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回档78之纯真年代 » 第15章 扩展规模

第15章 扩展规模

    11月6日,早上六点半,丁力吃着早饭。现在家里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粮食不够吃,父亲会去集贸市场高价买粮。白米饭成了一日三餐的主食。红薯成了调剂品。

    丁力也劝说过父亲把红薯干卖了,占场地不说,一家人也吃不完。父亲却没有同意。手中有粮,心中才会不慌。

    现在虽然挣了一点钱,但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意外。父母亲他们经历过苦难的,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丁力今天换上了昨天买的新衣服,没有穿棉袄,只穿了一件毛衣,外面套了一件外套。整个人的气质立马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村的普通小孩,现在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城里人。真正体现了人靠衣服马靠鞍这句老话。

    这个时候,丁力发现门口站着一个女孩,扭扭捏捏的,想进来又不敢进来的样子。

    “汤冬梅,你怎么过来了?吃饭了没有?要不要吃点?”丁力两连问。

    丁力也不知道自己对汤冬梅是怎么样的心态。

    前世,丁力离婚后,堂弟丁喜曾经劝过自己,想让二婶去帮忙提亲。可是想到外界传的自己不举的风言风语,自己果断拒绝了。

    汤冬梅长的也很漂亮,个子高挑。

    后来,丁力自己在县城开了一个超市。汤冬梅几乎每周都要过来光顾。她住在一中的教师公寓楼,附近就有一个超市。她还是选择了舍近求远。

    汤冬梅生了一个女儿。她结婚的时候丁力没有去,后来在女儿满月的时候丁力包了一个1000元的红包送了过去。

    第一是因为两个人是同班同桌。

    第二是两家多多少少有些亲戚关系。

    丁力的二婶和汤冬梅的母亲是堂姊妹。

    “我吃过了。等你吃完我们一起去学校。”汤冬梅今天竟然围上了红围巾。

    丁力感觉这条围巾很土。现在也不是太冷,围个也不怕冒汗。

    “丁力,等星期天,你可以再带我去合肥玩吗?”汤冬梅脸色变红了,有点不好意思。

    原来来找自己的目的在这里。

    “可以啊,你把作业写完了我就带你去。下次带你去逍遥津公园玩。”

    “真的呀!来拉勾,不许骗人!”汤冬梅又开心起来。

    “好,我们拉勾!”丁力附和着。

    两人拉了勾,就像是许下了什么诺言。

    女孩子发育比较早,丁力发现自己个子比汤冬梅还矮了一截。

    前世丁力1.81米,现在自己才1.4米不到。这几年,丁力的个子会猛涨一下。

    丁力的头有些疼,周六要去见梁培,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见得到。

    周日汤冬梅又要自己带她去合肥!

    这两天瓜子要少带点,不然只顾卖货,没有时间去陪她们玩了。

    一路和汤冬梅有说有笑。丁力是过来人,知道怎么夸小女孩。一路上逗的汤冬梅哈哈笑个不停。

    这个年代的人思想是保守的,也是纯朴的。不会像两千年那么开放。

    丁力觉得,这个年代的人是可爱的!

    ……

    初一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和植物学六门课。丁力只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

    丁力又不想拿全年级总分第一。他也没有时间去背诵这两门辅课。

    考试结束后,丁力又开始干起了老本行。

    和父母商量后,父母亲也同意丁力卖货的钱自己保存。只是叮嘱他不要乱花钱。

    丁力开始自己存钱,准备扩大自己的生意规模。现在按照生意的趋势,虽然一年能赚一百万左右。但是丁力觉得还是太慢了。

    丁力担心到时候大发展期间,自己的本钱不够。

    还有就是芜湖一个卖瓜子的老板,在76年的时候一年就赚了一百万,作为一个重生者,丁力当然不可能落后于他。

    当然,丁力目前能够大发展的渠道,还是火车。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家临近火车站,在合肥火车站有个亲戚。

    丁力还需要等待,等待合肥铁路局领导的答复。中间人,就是自己的二爷爷和二爷爷的大儿子丁强。

    丁力在二爷爷家见过局长和局长夫人一次。以丁强的名义请的客。

    局长家也住在二爷爷家不远的地方。现在这片居民区全部都是是在合肥火车站工作的人员。

    商谈的就是成立一个合肥铁路运输服务公司,挂靠在合肥铁路工务段。性质上名义属于集体性企业,实际是私营企业。

    丁力提出成立的条件是。

    1、服务公司每个月上交两万元场地服务费。

    2、火车站方面需要在火车站提供一个场地当作服务公司的办公场所和场地。以后方便存放货物,和工人休息。

    3、列车上需要提供一个地点堆放货物。

    4、火车站需要给服务公司提供车站工作服和制作工作牌。成本由服务公司出。

    5、长途车要提供盒饭,解决工人的就餐问题,钱由服务公司出,单独核算。

    如果局长同意的话,到时候,只需要办理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了。

    在局长答应回去开会讨论一下,下周二给答复。在局长离开时,丁力拿出一个用红纸包的红包塞在局长夫人的口袋里,厚厚一沓。这个时候,最大面值的就是10元钱。一千块钱100张了,显得特别饱满。

    以后自己的重心就会放在合肥,初中毕业也准备继续读中专,还是以前的学校,以前专业。这样,丁力才会有时间开拓自己的重生大业。

    文凭在重生者丁力看来,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需要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自己才能扭转前世自己的人生轨迹。

    前世的磨难,今世绝不允许再次发生。

    丁力现在缺少的是人手,他没有帮手,尤其是信得过的帮手。几个叔叔都尝到了甜头,也离不开家。现在小日子过的红火,不可能给自己打工。自己只能从偏远一点的农村找,还要找信的过知根知底的人。

    这样一来,姥姥家、姑父家以及妈妈的妹妹三姨娘家三个村庄是最好的选择。

    丁力需要15个年轻人,去跑合肥始发的长途火车。合肥到BJ两趟对错开需要2人,合肥到青岛两趟车对错开需要2人,合肥到阜阳一趟车需要1人,合肥到深圳对错开需要2人,合肥到杭州的一趟车需要1人,合肥到重庆对错开需要2人。

    合肥到上海两趟车留给二爷爷家的几个叔叔,不安排人。

    合肥到蚌埠的两趟车留给自己的几个叔叔不安排人。

    其他的车次由于不是合肥始发,没有关系也安排不了人。

    目前只能安排这些车次,需要10个人。考虑到每人每月给两天休息,还需要增加3个人轮换。这三个人的车次不固定,机动性的填补到休息职工的车次上去。加上两个搬运工负责搬运货物,总共需要15个工人。

    另外,包装瓜子的人就让二爷爷从火车站居民区找一些老人,每袋瓜子,花生一分钱。当天结算,多劳多得。

    再让二爷爷找一个会做饭的阿姨,解决每天留守的人或者没有出发的人的用餐问题。

    买菜钱二大爷从营业款里支取。丁力给做饭阿姨每个月100元的工资。

    二爷爷负责会计,主要负责商品入库和每个人领用明细登记。以及每天工人营业额的登记。每个工人,除了留存100元的零钱备用金,其他营业额必须全部上交。

    二奶奶负责仓库的保管,主要是工人领取物资时的点数工作。

    丁力负责每个月两次的盘点工作。由于长途车到站时间的问题,每次盘点需要两天时间,丁力安排在14日、15日月底的最后两天。

    工人工资丁力采取的是底薪加抽成的办法。

    月底薪每人是100元,在这个年代是非常高的了。

    抽成按照路途的长短,当天来回的,按照每个月30万的预算标准,超出的部分按照百分之一的提成,卖的越多,提成越多。

    长途车按照月35万的预算标准,超出的部分也按照百分之一的标准卖的越多,提成越多。

    如果每个月没有超出预算的,只拿固定工资100元。

    有奖就有罚。每次盘点损耗的钱要从工资里扣除。这样就把潜在的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制定这个标准,丁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目前父子两卖瓜子,一天的营业额都达到了4000元。以后,这些工人在车上会卖瓜子,花生,汽水和面包。品种的增加。营业额肯定也会相应地增加。

    商品的价格是固定的,瓜子一元,花生一元,汽水八毛进价,卖2元,面包也同样8毛进价,卖2元。

    工人每个月工资支出一万六千元,丁力准备给二爷爷和二奶奶四千元的劳动报酬。这样就是两万元,加上上交给火车站公务段的两万元,就是四万元。扣除一些生活开支,四万五足够了。

    按照最低的预算标准,每个月65万,按照70%的利润就是45万元。每个月会有将近40万的净利润。

    丁力又找电焊工二叔做了15个四轮推车。上下两层,长70公分,高60公分,宽40公分,专门在火车上推来推去卖货。

    在10号的时候,姥姥家等几家亲戚托人带来消息,15个工人找齐了。

    每个村子5个名额,包吃包住,工资又高。肯定好招人。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