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玄幻:我有一座天机阁! » 第一百四十二章:决策

第一百四十二章:决策

    几乎是在柳清云收到军报的同时,静秋城失守的消息便传到了上阳城和顺安城。

    明明一方是失败者,另一方是胜利者,但作为失败者的上阳府没有临死前的绝望或者疯狂,而作为胜利者的顺安城也没有展现出正常该有的欣喜和狂欢。只有诡异的沉默充斥在这两座古城之中。

    无他,因为上阳城和顺安城收到的都不仅仅是静秋城的军报。

    祥和十七年三月十二日夜,上阳苑的一处偏厅一如前几日般灯火通明。

    在北府军兵锋的压力下,宇文格这几天每日都要与丞相韩道尘、亲军统领宇文进、昭阳公主宇文玉和兵部尚书姜星四人在这座偏厅分析北府军下一步的进军方向,同时做出陈军防守的预案计划,直到深夜。

    但今日不同,厅内几人看着手中韩道尘新誊抄出来的北府议和信报,心中都有着不真实的感觉。

    毕竟任谁在灭国之灾随时会降落在自己头顶上的时候,突然被告知对方不打了,要跟自己议和,都会觉得梦幻。

    在跟韩道尘反复确认了信报的真实性后,即便是宇文格,此时都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虽然当时在殿上将众将臣臭骂了一通,但这并不能削弱北府军的实力,一旦城破国灭,底下的大臣们或许还可以苟且偷生,自己这个陈国之君却是必死无疑的。所以这些时日里,压力最大的一直都是坐在龙椅上的宇文格。

    耐心地跟众人解释了信报的来源和信使带来的话,看着众人如释重负的神情,韩道尘心中也是一阵郁闷,若是早知道北府军是带着议和的意思来的,自己这群人又何必天天提心吊胆,这几日做的计划岂不是白费心血。

    不过能不打仗总是好的,暂时没了灭国之祸,众人也没那么紧张忐忑了,心思也放开了,开始考虑起来北府军这次议和背后的深意。没有人还相信天下掉馅饼的美好童话,更不会简单地认为北府是看自己可怜过来施舍自己的,毕竟国战从无儿戏。

    但无论如何,北境大军南下不能放缓——这一点是在场众人的共识。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北府军的缓兵之计,即便可能性再低,防备却是不能少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地分析着北府军这次议和可能提出的条件,但几千年来,对于战败方而言,所谓的议和翻来覆去也不过就是称臣、割地、赔钱这几样。

    何况如今的陈国,也没有拒绝的资本。哪怕砸到头顶上的是毒药,众人也得先捏着鼻子喝下去再慢慢找解药。

    “陛下,若是有人从中阻止使臣入城怎么办?”站在一旁的宇文进小声问道。

    宇文进本就是宇文氏之人,论辈分,宇文格还要唤宇文进一声族兄。但宇文进从不因辈分托大,在受到宇文格赏识,当上侍卫亲军的大统领之后,宇文进深知自己有今天这一切的源头是什么,因此平日里更是将礼数做到了无可挑剔。

    宇文进本就颇有能力,往日里不受重用跟其出身不佳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再看到宇文进骤得富贵后还能依旧保持初心,恪尽职守之后,宇文格对自己这个族兄便愈发器重,平日里也时不时就对宇文进提点一番。因此宇文进如今对于族内的某些风声也是异常敏感。

    宇文格之所以能坐上龙椅,正是因为当时宇文格有着不少的宗室子弟在背后支持。但时局艰辛,宇文格也没有办法依照这些宗室子弟的本意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分封赏赐,甚至为了养军,还触动了一些宗室子弟原本的利益。这也就导致了那些原本站在宇文格身后的宗室子弟有不少都变动了自己的立场。

    在陈国不断扩张,国内外一片安稳的时候,这些宗室子弟翻不出什么浪花。但在如今强敌环伺的情形下,很难保证这些人还不会做些什么。

    刺杀使臣,激化两国矛盾,然后废帝求和无疑是最符合这些宗室子弟利益的。

    对于这些宗室子弟,宇文格也觉得头疼,动了会损害宇文氏的根基,若是不动,这些人又处处掣肘自己,陈国大业无法施展。

    常年掌控着陈国情报组织的宇文玉比宇文进更清楚这些宗室子弟在想些什么,宇文玉本人更是对这些吸食大陈血液的蛀虫深感不屑。见宇文格坐在案前还在犹豫,当下起身跪在地上叩首道:

    “父皇,大陈如今已是在生死间徘徊,若是那些人真的不顾及我大陈基业,意图损我大陈根基,父皇又何必对这等毒害朝廷的蛀虫心存仁慈。”

    韩道尘和姜星没想到话题突然从北府军转移到了宇文宗室身上,不过两人可不是宇文氏子弟,自然插不上话。不过这两人对一些宇文氏的子弟的不法行为早已不满,如今见宇文玉和宇文进有劝宇文格清洗宗室的意思,两人自然也乐见其成。

    毕竟哪怕从利益层面上讲,韩道尘、姜星这类外臣的利益天生就是跟宗室利益的对立的,削弱宗室利益,不就是变向增强自己这些外臣的利益,两人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宇文格也知道这些,所以干脆没有问韩道尘和姜星的看法,只是双眸微缩,紧紧盯着跪伏在地上的宇文玉,站在宇文玉一旁的宇文进也顺带被宇文格盯得有些发毛,即便身着甲胄仍然行了跪拜大礼,沉声说道:“请陛下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得此话,宇文玉和宇文进均面露喜色,欣然应道:“臣定不负陛下(父皇)所托。”

    宇文格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二人起身,继续说道:“使臣后日登岸,你二人到时候便随着礼部一道去迎吧。记住,务必要保护好使臣的安危。其他的事情,丞相和姜卿也要多花些心思,不能让北府看轻了我大陈。”

    “臣领旨。”

    ……

    顺安城,丞相府。

    谢杰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手中北府送来的军报,描述静秋之战的话只有短短几行,反而是下面赞美大周,贬低陈国的话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两页。

    军报通篇只有一个意思——我北府已经打到上阳城下了,现在想跟陈国议和,朝廷快给我补张使臣的合法手续。

    柳清云当然不会如此直白地提出要求,在军报里先是大肆宣扬大周的仁善教化,又将陈国写为蛮夷之国,落后昏庸,最后提议大周接受其称臣,大行教化、以为藩属。

    宇文本就是外族姓氏,将宇文氏建立的陈国视为蛮夷之国也并不无可。在大周的正统学说中,能够教化蛮夷行善,为本朝藩属,的确是大功德一件。

    可问题在于,以前的大周是九州大国,藩属也是要在九州之外。什么时候见过有藩属坐落在九州之中的?那到底是藩属还是国中之国?谢杰觉得柳清云此举就是过来恶心人的。

    谢杰还真没猜错,柳清云确实是过来恶心人的,确切地说,是过来恶心整个朝堂的。虽说看起来有求于人,但柳清云却一点没有求人的自觉,仗着手里有军权完全就是有恃无恐。

    朝廷不给?那就不给呗,一场灭国之战打个三年五载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别说太后寿诞了,只要陈淳不驾崩,前线战事就能一直打下去。李家父子坐镇前线,谁敢去裁军削权?兵荒马乱的,到时候被哪波盗匪砍了脑袋,查都没处查去。

    但这毕竟是有风险的,柳清云不介意当个藩王,但要说自立门户,还是算了的好。所以柳清云的杀手锏其实是他给谢杰的私函。

    私函上面只有四个字——吾有秘旨。

    饶是谢杰心性再好,现在也有一种想把柳清云拽到面前揍一顿的冲动。不管怎么说,你柳清云应该是在求我谢杰、求着朝廷给你补发议和文书好吧,军报里暗着威胁一顿朝廷也就算了,这份私函你总得说点好话不是?变本加厉直接明着威胁自己算什么?

    谢杰不过知天命的年纪,平日里素重养生,每天清晨都要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打一通拳,听说柳清云天生体弱,不能习武,谢杰倒是不担心自己会打不过柳清云。毕竟谢杰有意放纵北府军这么久,你柳清云连句好话都不说,就算自己真的打不过柳清云,难道他柳清云到时候还敢还手不成?

    气归气,正事还是要做的。

    谢杰挥挥手招来府里的管家吩咐道:“去将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请来府上,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礼部尚书陈圭、吏部尚书孔宜和谢杰都住在西城,三座府邸相隔也不远,仅仅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陈圭和孔宜两人就在老管家的指引下进了谢府。

    谢杰坐在正厅里,双手交织在腹部,闭目养神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听得声响,这才睁眼起身相迎。

    三人互相客套了一番虚礼后,便有仆役上前为陈圭和孔宜端来茶水,两人接过茶水抿了一口,赞叹了声好茶,谢杰眯着双眼微微颔首显得很是受用,摆了摆手示意周围的仆役下去,这才开始步入正题。

    谢杰从袖中抽出那份北府加急送来的军报文折递给陈圭、孔宜二人,两人见谢杰屏退左右才将其拿出也不敢怠慢,两只脑袋凑在一起看着那份文书,显得有些滑稽。

    谢杰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老样子坐在主位上品着茶,静等着两人看完。

    两页多一点的文书并不算多。片刻后,陈圭和孔宜二人便看完了这份军报文折。孔宜年纪比陈圭大些,还能沉得住气。但陈圭一直都是个火爆脾气,从上次在太和殿上怒批北府军擅自出兵一事便可见一二。

    陈圭狠拍了下桌子,忿声说道:“无法无天,无法无天,擅自决议议和一事,他李氏真以为自己是国中之国了不成。”

    若是没有秘旨,李氏这番举动确实可以算是僭越,扣上个大不敬的罪名都是轻的。毕竟这等国事,岂是北府一军、李氏一族可以擅自敲定的?

    可问题在于北府军手中有陈淳的秘旨,那这番举动就摇身一变成了陛下授意如此,北府没资格代表大周行事,但陈淳作为大周的皇帝,这个代表的资格还是有的,朝廷自然也就不能揪着这事去治李氏的罪。

    谢杰没有说话,只是看向坐在一旁的孔宜。

    吏部掌管着大周的文官升迁任命,若是真的决议派遣使臣议和,这个人选必然要朝廷来定,甚至必然要选朝廷的人。朝廷可以妥协,可以退让,但绝不能成为一家一姓一军的傀儡,这是朝廷的底线所在。别说李氏了,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皇族陈氏,朝廷不也一样跟其有来有回地斗了近千年吗?

    孔宜知道,谢杰此番叫自己前来,八成就已经打算好了跟北府妥协,自己要做的就是拿出此次使臣的人选:“鸿卢寺负责外交接待,不如便派鸿卢寺少卿出使陈国?”

    陈圭不是傻子,见谢杰点头,多想一想也能想明白这些,毕竟现在没有什么比安抚李氏,让其乖乖回顺安城参加太后寿诞更重要的事了。

    顺安城可是朝廷的地盘,只要李复父子回到顺安城,怎么玩还不是朝廷说了算。

    但道理明白并不代表陈圭能这么轻易咽下这口气,一封连谢杰都被气笑了的军报文折,陈圭没当众撕了它就已经是很克制了:

    “谢相,这等先例不可开啊。南边还有闽越,若是朝廷今日对北府退让,明日南楚军上书要跟闽越议和又该如何?各部军队都学北府这般先斩后奏,朝廷威严何在?”

    谢杰面无表情地从袖中抽出了那份私函递给陈圭,又朝天上指了指,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