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风云剑影山河令 » 第2章 追杀

第2章 追杀

    洛阳乘轩里,斜阳晚照,春风醉。

    幽秘的山谷前,一个身着灰黑麻布长袍的中年男人傲岸挺立,男人两肩各坐着一个少年,一男一女,五六岁的样子。

    脚下一条淙淙清流,眼前两座巍巍青山。山势低缓,遍山松柏林林蔚蔚,弥漫出一片淡淡的松香。两山之中的谷地里,横卧着一道蜿蜒的竹篱,散落着几片低矮的木屋,耸立着一座高高的茅亭,袅袅炊烟,琅琅书声,恍惚间世外仙山一般。

    “到地方了,下来吧,要累死我!”男人拍了拍两个少年的腿,蹲下身让少年们下来。

    “师父,这里就是洛阳?”男孩揉揉有些僵硬的屁股,脖子却来回转动着,似乎对这片山谷很感兴趣,“这里住着什么大人物吗?景色不错,能比得上墨家总院吗?”

    女孩并没有像男孩那样问这问那,但望着师傅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也在等待着师傅的答案。

    “就你问题多,学习墨家经义的时候也没见你那么多问题,无心都要追上你了!”

    男孩顽皮地吐了吐舌头,女孩看着男孩翻了个白眼,又继续看着这片山谷,脸上泛出一丝悲戚的神情。

    男人看看女孩,无声地摇了摇头。

    原来这三人正是楚墨首领轩辕志和两个弟子风无尘、云无心。自那日轩辕志救下无心后,三人一路南行,来到洛阳乘轩里。

    “你们是谁呀,来这里找谁?”溪边一棵松柏树下冒出一个男童,七八岁的样子,眼珠滴溜溜转个不停,脸上总是带着一般若有若无的坏笑。

    男孩目光看到无心后马上变得雪亮,对着无心道:“这位妹妹,这里是我的世外桃源,非常漂亮,我带你去转转吧!”

    一个更大的白眼飘来,差点把男孩砸进脚下的小溪里。

    “苏厉!休得胡闹!读书去!”

    “哦。”男孩灰溜溜地走了,临走不忘朝无心吐下舌头,却惹来一个更大的白眼。

    “轩辕兄,三年未见,风采更胜往昔,可喜可贺!”一团儒雅的声音从茅亭飘来。

    循声望去,之只见亭下一人面带微笑,身穿一领白中带黄的本色麻布长袍,脚下一双寻常布履,长发整齐地扎成一束搭在背后,头顶没有任何冠带,通身没有一件佩玉,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肤色不黑不白,颔下没有胡须,脸上没有痣记,一身素净清雅,通体周正平和,分明没有一处扎人眼目,却叫人看得一眼再也不能忘记。

    “苏秦兄,别来无恙!一别三年,苏兄倒是找得好所在!”

    “清茶已备,轩辕兄来品一品我这山谷新采的春茶。”

    三人来到亭下,轩辕志一拱手,道:“苏兄,在下一粗人耳,哪会品茶,解渴便是好茶了,哈哈哈!”

    苏秦伸手引三人入座,打量着无尘、无心这两个小可人。在苏秦面前,两个少年都安静地坐着,对于苏秦的注视却没有感到紧张。苏秦目光回到轩辕志身上,说道:“苏兄还是一如既往地谦虚,呵呵,请!”

    二人在茗茶的氤氲中谈天说地,日头渐渐没入了苍苍青山,一钩新月挂上了树梢。两个少年在云山雾罩中打了会哈欠便趴在案上寻周公说礼去了。

    “苏兄鬼谷出身,三年前与苏兄在齐国初识,那时苏兄何等的意气风发,纵然一时未能施展抱负,然苏兄打算在此地教书终老吗?”

    说到苏秦的才华,轩辕志不免有些惋惜,这些年苏秦与其弟苏代一直在齐国、燕国辗转,未能获得重用,而同是鬼谷出身的师兄张仪却在秦国任相邦,连横韩魏制衡齐楚,风头一时无两。

    当今秦王继位后任用甘茂,摒弃了张仪的连横策略,张仪被迫出走魏国,去年在魏国病逝。现如今列国已经没有了张仪这等风华绝代的人物,在轩辕志眼里,苏秦的才华并不比张仪差,差的只是时运。

    苏秦微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我墨家讲究的是兼爱、非攻,尔等纵横策士的谋身之道却是乱世,本是矛盾的一对,此刻却在此相聚,呵呵。”

    老墨子去世后大弟子禽滑釐不能服众,不久墨家便分裂了。一部去了秦国,意欲助秦一统,是为秦墨,主机关;一部去了齐国,依托稷下学院专研辩论,是为齐墨;最后一部留在楚国墨家总院,擅武力。

    可以说他们这些所谓的墨者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墨者,墨家自墨子去世后就名存实亡了。

    轩辕志迷茫了。

    “轩辕兄可知近来发生了何事?”

    “在下忙着赶路,却是不知这列国又发生了何事,只是这一路走来,所见皆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令人唏嘘不已。”

    苏秦悠悠望着远处,眼中神采莫名,轩辕志一看便知苏秦动心了。

    心动便要行动,这世道怕是要更乱了。只希望这乱世能在苏秦的梳理下尽快结束。

    轩辕志知道,苏秦与张仪一样,都是志在华夏一统。只是纵横策士本质便在于乱中取胜,不乱便不会出现契机。

    “秦王嬴荡,死了!”

    “什么?!”轩辕志大惊,“这怎么可能?!赢荡天生神力,剑道领悟更是超绝,当今天下能敌嬴荡者屈指可数,难道不是死于刺杀?”

    苏秦点点头,“轩辕兄应该知道自去年十月起,秦国上将军甘茂率十万大军围攻宜阳之事。”

    “此事列国皆知,宜阳是韩国重镇,又是二周门户,韩、周必然屯重兵把守,岂是易与?”

    “轩辕兄所言极是,这甘茂非大将之才,又急于立功,以在秦国立足,便仓促出兵。宜阳有上将军韩鹏坐镇,又有剑渊相助,甘茂攻了几个月,宜阳城固若金汤,秦军士气大挫。”

    “宜阳最终还是破了吧?”

    “嗯,甘茂无能不代表秦国没有将才。数月未下,秦王赢荡压力也很大,国内以樗里疾为主心骨的保守派再次要求秦王班师。”

    “秦王派出的将领是谁?”

    “秦王派出秦国年轻一代的将星白起,御赐神剑巨阙,率三百铁鹰剑士星野赶往宜阳。”

    “白起?此人倒是略有耳闻,其师十分神秘,兵法武道无所不通,极其厉害。”

    “此人果真极擅战场谋略,抵达宜阳后,不但在危急时刻破坏了韩、周刺客的刺杀,救了甘茂一命,接下来献计甘茂,一夜之间破了宜阳城,韩鹏、剑渊仓惶撤走。”

    “拿下宜阳城,甘茂立即向咸阳请功。轩辕兄应该知道张仪曾经与司马错有过一次争辩,即是灭周与灭巴蜀之争,只是当时秦惠文王认可了司马错的计划。”

    “嗯,张仪确实操之过急了,还是司马错之策老成谋国。”

    苏秦点点头,继续说:“这秦王赢荡虽然讨厌张仪,害得张仪师兄远走魏国,但其却是认同张仪的看法,希望早日车通三川,以窥周室。”

    “嗯,赢荡此人,好大喜功,有勇无谋,这么说收到捷报后,赢荡一定会亲自来宜阳了?”

    “对,赢荡果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