他谈心的夜晚,他不忍自己的父亲明明是一个领军带兵的大将,却要困在这个歌舞升平的长安城,也许四海升平是文人的乐园,可那确实武人的坟墓啊。

    今天他想耍点小聪明,想要皇帝可以重用自己的父亲。

    “别紧张,朕要是要杀你就不会喊你进宫了。”

    “多谢陛下不杀之恩。”明堂这才松了一口气,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我欺。

    “明启不是二品的光禄大夫吗?二品官职职位可是很高了,比他高的可没有几个啊。”

    “可是杜丞相也不过是三品官啊。”

    文人之中最高的官职是太子太傅官职一品,但是真正掌握权利却是三品的宰相,明启虽然官至二品可是手中并没有职权,这正是因为做了个闲散文官,许多曾经与他们交好的武将也不跟他们明家大房来往了。

    “确实将门二代之中,明启的才能是最好的,让他做个文官可惜了。”皇帝思考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朕就遂了你的意。”

    “你不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吗?我让你给晋王当个陪读,半个月后进宫,朕亲自看看你的表现,如果我不满意你和明启收拾东西回老家吧。”

    “要是满意呢?”明堂壮起狗胆。

    “朕要满意你就是定国公世子,至于明启我自有打算,谢恩吧。”皇帝拿起笔便开始写起来。

    “臣,谢主隆恩。”

    “还有你的礼数看来要找人好好教教了。”

    “回去我就跟母亲学学。”明堂心中叫苦,还学习什么礼数,刚才扣头了还不满意吗?

    “这个东西你带回去,到家之后在打开,记得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皇帝将刚才在龙书案书写的东西放在一个一尺长半尺宽的木匣子里,木匣散发着阵阵树木清香。

    “是。”

    “王公公送他出宫。”

    明堂跟着王公公走到前堂,听到皇帝还在很有感情的背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一刻明堂再也感觉不到这首诗有半点豪气,有的只是森森的阴冷。

    明堂想起史书上的记载:“晚年太宗开始贪图享受,甚至意图长生不老。修筑宫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心中的那份不安更加感到真实,当一个人的权利达到顶峰,他甚至要做出号令鬼神这样疯狂的事情,现在的李长安一如前世的李世民,明堂不知道他已经走到了哪一步,是那个万族敬仰的天可汗,还是已经快到晚年的暴君。

    明堂不自觉的抱紧了身上的外套,才发现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只得穿着冰冷的衬衣带着皇帝给的匣子一言不发回到明家。

    后世有些人曾经讨论过大唐的两位君主太宗和玄宗,如果太宗七十而亡,贞观盛世会不会变成贞观之乱;如果玄宗五十而亡,会不会没有安史之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