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改变自己,从写日记开始 » 2023年7月30日

2023年7月30日

    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下班回到家的楼下后厨大哥才发现下午出门忘记了带门禁卡,而我也没有,不过还好我带了房门的钥匙。所以我们只需要等待一个有缘人帮我们打开楼下的门禁就好了。后厨大哥为此有些懊恼,因为今天出门时他忘记了摸一下自己的口袋。不过幸运的是我才刚刚去买一瓶水,以便于更好的在楼下等待有人出现时,后厨大哥给我打来电话说有缘人已经出现了。可真是感谢那位早起还是晚睡的朋友?

    这个周六可真心不容易,我几乎从上班一直忙到了下班时间。甚至是我在烤完了所有东西后,就直接开始收火准备下班了。尽管中途也有过短暂的停歇时间,但那短短的一两分钟根本没有多大的缓冲。为此我有些疲惫,中途心态也曾再次出现波动。我承认这个事实。我还没有完全做到心态稳定。

    更为恼火的是店里的小妹。她为此跟我讲述道想要重新进厂打螺丝,她可能感觉那份工作会比现在更为轻松,或许收入还会更高。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告诉她,现在的工作更加自由一类的话。仔细想想,其实我的工作虽然有些辛苦,但是相对于小妹的工作来讲,我还是轻松很多,因为除了炎热之外我好像其他都还好。而她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招呼客人,端茶上水,点菜,上菜,收拾桌子,打扫卫生,洗碗刷盘等等。不得不承认她的工作量的确是我们整个团队中最大的一位。然而她的实际薪资待遇却是我们之中最低的一位。我与后厨大哥都凭借着技术而拿到了比她高很多的薪水。而她真的赚了一份辛苦钱。

    然而这就是现实。就像我自己曾经讲过的那样“当代社会,单纯的依靠体力劳动,仅仅只能解决温饱,并且还要在不生较大病的情况之下。不论是家人还是自己生病都一样,只要出现问题就一定会是雪上加霜。”所以除了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之外,多加锻炼身体也是有必要的行为。

    尽管我每天都只是非常简单的运动那么几下,也只花费了一两分钟的时间。但我依然能够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尽管我的身形一如既往的差,但我的精神状态会更好,因而心态也会更好一些。这侧面证明了那个微习惯正在为我创造微妙的实际价值。这得益于我去听了那本书并做出了实际行动。

    下午我与爱人通话的时候。我建议她去听听《刻意练习》这本书。最开始她是拒绝的,她告诉我“看这个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洗脑的书”我不太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所以我解释到并不是她想的那样,并且告诉她书中的部分内容有讲解到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所以最后她同意了我的提议,答应我有时间会去看看这本书。为此我感觉到很高兴,尽管我并不知道她是否会去看。但是我从她最近发表的动态来看,我感觉到她最近应该是有在学习,只是我并不知道学习的成果如何。但我依旧为这样结果感到满足,因为她至少行动了,我把她这样的学习方式理解为陪伴我成长,我也因此知足。

    今天的工作真心有些繁忙,但是我今天依旧坚持听了很长时间的书籍。所以我听完了《刻意练习》这个音频专辑。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只是听完了而已,收获的知识并不多,甚至是少得可怜。我清楚的知道这并不是书的问题,这是我自身的问题。

    在耳机里面传来我已经听完这个专辑的声音之后,其实我还意犹未尽。但我并没有接着听。前面我的确因为太忙而无法抽身去拿手机搜索其他音频或者重播。当然中途短暂休息时我可以那样去做,但我真的有些疲惫,只想坐在那里抽支烟。事实也是的确是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已经快要下班了,所以我完全放弃了继续听书这个想法。安安静静的休息一会,为下班的大量工作蓄力一会或许更好。

    但是在音频结束之后,我并没有停止思考问题。我其实这两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我应当如何做到在听书期间更好的吸收知识?我想了很久很久,我都没有找到问题所在的关键原因。

    我清楚的知道,现在的学习状态无疑是竹篮打水,因为我无法很好的保存我所听到的有用知识,甚至很多时候思维也跟不上节奏。工作期间我也没有办法停下来手写记录,因为拿手机的时间都没有。为此我苦恼不已。但是我在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我突然顿悟了,我不由得想要嘲笑自己。自己想不到,不可以问别人吗?那么别人是谁?手机的功能不就是最好的导师?

    于是我在下班回到家以后,我打开百度搜索“如何能够更好的在听书时学习知识?”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很多相关答案。其中我仔细看了并分析了一篇我觉得很有帮助的文章。

    首先这位作者分析了听书学习的优势是:完整全面的消化信息,能够高效的利用移动时间,并且信息的记忆效果很好。

    作者还分析听书的劣势是:有一些囫囵吞枣,很难区分信息的重点。

    当我认真的分析作者这两个时,我发现作者的观点其实有些自相矛盾。甚至在我看到这里时,我仅仅只是赞同“高效利用移动时间和囫囵吞枣”。对于其他优势我并不赞同其观点,因为我目前正在通过听书学习,他所讲的优势我一样都没有体会到。也正因为如此,我很好奇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我想知道这个优势是不是因人而异,或者这是以他的出发点而做出的总结,所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接着看了下去。

    后面作者以他自身为基准,解析了大量的碎片化学习时间以及感受。并且他根据自身收获做出了非常完善的总结。

    作者首先建议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应该听不同类型的书籍。

    作者于是把听的书籍做出了分类,他把书籍简单分为四个类型:

    1.叙事多,说理少的书(例如小说,传记一类)

    2.叙事多,说理多的书(例如专业书籍,管理书籍等)

    3.叙事少,说理多的书(例如文艺类,理论类,趋势类等等)

    4.图文并茂,示例多的书(例如经济分析类,实用技巧类,PPT演讲稿等等)

    然后作者建议应该在听书之前先“浏览书籍目录,了解书本结构”,作者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给我们的大脑也建立其书本框架。从而让我们更好的去吸收知识。

    最后作者根据自身经验做出了关于听书学习的总结和相关建议。

    作者觉得关于“说理多”这一类的书籍更加适合在:个人吃饭时间,下班回家途中,锻炼时间,周末时间去收听。

    关于“叙事多”这一类的书籍则更适合在:起床洗漱期间,上班途中,出差途中,个人吃饭时间,晚上空闲时间,睡觉以前以及周末休息时去收听。

    当我看完了作者的整篇文章以后,我收获了很多有意义的提议。当然也并不完全赞同或者否定他的观点,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以自身为基准来提出或者总结的。所以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似乎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同时作者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忽略了太多碎片时间,并且他的建议应该是有效的,毕竟我之前听书从来没有去事先浏览目录,了解书本框架结构。我从没有做过这件事,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个行为很有必要。

    至于作者提及的分类书籍,我打算之后在做这件事情,因为我当前学习的目标是明确固定的,并且我听书的时间段也相对固定。或许我可以利用更多的碎片时间来学习,但是结合现状来看,太过于短暂的碎片时间我更乐意去听听自己喜欢的歌,这有利于我的心态调整。

    后来我在浏览了更多关于“听书学习方法”的文章以后,我确认了那个关于“事先浏览书籍目录,建立基本框架结构”的行为确有必要。因为大量的作者都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当然也有部分作者和我有同样的观点,那就是写笔记和总结,以及反复去收听同一本书籍,以此来达到效果。只是我的工作无法满足听写同步,所以为了更好的在听书学习中收获更多,我应该做出改进。

    事先浏览书籍目录,建立思维框架,再去填充内容。我想应该会比现在的学习状态更好。所以接下来我打算这样去做,我也应当这样去做,证实这一理论的同时也是成长。

    当然我更加希望网络上的这一类方法,在我的实际运用中确有效果,这样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这无异于加快成长的脚步,所以行动起来,去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