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黄君 » 第二十八章 功成归少年得意

第二十八章 功成归少年得意

    犹豫只是片刻,因为时间由不得铜方犹豫。

    各个攻城部队都已经接到了卫亚卿下达的新军令,所有人马此时都有了戒备,留给铜方的机会恐怕也就只有当下了。

    思考的同时,冲杀的脚步却没有停止。

    又过了一刻钟,铜方终于冲破了南面大营的外围防线,杀进军营之中的铜方在厮杀之间突然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和他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

    看着仅剩不到两千人的部队,铜方突然心生一计,随即便凄厉的大吼道:“巫生族兄!巫生族兄啊!八大氏族与王族的矛盾从来都不可调和,我西部二族倾覆之后,族兄等六大族将如何自处啊?族兄啊!今日族兄助王族杀小弟,实则是自断一臂啊!求族兄为八大氏族计,给小弟二人一条生路吧!”

    铜方看到的的确是巫生本人无疑,他的话也的确被巫生听见了。

    披甲立马于帅帐之外的巫生,看着被围困在大军正中的铜方,心中也是愁肠百结,他何尝不知道铜方所言就是事实,可是当初巫生和医明劝阻铜方、金戎不要兴兵时,说的也是这个事实。

    当初巫生就说过:王族势大,若急切不能下,便会引来无尽之复仇大军。如今一语成谶(chèn),悔之晚矣。

    可是,如果此刻要巫生杀了同为族长的金戎、铜方,他又如何下得了手,开了杀族长的先例,便是给以后黄尚对付剩下的六族一个有利的借口,此等影响,巫生岂能不察。

    想到这里,巫生哪能迟疑,放过金戎、铜方也只是防守不力,这个罪过巫生还能承受,若是不放过金戎、铜方,就要开杀大族族长之先例,孰轻孰重,巫生了然。

    当下里,巫生就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大将万夫长恭谦:“汝乃本族长之心腹,吾今日要让你做一件极险之事,汝可愿接?”

    “族长之命令,恭谦无不照办,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好!听好了,等会儿汝于包围圈之东南角故意露出一个破绽,让铜方带人杀出去,记住,这个破绽不要暴露的太明显,尤其是不要让我族之外的人发现,汝可能办到?”

    “谨遵族长之令,若办不到,请族长斩末将以堵众人之口。”

    恭谦此话一出,倒让巫生有些迟疑了,仅凭自己一个命令,就能判断出这件事情的影响,还能甘愿以身家性命成全尊者,恭谦此人的确不失为一个帅才。

    看出了巫生的迟疑,恭谦也不让巫生为难,调转马头就朝铜方冲了过去。

    恭谦本就是负责护卫中军帅帐的万夫长,围困铜方的人马也就是他的部下,他的命令,部下们自然是无有不从。

    冲进围剿大军的恭谦,当下里便将东南角的部下调出八成到了其他地方,又让其他方向的将士加强攻势,如此一来,铜方就只能往攻击最薄弱的东南角一步步退却。

    厮杀了片刻,铜方突然发现了异常,东南角的攻势似乎明显不如其他方向的攻势猛烈,转头再看巫生所在的方向,却见巫生手中突然多出了一把槊。

    这一看,铜方便瞬间了然,那柄长槊是当年巫生继任族长之时西部二族送的贺礼,以铸造闻名后土的西部二族当年为了结好中部二族,特地精心铸造了这么一柄长槊。

    如今巫生持此槊,分明就是要放自己一条生路,再想想东南角的异常,铜方立刻带着人马冲向了这个方向。

    结果也如自己所料,东南角的防御的确十分薄弱,一路杀出也算是比较的轻松。

    半个时辰之后,当齐冉见到巫生时,铜方已经冲出了南面大营。

    虽说铜方逃脱,但是他的人马却留在了南面大营之中,最后也仅有数十人护送着铜方、金戎逃了出去。

    看着齐冉满脸置疑的神情,巫生也不说话,下了马,转身就进了帅帐。

    外围的战事随着铜方逃脱便已然结束,坚固城内的战斗,则是在铜方冲出南门之后结束的。

    金锐、铜炼两位大长老带着城内所有守军族民在铜方撤退之后,第一时间就宣布了西部二族投降的消息。

    既然西部二族投降了,各路大军便不能再开杀戒,这是王令,此时无人胆敢违抗。

    后土999年5月3日酉时二刻,从旭日东升打到太阳落山的坚固城之战终于结束了。

    坚固城之战,最终以王族的全面胜利告终,在后土领域各氏族的联合打击之下,曾经号称后土第一坚城的坚固城也终止了它从未被攻破的神话。

    此战,王族及各个氏族投入兵力共计二十一万,战死近两万,伤者两万余,无人被俘虏。

    西部二族投入兵力十万,战死五万,除战死者,西部二族剩余人马全员负伤,仅有铜方、金戎带着十数人逃离,按后土惯例,凡是参战被俘的西部二族士卒尽皆终身为奴。

    随着坚固城之战的结束,历时近一月的后土内乱被平定,这一次内乱过后,王族在后土领域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以往任何时期,作为后土领域唯一的王者,黄尚的威望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受到这场战斗影响的,不仅仅是黄尚一个人,许多人在这场内乱中展露了非凡的才能,许多人也将在这场内乱之后迅速崛起。

    崛起的犹如以前名不见经传的齐冉,艮河平原之战,逼的东部二族几乎绝望,坚固城之战更是生擒西部二族闻名已久之大将,万夫长铸大器。

    内乱之后,但凡有小孩啼哭时,只要父母提到齐冉之名,便能吓的小孩立刻止住啼哭。

    作为艮河平原之战和坚固城之战的最高统帅,十六岁的卫亚卿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其声望隐隐有盖过其父卫城夫的势头。

    此时,两位传奇人物正坐在战马上返回王城,各种对他们的传闻也是纷纷从各地传入了返程的大军之中。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齐冉此时不兴奋都不可能:“贤弟啊,你觉得齐老虎这个绰号怎么样啊?听说坚固城之战刚结束,就有人说愚兄能手撕敌军大将,铜方撤退时,愚兄居然是单人独骑挡下了铜方人马,非但如此,愚兄那时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居然还生擒了铸大器,为此就有人用这个吓他们的小孩,结果这些被吓到的小孩就给愚兄起了这么个绰号,你说有趣不有趣?”

    看着一脸得意的齐冉,卫亚卿只管翻白眼,也懒得搭理他。

    见卫亚卿不说话,齐冉又说道:“哎呀,愚兄这点功劳再大也大不过贤弟你啊,贤弟觉得卫战神这个绰号怎么样?这可是各位大小氏族族长一起给贤弟封的呢,这种高级待遇恐怕也只有贤弟能受的起,愚兄嘛,当当一只下山虎就知足了。”

    “闭嘴吧你。”

    听着齐冉一路上啰啰嗦嗦的样子,跟在一旁的季仲文早就受不了了:“战神这种称号是能乱起的吗?后尚王还只是王,亚卿这都成神了,这些族长是何居心?这叫捧杀,你懂吗?”

    “得了吧,你俩都是大王最亲近之人,再怎么捧,大王还能对付你们不成?我看你啊是嫉妒我亚卿贤弟的功劳比你高,心里不爽对不对?”

    “我...我没有...”

    说是没有,可是这话说出去,又有几个人信呢,同为少年英杰,同为黄尚最亲近之人,此次卫亚卿之功劳明显远远超过了季仲文,十四岁的少年人哪能接受的了。

    “住嘴,本将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份!仲文刚才说的对,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长久之计。莫要因为一次胜利就忘乎所以。仲文啊,你别听他瞎说,武将于沙场建功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你是文官,大战之后才是你发挥才能的大好时候,不必着急。”

    “放心吧,我季仲文岂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只是觉得兄长此次立下大功,让我这个做弟弟的有些压力罢了。”

    “压力?能有什么压力啊?我可是听说了,十四岁少年孤身闯入兽炎城,一席话便让南部二族族长倒戈,古人有一字千金之说,我看仲文贤弟一字抵千军也不为过。虽说此类传闻不及亚卿贤弟和愚兄的多,但是也是世间少有啊。”

    看着兴奋地过了头的齐冉,卫亚卿再次喝道:“住嘴!你就少显摆了,此战虽胜,但是终究没有擒获或者击杀任一大族族长,回去之后还不知道大王会不会追究呢,要是大王追究下来,本将军定然饶不了你!”

    “这...贤弟啊,愚兄当时匆匆赶到又被铸大器挡住,如何拿下铜方啊?生擒铸大器,愚兄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信你去问问当日随行的将士就知道了。对了,说起这个,铜方撤离战场却是有些异常,按理说,南面大营早就戒备森严,铜方区区四千人马,怎么可能逃脱?实在是让人费解。”

    这几日卫亚卿都在安排各路大军撤离和坚固城驻防的事情,安排完了就带着本部三千人马返回王城,一直都还没来得及细问这件事。

    这个时候正好有时间,卫亚卿便接着齐冉的话问道:“你是说当时铜方人马仅有四千?”

    “对啊,虽然没有数过,但是凭愚兄之经验,一眼扫过去,的确是在四千上下。”

    季仲文听二人在分析铜方的事情,也跟着问道:“你到巫生大营时,巫生正在做什么?”

    “巫生?他那个时候看着还挺威风的,坐着高头大马,拿着一柄十分精致的长槊就待在帅帐外。”

    “十分精致的长槊?”

    “对啊。”

    “他见到你之后,可曾说过什么?”

    “没有,他见着我就下马进了帅帐,说起这个愚兄就来气,好歹愚兄也是来助他一臂之力的,怎么着也得招待一下,你们说是不是?”

    卫亚卿看着季仲文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便好奇的问道:“仲文想到了什么?”

    “呵呵,这次你回去定然不会被大王怪罪,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