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的搞事日记 » 第七章 有家落寞的生意买卖

第七章 有家落寞的生意买卖

    千深万深,都不如许县尉的套路深……等刘宇见过那妇人,又跟许县尉签字画押确认雇佣之后,才晓得,他雇的妇人竟是这房子的原主人,而且不止是腾了一间房给妇人而已,更是连妇人的宝贝儿子也一并给招了进来。

    “来,小浪,快喊叔叔好”,刘寡妇抱着四岁的小屁孩,挥动着小孩子的手。

    这一刻,刘宇恨不得将许尧按在地上爆锤一顿才解气,这家伙的套路实在是太深了,让他后悔的余地都没有留。雇佣契约上写明,要是辞退妇人的话,刘宇需要支付给妇人一次性两百汉铢,作为解约的赔偿金。

    两百啊……足以让妇人给他干七个月的活,实在是过于肉疼。刘宇只能安慰自己,多一个小屁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妇人名叫婵娟,嫁过来以后自然便是随了夫姓。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一个如花似水的年纪……从长得样貌来看颇为清秀,大概是经历过哺乳期的缘故,有着让人眼巴巴垂涎的婀娜身材。特别是夏天穿着少,衣服的小凸起让刘宇忍不住便想入非非。

    说实话,刘宇有点怀疑,许尧这家伙是不是故意将刘寡妇安排过来的?

    打算借着给自己找女佣的功夫,顺带给刘寡妇的小屁孩刘浪,找一个看起来还有些靠谱的后爹。总感觉许尧这家伙心性不老实,以后跟这家伙打交道,还是要多几个心眼才好。

    ……

    “叔叔好”,刘浪很乖,依着母亲的要求乖乖的招手。

    一旁,身高马大的关羽兴致来了,弓着身子逗着小刘浪,笑道:“再叫我两声叔叔,我就给你买糖吃……”

    “叔叔,叔叔”,小刘浪馋得流口水,当即扯着掉得只剩门牙的笑脸,一个劲地喊关羽叔叔。

    刘宇被吵得心烦,不悦地说道:“行了,别光顾着逗小屁孩,咱们今天还有事情要做呢。至于刘……”

    “老板,叫我婵娟就好了”,刘寡妇赶紧说道。

    刘宇点点头,继续说道:“婵娟,从今天开始七天为一个周期,前五天每天中午和晚上收拾一下屋子就好,其余两天你什么都不需要做。除此外,每天要做两顿饭,一顿早饭,另一顿是晚饭,至于午饭,你们如果要吃的话自己做,但不得算到日常用度里面”。

    “是,老板”,刘婵娟抱着刘浪应道。

    说实话,这种条件已经很不错了……起码没有限制刘寡妇要吃什么,有的主家连仆人的饭都想要一起省了。更何况刘宇一通花销后,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他还打算去阳乐的市场上再买一个小作坊,剩下的钱也不知道够不够。

    生活说白了就是算钱,有钱就是好生活,没钱自然就是过不了的生活。

    生活中大多数鸡毛蒜皮的事情,绝大部分都是可以用钱来解决的,至于少部分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其中又有一大部分是庸人自扰,没有那么多的虚荣攀比心,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

    等刘氏母子进入屋子后,刘宇便带着关羽出门,趁着今天上午的大好时光去阳乐的县城里转一转。一是要买些采购回来,二来也是要考察一下市场的行情,看看他能不能发现什么商机……毕竟,古代这种物资贫乏的社会,能用来做买卖的事项也少的多。

    商业街道上还算是繁华,除了许多的汉人以外,也有不少外族的人在街上随意的逛着。有些乌桓部族的人更是扛着小山一般的兽皮,想要在市场上寻个好价卖了。盐铁解禁以后,打铁铺子也已经成为各个市场的标配,也是最为热闹的地方。除此外,有收米卖米的粮行、贩卖丝绸布匹的布行、贩卖马匹的马市、古玩店、当铺、肉铺……

    看了一圈以后,刘宇发现基本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入行的作坊,他也没有本钱入行,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现金才能走转的买卖。就在他刚打算带关羽打道回府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个相当冷清的作坊,基本上无人问津。

    一个枯如瘦骨的老叟正坐在坊前发呆,脑海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下意识地,刘宇觉得不管这作坊是做什么的,以这种冷清状态来看,必然是快要倒闭的样子。如此一来,将是自己花钱抄底的绝佳时机!具有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刘宇,也坚信自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绝对能把买卖做起来。

    当下,刘宇便引着关羽来到作坊前,与老人家开始闲聊。

    “老人家,我看市场上都是热火朝天的买卖,为什么唯独你这里显得格外冷清了?”,刘宇好奇地问道。

    闻言,那老家人无奈地笑了笑:“还能是什么?当然是买卖不行了……选错行当喽,当年我可是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去淮阳耗费重金学了一门手艺。可谁能想到,辽西这种地方压根没有人会喜欢那种玩意儿……枯守半生的岁月,如今我早已经妻离子散,早该回头喽”。

    “手艺?什么手艺?”,刘宇好奇地问道。

    那老人家侧头望了望刘宇,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难得的客人,便撑着身子缓缓起身,引着刘宇和关羽走进作坊的里面。作坊内,一个个木架上摆放着一张张平整如新的蔡侯纸,每一张纸做得都十分的完美,可奈何就是卖不出去。很多纸已经蒙了一层灰,老人家却懒得擦一下。很显然,他已经很久没有处理过所有的纸张了……

    “造纸坊?”,刘宇吃了一惊,没想到竟然是这种买卖。

    老人家从桌上取出最新的一卷纸,将之展开在刘宇的面前,带着沧桑说道:“这卷纸是我上个月才做出来的,你若是喜欢的话,我愿意折价卖给你。这一卷纸,只要三十铢便可……若是放在市面上,同样的纸张起码要两百铢。”

    “三十铢?这么便宜……”,刘宇有些惊讶。这价钱都可以将纸拿来当厕纸用了……一时间,刘宇对老人家的遭遇感觉相当的同情。他看过纸的成色那是相当的完美,这门手艺可见老人家是下了苦功夫的,然而这门手艺却没有给老人家带来富庶。

    辽西可以说是文化荒漠,自然喜好诗书和写字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竹简、木条这种玩意儿要比纸更加便宜,导致蔡侯纸在辽西竟然是无人问津。甚至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种蔡侯纸没什么用处,比起布来说过于脆弱,一旦沾水的话还容易裂开,买了用不了几次就坏了,简直是毫无用处。因而,造纸作坊的蔡侯纸生意,那不是一般的惨淡。

    可对于刘宇来说,这门生意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卖纸确实是不好卖,可若是配合纸上的东西若卖起来,那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而他却知道如何让纸上承载了更多的东西,也知道该如何批量地印刷东西……在这个印刷术还没有诞生的时代,这就是他刘宇发家致富的最好时机!

    “我买了!”,刘宇当即毫不犹豫地应道。

    老人家欣慰地一笑,抚着纸卷将至捧到刘宇的面前,笑着说道:“希望你好好用它们,使他们完成应有的使命”。

    可刘宇却按下老人家的手,开口说道:“老先生,我的意思是买下这整个作坊……不知道,你可否愿意给我出个价?”

    此言一出,老人家也愣住了。自己上当这么多年,等熬到妻离子散才终于醒悟过来……没想到,刘宇这小子年纪轻轻的竟也想要入行?这小子的脑袋是不是有毛病了?纠结良久,老人家叹息着说道:“这蔡侯纸辽西根本没有人买,就算是我把整个作坊卖给你……你怕是什么也得不到,还是老老实实地做点正经买卖,哪怕有钱买两块田地也算……做什么,也不要做纸了。”

    “老人家你尽管开价好了,但是有一个前提是,这作坊我若是买了!您必须要将造纸的每一个流程告诉我,不能有半点的隐瞒!如此,我才会出价买下这作坊……”,刘宇郑重地说道。

    意识到刘宇并不是开玩笑后,老人家眉头紧锁着,良久后才犹豫地说道:“三千汉铢……两千是我这铺里的一切,一千则是我本来已经打算不外传的手艺。若是这个价钱合适,我就把铺子卖给你……”

    “成交!”,刘宇没有跟老人家半点打折,尽管这三千汉铢基本上已经掏空他的家底。可他总觉得,若是讨价还价的话,实在是有辱老人家一生的挣扎……更何况,这价钱绝对对得起这门手艺!他刘宇要从造纸作坊开始搞事情!

    搅得整个大汉天翻地覆,人人都会求着他刘宇来买纸的……一定会!

    (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改良造纸术,发明了更容易书写且造价更便宜的蔡侯纸。但在东汉时期,蔡侯纸并没有被普遍使用,一直到东晋王朝在造纸术流传到长江流域时,才得以普遍的推广起来。晋人盛行抄书、藏书就是得益于用纸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