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38、从难产到高产

38、从难产到高产

    “我去,论文好难看,头都要爆了,芳姐,你们当时怎么毕业的啊!”

    见完傅老以后,李裕书就开始啃论文,做文献综述,这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还不是中文,刚开始李裕书头都要爆了,N多词不认识了,专业术语多到爆!

    李裕书这时候才觉得英文真是弱到爆,出一个新概念就一个新单词,出一个新事物又来一个,这样的造词方式,怪不得古英语和现代英语能区别这么大!

    这牛津大辞典真是能越来越厚了,没办法啊,加词加的啊!

    这一点就不如中文,几千个汉字之后,所有的新事物、新概念都能被组合出来,大大减少了知识的传承难度!

    “老板,上一个星期CDS又涨了快20%,我们做空的期权也挣钱了,是继续持有还是怎么说?”

    电话中的覃芳根本不接李裕书的话,论文也是她的一生之痛,特别是博士论文,那感觉现在想想都难受,滚钉板估计也就这感觉吧,不想回忆!

    “继续持有,而且把CDS的抵押率升到五层,全部钱拿去买继续买看空期权,你辛苦继续呆在美国盯着点,有重要消息就电话联系!”

    说到正事,虽然是遥控指挥,但李裕书却心如明镜,仿佛身临现场一样。

    如果说之前他还胆战心惊,怕只知道一个金融危机的结果,自己做空股指或者做空股票会有爆仓的风险,不懂金融规则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量,可能倒在黎明之前!

    但了解了金融市场规则,了解了CDS和股指期权,他心中的稳当的很,一点也不怕被波动扑灭,唯一的担心是问题的什么时候卖出和行权。

    但是他也很清楚,就是雷曼倒闭,这是一个明显的节点,雷曼倒闭以后,随时要准备卖了,因为它们会很快的跌到谷底,然后开始反弹,都是巨大的机会!

    所以现在操作会很简单,就是继续持有,让次贷危机再酝酿一会!

    “好的,老板,我明白了,论文你自己加油!”

    说完覃芳就挂了电话,好像生怕李裕书抓她回来写论文!

    这个小插曲过后,李裕书又开始了苦逼的看论文,看着很多不懂,又开始回过头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马克思的《资本论》。

    还好前世都学过或者粗略看过,再复习一遍,温故知新,发现了很多新的体会,对西方和美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看这些论文时,就顺畅很多了,特别是在对多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有了了解之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好像并不仅仅是次级贷款的问题,制度设计的缺陷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每一次的危机就是市场对制度漏洞的一次攻击,这次是次级贷款,上次是牛奶过剩,再上次是货比超发,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这些理解也让李裕书有了很多的思维火大,感觉一篇论文根本不够,他要打十个,不过还是先把这篇搞定再说吧!

    这段时间市场行情稳定,李裕书也是完全没有再理会,等这些大部头的巨著啃完,文献综述做完,论文的大纲也出来了,思路也清晰了!

    尤其是有着后世疫情之下,西方各国应对问题的行为方式作为参考,李裕书对次贷危机的扩散性做了充分的思考,为什么会扩散这么广,影响这么大,论文的理论深度又拔高了一层。

    就是没有次贷危机的爆发,这篇论文也值得细细品味,成为一篇优秀的论文,如果最终被次贷危机论证,这就是要一书封神的节奏。

    毕竟世界上能预言准经济危机的人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顶级学者,想想李裕书就激动啊!

    为此,李裕书这篇论文都是用全英文在书写,因为他希望能发表到世界级的期刊上去,比如金融杂志或者经济学人上面,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特别是欧美的金融机构能看见,因此转入做空的阵营来,多一个就是多一分力量!

    可能有人会说他这样高调以后还怎么在金融市场混,这确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知名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关注和解读。

    不过李裕书有这个自知之明,以后很大一段时间,他都不再会涉及金融市场,就是有也不会很大规模,因为他作为一名黄种人,天生就不是这个市场上的优势者。

    这个市场是白人的天下,是欧美精英的天下,是犹太人的天下,他挣了钱还一直在这个市场晃荡,就像小儿抱金砖过闹市一样显眼,逼着这些欧美精英联合起来抢劫!

    因为李裕书一直很好奇,亚洲的经济一直不错,有RB、韩国、中国、新家坡,还有东南亚一些国家,但是为啥没几个在国际上顶尖的!

    是他们水平差吗,应该不会,亚洲这么大量的人口基数,找出部分智商爆表的精英应该不成问题,再去欧美留学,接受全部西方的教育。

    怎么最后就没有形成和高盛、摩根士丹利媲美的机构呢?而且少有亚洲人建立的机构在金融市场占到大便宜,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关乎着以后的生存!

    你看我们听到的是RB的广场协议,东南亚金融危机,看到的是中行的原油宝事件,石油也能跌到负数,真是活久见!

    一群欧美白人精英,在用自己制定规则的地盘上,偶尔一次,一个黄种人赢了大钱,还不下桌,你是哪群白人,你什么想法?

    难不成还说,我要跟着这个黄种人,他吃肉我喝汤,简直不可理喻。

    肯定是联合起来,玩这个黄种人一把,把他赢哭才对嘛!

    金融这个东西说穿了是资金力量的对比,一句话就是大鱼吃小鱼!

    股票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只要我有足够的钱,一只马上要退市的股票我也能把他炒到天上去,如果你是做空的资金,那我让你亏到倾家荡产!

    但反过来,如果空方有足够的资金,又可以一直高买低卖,就是要把你压到1元钱以下,逼你面值退市。

    所以多空中间的东西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合力够强,这个承载物无非是关系到做多做空的难易程度罢了!

    所以说理论上只要大部分市场上的白种人联合起来,他们是有能力干掉任意一个玩家呢,但是他们之间也有矛盾,一旦干掉了对手,自己内部也会分裂,这也给予了市场其他玩家一定的机会。

    不过也有可能是放水养鱼而已,时机一到又会联手绞杀对手!

    所以那些自持知道未来事件就大肆做多或者做空的想法,绝对是很危险的!

    因为一旦你从小鱼长成大鱼,那群金融巨鳄可能就盯上你了,找到机会就会一口将你吃掉!

    假如你知道这个时间石油价格会跌,会大跌,买了很多,你的头寸足够大的时候你确定他真会按照以前那样跌吗,难道真不会出现一次中东石油危机,金融市场上总有一把镰刀能割到你,除非你是那个拿镰刀的人,那现在到底是谁拿镰刀呢?

    所以先下桌一段时间吧,等到再有大的机会时站在大多数那边,跟着喝点汤,千万不要妄想成为主角!

    “老师,我写了四篇,两篇中文两篇英文,你帮我看看怎么样,都是一个系列的!”

    傅老个傻子一样看着李裕书,前面还问这问那,说这不懂那不会的,这一下整了四篇,还有英文有中文。

    先是难产,怎么都出不来,现在又高产似母猪,一生生一窝,要闹哪样啊!

    “我先看看,你别走了!”

    滴答,滴答。

    李裕书无聊的要掰手指头了,不过也还是有一点忐忑,他觉得自己写的应该不错。

    特别是英文关于《次级贷款导致的危机》这篇,有理论依据,有大量的数据支撑,对次级贷款形成金融危机的过程做了深刻的分析!

    “小书,你得来读我的博士,必须来!”傅老看完四篇文章之后激动的说到!

    “傅老,我才本科二年级,不能读博士!”李裕书小声的解释到,其实他是并不想走学术这条路,志不在此!

    “这个先不谈,这两篇英文的我帮你投,一篇投金融杂志,一篇投经济学人,《次级贷款导致的危机》适合金融杂志,这个是存粹的金融问题。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实很多都在探讨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更多是对全球金融体制的探讨,适合经济学人一点!

    小书,你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我以为你写的会不错,没想到能做到这个地步,我觉得这两篇都很有机会上,我联系下我以前在国外的导师,让他给推荐下!”

    傅老兴奋的不行,他现在都50多了,他老师那不年龄更大啊,不过也可能和他差不多,毕竟国外天才也不少,年轻的教授副教授也多!

    “两篇中文的其实也很不错,怎么没有写成英文的,我觉得这些应对措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次贷危机下中国经济如何继续稳步向前》出的措施很好,基本上就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大力支持基础建设的发展,在外贸出现灾难性后果时,果断加大国家投资的力度,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增加投资,对冲外贸增长缺失带来了不良影响!

    有继承有创新,还有对基础建设投资之后带来的困难的对策,这真是金玉良言啊,如果危机真的爆发,这绝对会被摆上内参!”

    “另外这篇《从次贷危机谈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很不错,对中国金融体制看的很透,既要创新,更要求稳,一方面给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体系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创新,另一方面又让国有金融机构去防守,稳住整个金融大局,不给西方可趁之机!”

    越谈傅老越来兴致,简直就像是他自己出了这么多论文一样高兴!

    “这两篇我都给你投核心期刊金融学季刊,经济研究之类的,绝不埋没了他们!”

    听到这话,李裕书非常高兴,其实这四篇看着出的多,其实都在围绕次贷危机在展开,这一快写好了,都用的上,只要第一篇出来了,后面的就顺利多了!

    不过这也是很多学者的惯例,发现一个新问题、新现象以后,马上围绕着这个领域出一系列论文,既质量高,又产量高,一举两得!

    李裕书只不过更早一点发现次贷危机这个新事物而已,在它还没有真实爆发之前写出来,就和那些学者做的一模一样,只是会更成功、更轰动而已!

    以后还能不能再有这样的机会都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