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博今论道传 » 第19章-天师三策

第19章-天师三策

    圣人之道20种分别为:

    道圣、兵圣、武圣、器圣、民圣、智圣、谋圣、水圣、火圣、隐圣、儒圣、法圣、诗圣、画圣、乐圣、文圣、阵圣、药圣、医圣、丹圣。

    道圣是开路者,既是道圣又是道祖。其他所有的圣人都是依托道圣的道经演化而来,在道经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成圣之法。

    每部圣人之道都是称之为各自领域的最强之法,大道至简却生涩难懂。这些圣人之法中博今只修炼过道经。目前的《道经》领悟程度只有三成左右,资源充足的话能修炼到元婴。

    这还是博今他之前在学府学习十多年、又在外闯荡十多年的领悟结果。人生阅历和悟性不够,道经全文放在眼前也修炼不出什么结果。甚至还会觉得圣人之言有误,不得其意。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的修炼者倒在了这一关卡。

    最后修为不得存进。两三成的领悟不难,思维正常都能领悟到这个程度,凡是五成以上的领悟难度增加几十倍,能领悟四成以上的不缺资源的话必定有资格飞升灵界。领悟七成以上有资格飞升仙界。

    由此可见想要领悟圣人之法有多难。不过根据博今师尊传递而来的信息,倒是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看领悟得更有深度的注解,能快速提升。

    例如道经原文想要全靠博今自己领悟三成是极其之难的,没有名师怕是想要领悟一成都有些费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手中如果有一位领悟了五成道经精髓前辈所书写的注解,那无疑是提升领悟的最快方法。

    行此法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想要超越那位领悟了五成的前辈,则需要大量的推演,毕竟能领悟五成精髓意味着这位前辈另外五成的注解是错的,而当后辈的领悟没有超过这位前辈时,是很难发现注解里哪里是精髓,哪里是错误的。想要超越前辈领悟的五成达到六成,则需要精准的找出那五成错误注解里的一成。

    即便如此,那些有价值的注解拿出去拍卖也能拍出个天价。毕竟圣人之法是圣人为了修炼或炼制圣器,都会免费四处传道。那些领悟精髓比较高的前辈可没有这个需求,都会扫敝自珍。只有圣人才会免费传播圣人之法。

    【圣器/祖器设定】:成圣/成祖之人才能拥有圣/祖器,圣/祖器的形成需要一个种族多数以上的念力。只有对一个种族拥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且这个种族大部分以上的人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受益。

    博今意识到想要深入领悟圣人之法,找到有价值的注解是关键。以后还要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注解,并且不断推演、思考,以期望能够超越前辈的领悟,找出注解中的精髓和错误。

    听说以前拍卖行中经常能够淘到一些有价值的注解,有时候还能够通过交换或者交换的方式获得其他修炼者的注解。这些注解对于他深入领悟圣人之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同时,还需要不断向其他修炼者请教论道,交流心得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能够更好地理解圣人之法,并且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只有在不断的修炼和探索中,以后的实力和领悟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博今脑海里仔细阅读着师尊所传授的20种圣人之道。还有这20种圣人之道的注解。多半都是五成领悟之人的注解,其中器圣之道的注解却有八成精髓的领悟注解,阵圣之道也有着七成精髓的注解。

    想来这两种圣人之道才是师尊的主修之道。其他五成的圣人之道注解估计是师尊花了巨大代价所收集而来的。

    其中有几种成圣之法还是蛮适合博今的心性的,性格跟圣人之道不匹配的话,哪怕是圣人亲自讲解,也修炼不出任何结果来。性格跟圣人之道相匹配的话,修炼领悟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首先道经是必修的,万法之源。想要修复《乾坤玄珠》,器圣和阵圣之道肯定是需要修炼领悟的。没有强大的对敌手段和势力背景的话,隐圣之道是要必修的。同修四种圣人之道,必定会大大拖延自己的修炼进度。待会请教师尊,看可有解决之法。”

    在与师尊的交流中,博今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师尊微微一笑,告诉他解决之法就是同时修炼多种圣人之道,但是要将重点放在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擅长的方向上。

    “这样不仅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实力,还可以为自己的修炼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一门圣人之法先行突破修为就不用再担心寿元问题,接下来才有充足的时间领悟其他的圣人之道。徒儿可还有什么疑问?”

    “徒儿还有三个问题:1飞升之后会遇到何种情况?徒儿想提前安排应对之法;2器圣阵圣之道战力不强该如何应敌?3如何创立成圣之法?”博今谨慎的问到。

    穆天哈哈大笑道:

    “不愧是你呀,我的好徒儿,突然觉得你杀那个叛徒应该易如反掌,昨日面对我这个残魂,你都要先拿傀儡探路,今天又问这种话题,如此惜命谨慎。想来除了隐圣之路,谋圣之路跟你的心性也很匹配。”

    “就先说飞升后吧,普通修士飞身之后会被你落身之地的势力接走,献上三成的本命精气,三成精气会被分成三分;分别至于当地所属势力的宗门/家族的宗器/族器、王府的王器、皇城的帝器。”

    (这类势力的族/宗/王/帝器跟修士蕴养本命法宝的原理一样,本命精气越多,蕴养的宝器就越厉害,只要本命精气足够多,打过仙器,堪比圣器也不是梦。)

    “而想要在三种宝器中取回三成的本命精气,则需要非常大的代价,唯一可靠的是立大功,脱离宗族需要练虚级别的大功,脱离王府需要合体级别的大功,脱离皇城的控制需要大乘级别的大功。”

    “基本上大多数飞升修士是很难摆脱自由之身的,但那些掌权者也担心飞升毫无希望获得自由的话,会容易消极怠工,所以才会设定这个立功换取自由之身的方法。”

    “不过还是建议不要想着尽快脱离大势力控制,在灵界没有大势力庇护,基本就是寸步难行。那些大势力的实力远超普通人的想象,以一人之力改变不了任何大势力。”

    “在灵界一修士的修为最高为大乘期,一个大帝国拥有的大乘修士你可知有多少位么?数百万。混得不如意的大乘修士比比皆是,甚至是即将飞升的大乘修士放在大帝国里也翻不起一朵浪花。灵界飞升仙界的修士并不稀奇,每日都有人飞升。有人功成有人失败罢了。”

    “为师之前所在的小家族不过也只有大乘十多位左右,我还是其中战力较低的长老。也不知那些其他族人是否还有人残余。”

    博今有些略感意外的道:“原来灵界高等修士如此之多。飞升之后确实要更加小心。多谢师尊解惑。”

    穆天欣慰的点了点头:

    “现在回答你的第二问,如何提升斗法战力等,在那三座大殿中还收藏着数百亚圣和数千半圣创立的道法,由于那些亚圣和半圣都有一颗成圣之心,他们也会四处免费传播道法,只是他们所创之法还未能到成圣级别,却在成圣的路上。其中关于战斗的道法有很多。”

    “搜集他们的道法并不艰难,只是关于他们道法的注解却极难获取,修炼那些半圣亚圣的道法虽然也不在少数,但多是一些安身立命的道法,不会有人轻易分享售卖自己的注解。但由于是未圆满的半圣之法,靠自己领悟起来的难度却也不是复杂。”

    “等你寿元充裕时可挑选几门适合自己的半圣亚圣之法自行领悟。不可贪多。为师当年一心炼器,并未重点收集那些道法的注解,全要靠你自己推演解读。”

    “徒儿遵命。”博今略有些兴奋的回道。

    “至于你的第三问成圣之法,是一般修士飞升仙界后接近成圣的地位后才会考虑的事。为师所知也不多,只是有个大概猜测。”

    “例如药圣之法主要核心在于辨别各种灵草果树灵物等世间万物的功效,医圣的成圣之法主要核心在于了解人体内部的构造。丹圣却是深耕修为修炼的根本之谜,在辅助以对世间灵药的药性掌控,加上顶级的炼制之法,创造出了药圣之道。”

    “例如谋圣之道则是在原来的智圣之道上专精于较为长远的预测,进行智力运用,才得以创出谋圣之道,例如酒圣之道的根基也有药圣之道的痕迹,棋圣之道的根基也有智圣之道的痕迹。”

    “最容易的成圣之道,在于先学前圣之道,在圣人之道的根基上另辟一道。或是将几个圣人之道融合成一个新的圣人之道。例如你身边的那具傀儡就有些意思,有些器圣之道和医圣之道的影子。炼制那具傀儡需要对炼器和人体构造有着一定的了解,才能炼制出有着一些基本灵智的傀儡。”

    博今诚心一拜:“多谢师尊为弟子答疑解惑。”

    接下来博今师尊穆天将剩余的几天时间都用来给博今讲解阵器之道,直至师尊天幕灵魂消散那一刻。博今由衷的对着残魂消失的方向由衷的拜了三拜。

    后来博今将这几日的师尊所言记录在册,整理成两册。

    其中一册命名为《天师三解》;对应这博今的三个提问。

    1明确的给出了将来飞升后如何立身之策。

    2明确的给出了作为炼器师的战力弥补之策。

    3明确的说明了将来修炼路上的成圣之策。

    此《天师三解》又名《天师三策》。成为了博今今后的立身之法和道路明灯。

    另外一册命名为《天师阵器详解》,成为了将来博今行走万界的立身之本。(博今师尊名为“穆天”,称为天师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