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飘渺龙图 » 第十章 我有一个理想

第十章 我有一个理想

    墙上钉着三尺见方的木板,上面覆着白色宣纸,方易之提笔悬腕,笔酣墨饱地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志”字,字体苍劲有力端端正正。一众学童坐在下面认真的看着,方易之转身缓缓道:“写字者,写志也!古人说一字见心又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志向,就藏在心底,舒于笔端,每个人少时都有青云志,你们的志向或者说……理想,都是什么呢?”他话音刚落,下面众学子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学堂里响起嗡嗡的嘈杂声。

    随着时间推移,私塾学堂的孩子们和方易之越来越熟悉,这位先生不像别的教习老师那样古板,总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样子,有学生请教问题,他总是不慌不忙的耐心解答,他的涵养很好,即使有学生课堂调皮捣乱也很少见他发火,他眼眸澄净嘴角噙笑,让人如沐春风,相处短短几个月时间,方易之已深受这群孩子喜欢。

    方易之伸出双手做了个下压的手势,堂下逐渐安静,“大家都可以说一下自己的志向或者理想,哪位先来?朱彪,你将来的志向或者理想是什么?”说完他垂首问向坐在前排的一个孩子。那孩子顶着一方褐色头巾,身穿直辍长衫,一脸青春痘。被方易之点到名字急忙站起身,认真地歪着脑袋想了想,略带羞涩地道:“老师……我将来……想……想……做一个像我爹那样的账房!我爹在镇上百草堂,每月都有六钱银子,给我买很多好吃的!”

    “很好,将来做个账房,也不失为好的志向!”方易之颔首赞道,叫朱彪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夸奖,喜气洋洋地坐下。方易之又指着坐在最后面孩子问道:“周志恒,你的志向或者理想是什么?”那叫周志恒的孩子长的身材高大器宇不凡,站起身甚至比方易之还要高出半头,他唇上有淡淡绒须,一张圆脸还稍显稚嫩,他挠挠头道:“老师,理想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对!只要是你心中所想,期盼实现的心愿都可以叫做理想,你但说无妨!”方易之鼓励道。

    “好的,老师!我的理想是……嗯……我家在镇上买上一所别院,每个月我们一家人都要去住几天,镇上有家常氏酒馆,酒馆旁边有家卖豆筋的,他们家的豆筋用竹签穿串,在碳火上炙烤再撒上芝麻,胡椒,葱油,那味道真是香死个人啊……”,说到这里,周志恒还闭上双眼,伸出舌头舔了舔唇角,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片刻睁开眼接着道:“他家五串豆筋要一个铜板,我已经攒了三个铜板啦,我最大的理想是……给我爹再要点钱……将来美美的买他三十串吃过瘾!”他话音刚落,众学子哄堂大笑。

    方易之面无表情,又提高声音道:“何安,你的志向是什么?”学堂内笑声渐歇,何安站起身道:“老师,我的志向是……做一个像李国师那样的人!”

    “哦……为什么想做李国师那样的人呢?”方易之笑吟吟问道。大陈帝国民间流传很多关于国师李行知的传说,有些传的神乎其神,说国师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还有说国师早已得道成仙,千里之外飞剑取了某郡贪官首级等等,何安想必也是听了许多这样的故事。

    “我有一个理想,做个像李国师那样的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何安朗声道。

    “好!非常好!孺子可教也!”方易之眼底闪过一丝亮色,又抬首问道:“大志,你的志向是什么?”范大志站起身,还没说话脸先红了,嗫嚅半晌低头说:“老师……我……我还没想好”……

    南窗上苦儿瓜已藤蔓爬满,花朵绚烂的绿叶间坠着青嫩的果实,像是探出一颗颗小脑袋,偷偷地打量私塾学堂里的学子们,绿丛中闪过一角青衫,柳树上一只黄鹂叫的正欢……

    何安下午放了学回到家,自己在灶台煮了碗粥,叔叔何魁离开时,把老马卖了,又留了些银子给范有富和苗霏霏他娘,托两人照应何安饭食与换季衣物,都是多年的老街坊,两人自是满口答应。何安刚啃了一口窝头,范大志笑嘻嘻地端着一碗烧羊蹄溜进来……

    两人吃过饭躺在马厩的草垛上聊天,何安问范大志今天在私塾为何不回答老师问题,范大志嘿嘿笑道:“你的志向是做李国师那样的人,我的志向就是做保护国师的人,国师总要有人保护啊,可我没好意思说,我怕他们笑我!”何安心中刚升起一丝温暖,这货又说:“不过,周志恒的志向很不错啊,很对我的胃口,他说的烤串似乎很好吃,听的我都流口水了!”何安笑骂:“你上辈子是饿鬼投胎啊?整天满脑子都是吃,说实话,你的志向……嗯,或者说理想,到底是什么?”

    范大志嘴里叼着草茎,双手枕在脑后,翘起二郎腿道:“我的志向理想啊,哼哼……说出来吓你一跳!”

    何安学着方易之的语气道:“你但说无妨,我洗耳恭听!”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像沈员外那样的人,沈员外你知道吧,就是咱们隔壁村子的,在镇上有绸缎庄的那个沈员外,他在我家一次就定了五十坛酒,我爹装了满满一马车,我跟我爹一起去送的,他家的门楼好大,进了门照壁都有这么大……”范大志说的兴奋坐起身,伸展双臂比了比,似乎觉得比划的不够大,又把双臂用力抻了抻道:“他家里五进的大宅子,偏房里堆得满满当当都是粮食,还有啊……他们家有牛有马还养了一大群羊,对了,沈员外还娶了两房媳妇,啧啧啧……将来,我就要做个沈员外那样的人,住大宅子,有吃不完的粮食,再养许多牲口,再娶……再……”,他说着转头看何安面色不善,顿时讪笑不语。

    “大志,这不是你,这不应该是将来的你,方先生教术数,那么难解的题目,所有人都错了,只有你做正确,你是顶顶聪明的,老夫子夸你是不学而有术,我们要不了多久就要去知行院了,方先生说入院还会有测试,只要我们能进知行院学习,将来,你一定也是做大事的!”何安定定地看着范大志,认真地说道。

    范大志被何安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其实,有许多东西我懒得学,也不愿意去想,太费脑子了,会头疼,我只想吃饱喝足睡觉觉做做梦,最起码不会头疼,我可能是烂泥扶不上墙了,就让我做一摊快乐的烂泥吧!”说他四肢朝天的重重躺倒在草垛上,身子震荡的干草夹带灰尘扬了何安一头一脸,何安轻踹他一脚,两人嘻嘻哈哈的打闹起来……

    两人不知道的是,隔壁屋内,一袭青衫白须白发的老者正默默地环视着房梁上蒙尘的蛛网,简陋的桌凳,榻上破旧的被褥,墙角缺了口的镰刀,口中喃喃自语道:“痴儿,痴儿!你宁愿隐姓埋名躲在这荒僻之地,也不去找为师,你可知道,这十几年来我到处打探你的消息,为师知道你对我这个师父心存怨怼,可你又怎知为师心里的苦衷,有些事情……终有一日,你会明白,你是误会了为师啊!”他长叹一声,目光转向门外,听着两个孩子打闹嬉笑声传来,目光变得柔和,捋着胡须又喃喃道:“方易之授课不拘一格,颇有新意,这两个孩子纯真质朴又聪慧过人,着实不错,然而浑金璞玉,还需雕琢磨砺,方能成大器,前路漫漫其修远啊……”

    这青衫老者正是李行知,他一路风尘,从西凉已飘然返回。

    大陈帝国京都洛阳,六扇门总部签房,窗前一株茂盛的番石榴,火红的花朵已零落,枝繁叶茂中挂着几颗小灯笼般的石榴果,透过稠密的枝叶,是红砖绿瓦的高墙和一角天空,天空阴暗乌云密布,总捕苏湫坐在窗前看着手中的卷宗不由沉思:昨日洛水县捕头张百龄护送谭松尸体已到,门内连夜整理好卷宗。有用的线索不多,杀手还是一袭黑衣,武器异形长刀,这已是不知岛刺杀的第十一位合道境高手了。

    苏湫抬头看了看窗外,番石榴叶子簌簌落落,天空乌云滚滚,光线越来越暗,似乎要下雨了,苏湫继续陷入沉思:八年前不知岛忽然出现,刺杀了前刑部尚书于同书,刑部密室内大皇子遇刺案的卷宗也离奇消失,皇上龙颜大怒,朝野上下震动,因怀疑有刑部人员监守自盗,皇上派六扇门接收此案,而负责此案的正是谭松。几年来谭松一直负责追查此事,难道是这次有所发现才招致刺杀?

    苏湫想的入神,忽然有下人来禀报刑部侍郎石礼求见,打断了苏湫的思考。

    刑部侍郎石礼长的面如冠玉,三缕长须,仪表堂堂,见到苏湫两人见礼也不客套,开门见山道:“我刑部尚书大人已上禀皇上,皇上已允刑部接收谭松案。此案或由当年刑部卷宗失窃案而起,今我刑部接手,定要拨云见日,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请苏大人将卷宗与相关本案的一应物事,移交本官……”

    苏湫看过皇上手谕,刑部侍郎石礼刚让人带走张百龄,谭松尸体及卷宗,告辞出门,窗外一声闷雷,一阵狂风吹的番石榴树不停摇晃,树叶簌簌作响,苏湫站在窗前看着这山雨欲来风满楼,心中不禁感叹,刑部的动作如此快,看来这个案子并不一般,所有的案子藕断丝连都和不知岛杀手脱不开关系,不知岛,不知岛,真不知道这个神秘的组织到底有多少人,又在大陈国暗暗渗透潜伏了多少人,朝堂如今暗流涌动,这里面的水太深,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一个小小六扇门的捕头能够左右的啊……苏湫叹了口气准备掩上窗,又是一声闷雷,哗哗下起雨来,雨势越来越大,窗外的树叶被打的啪啪响,远方天空变得水气蒙蒙什么也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