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117章 王总穿针引线

第117章 王总穿针引线

    看到刘天仙博客玩的不亦乐乎,李裕书也非常高兴,看来是一个好的开始。

    想了想,他在qq上给天仙发了句“晚安”,然后就准备休息了,因为明天还有一场重要的聚会。

    刘天仙好像也消停了,不知是不是这个晚安让她意识到了什么。

    可能她也想起了自己是个名人不是一般的素人,很多事请都是公开的,这拿着别人说的话自己来装,最关键的是还被别人发现了,怎么都会有点尴尬。

    不过李裕书这人没有点明,还是可以装一下鸵鸟的,就当不知道吧。

    第二天,李裕书休息的不错,精神抖擞,也是为了今天的聚会,印尼的红土镍矿项目能不能做成,就看今天的勾兑能不能成了。

    不过虽然李裕书很希望能成,但是也不是太担心,因为他判断这几个政策性银行应该比他更着急,更希望能有合适的机构接盘。

    这印尼红土镍矿的项目虽然不缺国家投资,但是非常缺乏民企来操盘。

    这个时候,国外特别是东南亚的投资,还是以国家资本为主,其他民营资本,还没有多少已经意识到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

    而有些意识到了的,很多又自己在和国企资本竞争,就是欺负国企审批慢,提高一点条件都要层层审批,等审批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而印尼这个红土镍矿项目,真的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别看有些时候抢这些国企项目抢的开心,以为他们只能无能狂怒。

    其实别人全都记在了小本本上面,一直在和上面的大佬勾兑,等到时机成熟,事后就开始好好拉拉清单,一条条好好算账。

    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别的不说,就掐断银行贷款这一条,大部分企业就玩不了了,因为没几个没贷款上杠杆的。

    更不用说李裕书这种了,算是借助房子,加杠杆加起来的。

    而且这次能找到他,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个就是他们估计知道房子要涨价了,处于银行口,消息绝对比很多人灵通,今年放的水一多,房价,已经在蠢蠢欲动,翻倍行情已经要来了。

    而李裕书今年大肆捡漏房地产项目,大量接了很多设计不动产的不良资产包,虽然他们现在不知道房价能翻倍,但现在这放水力度,涨幅肯定小不了。

    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股市绝对承接不了这么大的货币宽松力度,只有房地产市场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房价一涨,他李裕书本来还算较多的负债,一下子就算降下去了。

    以前负债50%,100万借了50万,现在资产价格即使只涨到了150,负债也只有33.33%。

    实际上是翻倍了,那负债率就只有25%。

    不管是负债多少,拥有这么大量的房地产资源,那直接就意味着他有钱了,要发财了。

    这就是找上他的最重要原因,只有将钱借给有钱人,银行们才最放心,就是你不缺钱,他们才想着将钱借给他。

    而且前段时间,大手笔押注房地产,也证明了他的眼光,要知道在房地产这么困难的时刻敢于逆向押注,是多么艰难的决定。

    众人皆醉我独醒,看着清高和浪漫,实际上却是一段痛苦的旅程,要忍受住周边大多数人的异样眼光,甚至是不解和抵制。

    就这件事来说,一天房子价格不涨起来,即使有再多利好,也不能为他正名。

    当然,房价涨起来之后,又会赢来这些人的吹捧,王总和他今天要带来的人,本质上是一个道理,只是他们更早一点确定房价要上涨,因此才有这次机会。

    另一个估计还是和江鑫钢铁有关,他通过各种手段,掌控了一家还算过得去的民营钢铁集团,而且各方面做的又还不错。

    原来的老板没有出言指责,甚至两人还在合伙一起做项目。

    而且原来老板的亲戚还在管事,这和很多项目闹翻有天差地别,现在江鑫钢铁这么大的企业也能平稳交接,总的来说能力还是可信的!

    而且江鑫钢铁毕竟是钢铁厂,对矿山这样的上游环节,天然就有偏好,除非是毫无野心的企业,不然有机会涉及上游产业链,肯定不会放弃。

    因为有这一步,成本至少能降低20%,在现在这个行业大环境下,这20%可能就直接是利润,是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的理由。

    所以一听说有这样的机会,李裕书宁愿放着大宗商品期货的收官工作不管,也要回到京城面谈,就是机会难得。

    “小李,这是朱总,这是付总,这是李总,还是你本家,几位老总,这是就是江鑫钢铁的董事长,年轻有为,江鑫钢铁只是他的一小块资产,最近他收购了全国大量的烂尾楼项目。

    京城比较有名的就是金和国际大厦,就是他接手了,做的非常不错,而且他还接手了四大AMC不知多少不良资产包,大部分都是房子、土地,我现在想想,真实羡慕的不行”王总像一个老大哥在给这几位政策行的领导介绍自己的小老弟。

    其实这几位领导在参加这个饭局时已经对李裕书这个人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不然他们这地位,也不敢随便见一些不认识的人,贷款就更不用提了,真想贷款还怕没人愿意接吗,多的是。

    但是贷款好贷不好收,能贷能收,稳健才是现在他们最看重的,不然王总也不会直接提这些烂尾楼的事了。

    对银行来说,房子才是最优质的抵押物,感觉有了这个,所有的贷款才会稳当,王总也是行家里手,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忧虑,自然是往他们想了解的方向介绍。

    一句话,这人手上固定资产多,有足够的抵押物,和他合作不怕资金链出问题,实在不行,就用房子抵债嘛,现在这行情,明显房地产要起飞,害怕资不抵债吗?

    “而且这就算了,这小子还有一块业务,在香江搞了个金融控股集团,银行、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等,和我也成了同行,年纪轻轻就支起了这么大的产业,难得啊!”

    王总这句难得,是一点水分没有,别人可能不清楚,他是一清二楚,有些时候说的是一些场面话,但是他今天说的这,真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那时候他还在自己找京城的四合院,前段时间已经能在四大amc手上买若大的资产包,现在更是有机会参与一些国家都在关注的重点项目,成长不可谓不大。

    更别提现在他又在香江撑起了这一个金控集团,这点就尤为难得了,他是知道的,李裕书属于白手起家,真正的白手,至少他可以确定不是谁的白手套。

    现在这些基业,都是拿自己的眼光积攒起来的,从四合院到烂尾楼,再到不良资产包,一步步都没有太多权力的影子。

    在香江有这样一家金控集团,事实上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不知他是不是刻意的布局,这会让很多想对他上下其手的人有了顾虑,香江现在还是有其特殊性的。

    而且他也听听说了李裕书在整合那些不良资产里的制造业企业,什么水泥厂、家具厂、建材厂、瓷砖厂,通过债务重组,将这些单一企业做大做强,有脱虚向实的打算。

    这是扩大自身实际影响力的一种方式,很政治正确,也正是看准这一点,才邀请他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他相信李裕书肯定会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