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回档78之纯真年代 » 第13章 县城买房

第13章 县城买房

    接下来两天丁力又独自去火车上售卖瓜子。由于整趟列车只有丁力一个人卖,丁力每天都带了4000包瓜子。没有竞争的生意,几乎每天都能够卖完。每天的纯利润达到了3000元。

    家人们白天收割稻谷,晚上挑灯包装瓜子,忙的不亦乐乎。

    第三天,秋收结束。要过半个月时间左右才能挖红薯,种小麦。几个叔叔也继续开始了这个疯狂的生意。每趟列车上两个人,所以每天每个人都只带2000包瓜子。一趟列车回来4000包瓜子的销量是很有保障的。

    每天的日子就是这样在火车上忙碌的度过。一眨眼半个月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十月份的深秋季节。

    中途中打电话从芜湖订了一批货。年老板一通抱怨,说这么久没有要货。解释了一番农忙之后,年老板也表示了理解。便安排车辆发货。

    一切都和丁力预想的一样,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

    这15天,丁力家又增加了四万五千元的存款,按照这个趋势,年入百万不是梦!丁力和父亲两人跑一趟车,每天稳稳的四千包的瓜子。

    二叔和四叔跑一趟列车。三叔和前世一样,最终还是带着三婶去淮南煤矿当了工人。这个年代,铁饭碗的思想是严重的。所有人的意识是铁饭碗才是生活的保障。

    他们没有经历过90年代的工厂破产倒闭,没有经历过下岗潮流,根本不会想到铁饭碗也会有被摔的稀碎的一天!

    唯一让丁力感到欣慰的是,前世三叔是独自一人去的淮南,如今却是夫妻二人一起去淮南。

    有些事情,并不会因为自己的重生而得到改变。历史总体的轨迹是不可逆的。

    堂哥丁坤也来找过丁力,想要做瓜子生意。蛋糕就是这么大,多一个人分每个人就会少吃一点。丁力没有同意。

    但是火车上并不是只能卖瓜子。

    丁力建议堂哥买一个电炉,一个不锈钢的烧水壶。再买一点好的茶叶。

    水,火车上有。

    电,火车上也有。

    5515次列车是短途列车,唯一没有的就是锅炉,也就没有白开水。

    开水烧开,卖给顾客,一杯开水五毛钱,加点茶叶就是一块钱,这个生意绝对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丁坤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当天买好了设备,第二天就在火车上卖水。由于现在火车上没有卖矿泉水的,生意比想象中的还要好!丁坤最后把水卖到了一元钱一杯。每天腰包鼓鼓的。

    为了感谢丁力,丁坤特地请了丁力和父亲去吃了一顿饭。财大气粗。

    这个年代。

    只要胆子大,底牌都是炸!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肯想肯努力,收获都会不错!

    这个年代。

    遍地都是黄金!就看你能不能看得见!

    马上就要到年底了,要改革开放了!

    改革的春风马上就要吹满地了,好的日子也就快要来临了。

    10月8日,霜降。

    上午八点不到,父亲的战友钱龙过来了。过来那么早,就是怕父亲外出不在家。

    钱龙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人要卖房!

    父子两人当即决定今天不去跑车了。去看房!由于时间还早,三人立即出发去看房。

    房子在九莲塘,到火车站的距离步行散步不到五分钟。缺点就是门口就是九莲塘这个大塘。大塘是死水,夏天会发臭。蚊虫特别多。房子位于九莲塘西边路口的位置,四间砖瓦房,有个大院子。门口的一条石子路西接长合路,东接环城路。

    房子西边就是长合路,是现在水家湖两横两纵主干道之外的一条次干道。道路上只是铺了一层石子。

    但是,丁力知道,在84年的时候,这条路就全部修成了水泥路,九莲塘也会全部填平,建成城东菜市场。家门口的这条道路会扩宽贯通整个菜市场。这四间砖瓦房也会被拆除建成两层的楼房,二楼居住,一楼是门面。

    绝对是绝佳的地理位置!

    房主一家人全部在县水泥厂上班。当家的是水泥厂的生产车间主任。今年刚好单位分房,分到了两套房。父亲一套,儿子一套。

    于是便决定把这个臭水沟处的房子卖了。

    丁力三人到的时候,房主正在往外搬着最后一点家具,搬家住新房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800元买下了这个空壳房子。

    这个时候的房产没有房产证,当时只有一个地契。

    父亲,钱龙又和原房三人又去了社区居委会办理了地契的变更。

    多亏了钱龙和原房东都是单位的小头头,居委会的人没有刁难,办理的很是顺利。

    丁力没有去居委会,独自一人四处看着房子。加上院子接近250平米的房子,800元就买了下来。丁力很开心。

    不提以后的升值,改造后自己做生意或者出租,四间门面房租都够父母亲安度晚年了。

    丁力的父亲买了菜,又把战友拉回到了家里。两个人要好好的叙叙战友情。

    丁力暂时不准备让家人住过来,这里的环境的确差,没有老家空气清新。

    丁力打算再让父亲做两张床,下雨的时候自己和父亲卖货回来就在这里休息,不需要再回去踩泥巴路了。房间里也放一些打包好的瓜子,只有急需的时候才从这里拿货。平日里还是从老家拿货。

    中午吃饭的时候,丁力一口一个叔叔喊个不停。最后竟然发展成了丁力认钱龙当作干爸。

    丁力给钱龙磕了三个头。

    这门亲正式结成。

    喝完酒钱龙要拉着丁力去买礼物,丁力厚着脸皮说等过两天去上门认亲的时候再给自己买不迟。

    宾主尽欢!

    第二天,家里开始挖红薯。红薯比较好挖。先砍除红薯叶子,红薯叶子也是宝贝,是耕牛冬天的食料。耕牛牵上犁,先在红薯陇上两边土壤各自犁开,最后把红薯陇中间的土壤犁倒,红薯就露了出来。

    今年几家人决定不再窖红薯了,手中有钱,就等于有了粮食。不可能再把红薯当做主食了。

    今年红薯全部切片晒成红薯干,好保存,也不影响食用。

    家人们又要忙碌一阵子。丁力决定自己去卖货。可以折叠的拉架很方便,只需要父亲一个人就可以把货送到火车站了。

    一天一千多元的利润,丁力舍不得丢。自己年纪小,在家也帮不上啥忙。

    很快到了11月,还有几天就要立冬了。天气已经非常的冷了。丁力决定去县城的供销商场去买几件厚衣服,如果有毛衣或者羽绒服最好,没有羽绒服就买袄子穿。

    家里现在有钱了,吃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穿着上还是以前的衣服。唯一增加的就是上次丁力在合肥给母亲和两个妹妹买的那三条围巾。

    丁力想好了,不要布票最好,如果要布票的话就去找干爸要。

    干爸搬运站一把手,肯定会发布票。同时丁力也决定给干爸干妈买一套衣服。

    干爸对自己的父亲很好,能够舍得花60元钱给父亲买一个手表,足见他们之间的战友感情是真挚的。丁力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家里的农活现在已经全部忙完了。

    红薯晒干,储存了起来。

    小麦播种好了。

    公粮也上交了。

    农村村民即将迎来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

    两个个叔叔也没有休息又一天不隔地去火车上卖东西。

    爷爷也在家盖房子了,现在宅基地管理不严格,爷爷重新找了一块土地,连在一起准备一次性起六间砖瓦房。三叔四叔各三间,房子建好后准备让两个老小也分开过了。

    爷爷和奶奶就独自生活在老房子里,平时喂喂牛,养老了。

    县城买的房子由于经常没有人住。母亲把自己的弟弟接了过来平时住在那里看房子。母亲姊妹五人,这个弟弟最小。

    由于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右手残废了。丁力的这个小舅非常聪明,右手残废了就用左手写字,左手写的一手梅花篆字。可惜家里穷,上到初一就辍学了。

    小舅平时到丁力老家吃饭,下雨天不方便就在街上买一点吃的。丁力一个月给小舅一百元零花钱。让他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