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游榆儿盼 » 第五章 上学记

第五章 上学记

    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到了世间,唤醒着还在沉睡的人们。

    “小榆,小榆……”

    宋小榆还在床榻上熟睡时,耳边好似传来伙伴们呼唤自己的声音。她立马睁开眼睛,翻身从床上跳起来,然后穿上衣服,赤着脚丫子就往外跑。她站在院落门口,依靠在栅栏边,看着几个小小的人排成一队,一个挨着一个往山那边的私塾走去了。

    自从伙伴们上学去后,宋小榆平时就只能跟宋安待在一起,或是去破庙里听老乞丐讲那些翻来覆去不知道已经讲了多少遍的老故事,有时候她会帮宋安干点活,有时候独自跑到小溪边抓抓鱼,有时候又坐在树下发呆。一天中,她会无数次扒头张望村口,她是多么渴望能跟小伙伴们如原来一样在一起玩耍啊。

    下午小伙伴们都放学归来时,宋小榆又活了过来,浑身充满了活力。

    “汤饼,在私塾好玩吗?”宋小榆看着面前已经颇有书生意气的小伙伴问。

    “好玩啊,伍先生会跟我们讲超级超级多有趣的故事,比老乞丐讲的故事好一万倍。”

    “真的吗?”

    “真的!不信,你去问我哥和牛夕。”

    “汤饼,我也想跟你们一起去上私塾。”

    “好呀,明天我们就一起去。”

    “嗯。”宋小榆点点头。

    “好。”

    第二天一早,一等宋安上山干活去后,宋小榆便悄悄背上之前宋安为了安慰她而缝的小书包,书包里还放了她平时最喜欢的几个木质玩具,然后就跟着几个小伙伴到他们的秘密基地会合。为了不让其他大人看见,他们选择从后山的小路翻山去了私塾。

    正午十分,从山上干完活回家的宋安发现女儿不在家,以为是到哪里去玩了,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下午也不见女儿回家,他这便开始着急了。于是他到女儿平时经常去的地方找,没找到。他挨家挨户地问,大家都说没有看见。这下,可把宋安搞慌了。村里的其他人也帮忙寻找,还是没有找到。有人猜想,也许是不小心掉进了什么山沟里或是水井里。于是,大家又分头把全村的所有井和水沟都翻腾了一遍,还是连个人影也没有找到。

    “真是奇怪了,这青天白日的,难不成被坏人抓走了?”有人说。虽然是一个无心地猜想,却让人越想越害怕。大家提议去报官,就在宋安犹豫要不要听取大家的意见的时候,一位村民正好从后山上干活回来,他说早晨看见几个孩子背着书包从后山往石头村去了。宋安一听,心想娃兴许去了私塾,因为前几日她一直闹着要去上学。他越琢磨越坚信这个想法。于是,他赶紧从最近的一条小道往私塾赶去。

    私塾坐落在石头村东边的山脚下,远远地就能听到孩子们洋洋盈耳的朗读之声。宋安放慢脚步,悄悄地走到窗前,一眼扫去,他就看见了坐在第一排的女儿。她挺拔地坐立,全神贯注地听讲台上的先生讲课。

    下学了,学生们一窝蜂地往门洞外钻,挤得门口水泄不通。宋小榆一见宋安站在门口,一下子愣住了,然后一下子冲进了对方的怀里。

    “娃,你来上学啦?爹爹回家没有找到你,可急坏了。”宋安关切地看着怀里的宋小榆说。

    “爹爹,是榆儿不好,让您担心了。”小榆用两只小手抱住宋安的脸说。

    “你说什么?”让宋安感到诧异又感动的是,自己的孩子用了一个无比尊贵的字来称呼自己:“您”。

    “走,我们现在回家。”

    “老先生。”伍修远从屋里走出来喊住了宋安。“老先生,请留步。”

    宋安见伍先生走来,赶紧停住了脚步,然后连忙向对方表示歉意。

    “伍先生,实在抱歉,小女不懂事,偷偷地跑来这里,给您添麻烦了。”

    “老先生,您多虑了。可否借一步说话。”

    于是,宋安将怀里的宋小榆放下,随她同伙伴们一起玩耍去了。

    “老先生,孩子今天很乖,上课也很认真。看,这是她今天写的字。”伍修远说着,便将手里的一张纸摊开给宋安看。白纸上歪歪扭扭写着一个字:“学”!

    “伍先生,您看,这女娃来私塾上学是不是不合适啊?”宋安犹豫了半天,再一次抛出了这个千古难避的话题。

    “老先生,那天我也跟您说了。虽然古人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古时候了。您难道不希望孩子识点字,将来可以选择去更好的地方生活吗?您看,我这里不只小榆一个女学生,还有好几个呢。”说着,伍修远便指着外面远去的学生。宋安一看,呵,真是的,好几个别村的女娃也来这里上私塾了。看到这里,宋安也就没有话可说了。

    “老先生,您就踏实地让孩子来上学吧。”

    “这……”宋安犹豫了半天,说:“伍先生,娃的学费是多少?”

    “哦,原来您是在担心这个问题。您放心,娃在这里上学,不收一文钱。”

    伍修远的话让宋安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他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最近邻近几个村的娃突然都来上私塾了,不是因为大家突然觉醒意识到知识对孩子们未来的重要性。而是,因为这无支付的学费。可是,这伍先生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来教乡野里的孩子读书认字呢?他又靠什么生活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宋安的心中。

    “榆儿,你想来私塾上学吗?”宋安走到女儿宋小榆身边问。

    “想。”

    “那你以后就跟汤饼他们一起来上学吧。”

    “真的吗?”

    “嗯,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呢。”

    “太好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宋小榆便欢蹦乱跳地跑开了,当然她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们。

    宋安瞥见伍先生的妻儿在一间简陋地茅草屋里生活,一眼望去,屋子里只有几件可用的木头用具,光景十分惨淡。宋安心里觉得不能伍先生白辛苦一阵。于是,他到山上砍了一些木柴给伍先生做了几个粗陋地柜子,还给他家的孩子做了几个玩具。

    上私塾后一段时间,这群野孩子便慢慢消失了兴趣,他们讨厌听不懂又需要费脑子背诵的“之乎者也”,他们讨厌规规矩矩地坐在硬硬的板凳上不能随便动弹,他们更讨厌将那个细小的“毛刷子”拽在手心然后蘸黑漆漆的水在白纸上画字。目前,上私塾对他们依然还有吸引力的是听伍先生满肚子装的那些奇奇妙妙的故事。他讲的故事可比破庙里的老乞丐多得多了,内容也精彩得多。

    有一次,伍先生让学生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他便开始讲故事。故事讲得越精彩,大家就越兴奋,个个瞪着圆鼓鼓的眼睛竖起小耳朵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此时,只听伍先生一句:“要知事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叹气,小声地嘀咕说:“故事太短了!”每当此时,伍先生便会严厉地“呵斥”道:“毛头小儿,若今日不好好睡,明日将取消故事时间!”所有人的焰气瞬间被伍先生的冷水扑灭了,大家只好乖乖地闭眼睡觉。宋小榆为了向先生证明自己已经睡着了,便趴在桌子上闭眼说:“先生,我已经睡着了。”伍先生便问:“睡着了,怎么会说话?”宋小榆回答道:“我在说梦话。”

    另外一个让他们依然觉得上私塾有必要的一点是,他们可以借着上私塾的名头,逃学去河里捞鱼,到山上去采摘野果子,偷来家里的米粮到林子里烧竹筒饭等等,他们乐此不惫的事业都可以在上学的时候去做。有一次,牛夕带着大家到私塾后山上挖别人土里的红薯,不料却被石头村的俊才发现了,他向红薯的主人告了密,紧急情况之下,牛夕将大家兵分两路,一队负责应付追兵,另外一队负责将挖出来的红薯藏起来。讨债的主人未抓到“证据”只好无奈地指着大家臭骂一顿便愤然离去了。

    牛夕已经将这个俊才恨在了骨头里。他们之间的过节不仅仅是今天的“红薯事件”。从私塾开学的第一天,他们便互相看不上,于是便形成了两大阵营。

    私塾门前有一大块凹凸不平的土路,每当下雨,这里便成为天然的欢乐场。所有孩子都会脱掉鞋子,踩在泥泞的地上,玩“滑泥”游戏。这个“滑泥”游戏,有点像我们今天的“滑冰”。只是,大家的双脚便是游戏的主要工具。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去独立滑行而且还不倒,同时他们还创造出一套高难度的滑姿。稍小一点的,比如汤饼、芸豆、小榆这种身体无法保持平衡,技术不娴熟的人,便会扶着墙根慢慢沿着周边滑行。有时候,他们也会慢慢挪到场地中间有坡度的“滑道”上,然后放手一搏。事实证明,不是谁都能挑战“滑道”的。没有自知之明的人都在滑道处滚成了泥猴。石头村的小霸王俊才和榆树村的牛夕一直在为“最强者”的封号而争锋相对。

    “喂,那个土山鸡,有没有胆量跟我比一比。”俊才首先向牛夕提出挑战。

    “骂谁呢?你的嘴是吃狗屎了吗?怎么这么臭?”

    牛夕自然不甘示弱。很快,大家便将场地给腾了出来,自觉形成“石头村”和“榆树村”两大阵营,只留下了两位代表来角逐最后的强者。在一片欢呼声中,俊才和牛夕进行了激烈的比赛。

    第一轮,他们比的是看谁能从最高的斜坡上滑下来而不倒。这一局,牛夕以其超强的身体控制能力,赢了这一局。第二轮,比单脚滑行,看谁滑得最远。这一局,石头村的俊才侥幸赢了。第三轮比拼,看谁能用最短时间,从起点滑到最远的那口井旁边。比拼一开始,两个傲气冲天的男孩勇猛地朝目标发起了进攻。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太急于求成,所以在只顾速度而不顾平衡的情况下,双方都摔得很惨。不过,好胜心极强的人都会马上爬起来继续往前滑。当快到目的地的时候,为了不让对方先到达,俊才伸手一把将领先于自己的牛夕一把拽倒在地。牛夕很生气,还没等爬起来,他就双手抱住对方地腿,然后用力往下拖,让俊才也摔了个底儿朝天。两只泥猴子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滚,互相厮打,越打越激烈。站在远方观看的亲友团们,看情况好像不太妙,便赶紧跑进屋告诉伍先生。伍先生闻声赶紧跑出来,将两个泥猴揪住,这才让这场硝烟停了下来。不过,牛夕和俊才之间的较量并没有结束。下学后,他们又约到后山进行了一场肉搏。这些熊孩子带着浑身的伤回到了家。刚挨过揍的人,自然免不了被亲娘教育的一顿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