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黄君 » 第六十九章 祸乱毕后土建国

第六十九章 祸乱毕后土建国

    见黄尚一直默不作声,黄黯遂问道:“王兄是担心奴隶的安置问题吗?”

    “是啊,七八百万的奴隶啊,就算按先前你我商量的,招募一部分有能力的奴隶进入八司任职,再让一部分奴隶去各族荒地开荒,那也只能解决一部分呐,如今要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为兄真是左右为难呐。”

    说完话,黄黯也不接话,只是笑着看着黄尚,看着黄黯如此表情,黄尚先是不解,然后突然笑道:“三弟,即有良策,就快快说来,休要戏弄为兄。”

    “其实也非什么良策,若王兄能心如止水,冷静思考,也当能想到日前被镇北大将军攻下的山外之地,可是没有任何本土族民的,青碧人在山外之地也不过十年不到,除了商人和军队外,那里可是沃野千里无人耕种,若王兄准奴隶们去那里生活,并给予一些支持,非但可以解决奴隶问题,也可以永占山外,让青碧人再也无法登陆后土大地,岂非一举两得也?”

    “好,甚好!三弟真不愧是为兄之手足骨肉,为兄这就颁布王诏,答应奴隶所请,并封三弟为讨青上将军,诏书所到之日立刻率领奴隶军于死亡之海南端进攻,务必阻断青碧人退路,最后寡人再命川袭、卫亚卿与三弟三路夹击青碧人,定要青碧人有来无回!”

    “喏!”

    黄黯送来的消息给这场对后土大军极为不利的战争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为了配合黄黯的行动,黄尚立即发布了两道王令,与川袭与卫亚卿约定在十日后进攻青碧国大军。

    有了黄尚的首肯和亲笔诏书,黄黯劝说奴隶军的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说白了,奴隶们只要没有了压迫,他们比后土领域任何人都更希望后土领域和平安定。

    黄尚的亲笔诏书一交到奴隶军领袖的手上,第二日奴隶军二十万装备不齐的人马就开始朝死亡之海南端开始移动。

    由于震河位于后土东南方,因此死亡之海南端直接连着高山,所幸奴隶军各个都是做苦活累活的,爬个山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接到王令到奴隶军发动进攻也就用了不到八日的时间,而当渔顽发现最不可能出现敌军的死亡之海南端出现大批敌军时,已经是第九日的巳时了。

    最让渔顽头疼的就是,在这里一百余里的防线上只驻防了不到一万人马,而且这些人马还都是些老弱残兵。

    二十万大军犹如下山猛虎一般直扑死亡之海腹地,这不到一万的老弱残兵哪里抵挡的住,这些人几乎都没来得及抵抗,就已经丧生在了无数的马蹄践踏之下。

    等到第九日申时,渔顽紧急调派的五万人马遇到二十万奴隶军时,震河走廊就已经被封住了。

    黄黯与黄尚相约10日后三路齐发,看到渔顽的五万增援赶来,也没有急着开战,毕竟刚刚封住震河走廊,立足未稳并不适合再次作战。

    黄黯不动,数量只有奴隶军四分之一的青碧国援军自然也不敢动,到了这个时候,拥有战场主导权的只能是黄黯,青碧人不能早一步到达震河走廊就已经失去了任何优势。

    退路被断,入侵大军被围困在后土领域之中不能动弹,战场形势是急转直下,本就因为利益而聚在一起的入侵大军到了这个时候根本就没办法再团结一致渡过难关,至于军心,自然也是乱的一塌糊涂。

    第九日夜,近三十万青碧人几乎无人安枕,总大将渔顽更是坐立不安,他深深地知道,退路一旦被断,正面战场上的后土大军随时都可能趁军心大乱之际掩杀过来,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三十万大军,就是五十万大军也会被一击即溃。

    事态紧急,渔顽前日派往山外之地的斥候至今也毫无音信,看来期待渔固来援已经是不可能了。

    当下渔顽也不能再等到天亮,立刻就召集了所有将官开始商量目前最可行的唯一方案:撤退。

    的确,撤退,是目前青碧人唯一的选择,在后土族民自己的土地上,青碧人是耗不起的,装备上差距太大,正面出击无异于送死,如今只能孤注一掷率领三十万大军一起突围,只有这样才有最大可能保存实力,以图日后再报仇。

    渔顽的提议是唯一正确的,这是所有将官的共识,因此当渔顽提出这个建议时,大家几乎是清一色的表示了赞同。

    大家都同意了,渔顽也不废话,安排了各项事宜就立即开始准备撤退去了。

    到了第十日的子时正,青碧大军终于准备完毕开始朝震河走廊悄悄转移。

    说来渔顽也是个打了一辈子仗的将才,夜间悄无声息的行军对他来说自然不在话下,二十五万大军趁夜偷偷转移,竟是让川袭和卫亚卿毫无察觉。

    只不过悄悄行军的代价就是速度太慢,整整行军了三个时辰,青碧人各路人马才在震河走廊外集结完毕,而这时,已经是卯时末了。

    六月,天亮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到了卯时末太阳早就已经升起,川袭和卫亚卿的人马也已经整装完毕。

    就在渔顽下令朝震河走廊的黄黯大营发动进攻的时候,川袭和卫亚卿也发现了对面大营早已是人去营空。

    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的川袭和卫亚卿立刻就猜到了青碧人的意图,在追悔自己探查不力的同时,两路人马也是马不停蹄的朝震河走廊疾驰而去。

    而在黄黯大营外,五万人马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三十万,才刚刚发现这一情况,敌人就立刻发动了猛攻,黄黯在意外之余也是毫无惧色,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切断敌人退路,这时敌人要撤退,他哪里会这么轻易放他们走。

    一边是拼死逃生的三十万青碧人,一边是为了解除压迫而战的二十万奴隶军,两边都没有退路,于是一场五十万人之间的殊死搏杀在辰时初刻开始了。

    三十万人马攻打二十万人防守的大营,显然是吃亏的,只不过青碧人的目的只是撤退,因此针对震河走廊外的攻击就异常凶猛,黄黯防守起来也是颇为吃力。

    一时间两军大战在了一起,是不可开交,虽然黄黯守的有些吃力,但是青碧人也没办法彻底的突破防线。

    就在战事胶着之际,巳时初刻卫亚卿和川袭的前锋骑兵近三万人马抵达了战场。

    骑兵的到来,让青碧人意识到时间已经不多了,此时非但没有减弱攻势,相反,为了保命,这些青碧人的攻势竟是比方才变的更加猛烈了起来。

    如此一来,黄黯东南端的防守就更加的吃力了,而刚到的三万骑兵一时之间根本无法穿过青碧大军去协助黄黯防守。

    而外围的青碧人几乎就没有组织什么太有效的防守,这群为了利益而集结的强盗此时为了逃命哪里还会帮助其他人防守背后的攻势。

    就这样的青碧大军一步步朝着黄黯东南端防线突围,而川袭和卫亚卿的骑兵则在青碧大军外围疯狂朝内部冲锋,战况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到了巳时末,两路大军剩余人马终于赶到,而青碧人也已经杀到了震河走廊入口处,当发现外围再次出现后土援军时,青碧人的攻势再次猛烈了起来,竟是一瞬间突破了黄黯组织的防线。

    防线一被突破,青碧人哪里还管后面战况如何,扔下兵器和一切负重就朝山外之地狂奔而去。

    突破缺口的青碧人疯狂逃窜也激发了没有突破的青碧人的斗志,以至于黄黯无论怎么组织力量都没办法再次堵住缺口,以至于最后震河走廊入口处竟是尸积如山,青碧人就这样踏着同族人的尸体逃进了震河走廊。

    青碧人是逃了,可是这场战斗他们也留下了十余万具尸体,和数不尽的装备军械,而在他们不知道的是,前面的初升城已经被后土大军所占领。

    青碧人不知道的情报,这边川袭、卫亚卿、黄黯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待清理了震河走廊入口处的尸体,黄黯三人也不废话,再次带着大军追击了上去。

    时间再次到了申时,第一批逃进震河走廊的青碧士卒终于看见了久违的初升城,正当他们准备跑过去叫开城门时,城上负责守卫的商之文也是吃了一惊。

    这边柏青还在初升城东南端与渔固的海军对峙,没想到西北边的震河走廊竟是出现了大批青碧大军。

    商之文见到大批青碧人要接近城门,他哪里有时间多想,当下就命令城上士兵放箭。

    只是令他意外的是,士兵们一放箭,那些青碧人居然都是纷纷后撤,再也不敢靠近半步。

    更让商之文意外的是,聚集在初升城外的青碧大军是越来越多,最后竟是堵满了震河走廊。

    还没等商之文从惊讶中反应过来,他又见到青碧人后面还有一支大规模的军队,领头的骑兵竖起的大纛上分别写着川、卫、黄三字。

    这一看商之文就明白了,这分明就是后土大军追击青碧人到了这里,而再仔细看看青碧人身上,竟是手无寸铁,十分狼狈。

    这一幕让商之文十分惊喜,当下商之文就对着城下大吼道:“城下的青碧人听着,我乃后土大王之王师商之文,山外之地已尽数被我后土大军攻下,如今尔等已是瓮中之鳖,此时若能乖乖投降,商某定向大王求情,饶尔等性命,如若不然,定叫尔等灰飞烟灭!”

    当知道初升城已经被攻占,渔顽顿时心如死灰,兵器已弃,士气丧尽,十余万青碧人此时根本没有一战之力,渔顽乃青碧王室成员,投降是万万不可能的,当下竟是一头撞在了旁边的山壁上死了。

    渔顽一死,青碧人再也没有了斗志,纷纷跪倒在地,以示臣服。

    到了这里,大战也就告了一段落,十余万青碧大军尽皆被俘,当商之文将渔顽人头悬挂在初升城东南端城墙上时,渔固象征性的发射了一轮弩炮后也悻悻地撤退了。

    至此,抗击青碧国入侵战争正式结束。

    战后,黄尚被后土万民尊为圣王,尤其是被解放了的奴隶们更是为黄尚建庙立碑。

    而八族族长们,因为私下与青碧人接触被剥夺了所有尊衔职位,黄尚趁机也就废除了氏族制度。

    氏族制度的废除加上后尚王的无上功劳以及数百万奴隶的解放,一个统一的后土国终于在后土领域之上建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