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公子颜如玉,绝代世无双 » 第三章拂衣而去不留名

第三章拂衣而去不留名

    三日后。

    姜尘收拾好包袱,拜别了亲朋好友,满怀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激动,踏上了征途。

    刚走出城门,便有乞讨的行人,蜂拥而至,最后连他身上最后的一点干粮都抢走了。

    他看着城里,又看着城外。心中五味杂陈,但却又无能为力。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没有什么比穷更可怕的。

    路上,他饿了边去摘果子,挖野菜,再不齐,就去捕鸟。

    十六年第一次出远门,数十日,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不知道有多少次曾幻想着,有人帮自己一把。

    每次想着明天就回去,再也不出来了,但看到太阳东升时,还是拗不过自己,收拾好行李,又开始启程。

    一路向北,便是皇都,人们说,那里有最高学府,那里遍地金银,各家各户的大门在晚上也是不锁的。

    当朝皇帝更是仁德,知人善任,通古晓今。

    讲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实际上谁也没去过京城。

    许久后,姜尘总算到了皇城门旁的土地庙,只见里面破破烂烂,门口摆放的石像缺一颗头,门窗也只剩下一点边框,桌子上的贡品也不知道被谁给偷去当做食物。

    姜尘看着乱七八糟的样子,便开始收拾,小心翼翼的点燃灯芯,将包袱放在地上。安慰自己道:“皇城一定比这里好多了。”

    “吁。”

    “少爷,前不远就是京城了,不如我们先在这里安顿一晚上,歇歇脚如何?”经过自家少爷同意后,便将马车停靠在一边,安顿好自家公子,便去给马儿喂草。

    只见那公子脸如白蜡,手指娇小如羊脂玉般,双眉如剑,长发翩翩,开腔却极显阴柔。

    他走进庙里,看向卧在一旁的姜尘,有些诧异的问道:“阁下也是进京赶考的吗?”

    “不是,我哪里有那么大的学问,只是来此地闯荡江湖而已。”

    姜尘拖着身下的稻草,来到那个少爷旁,好奇地问道:“不知公子如若考中,有何打算?”

    只见那公子不假思索道:“高中人士,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说罢,一股正气由心而生。

    心中好似有枷锁开了一般,顿时感觉整个人脱胎换骨。

    “那你呢,闯荡江湖又是为了什么?”

    姜尘坐在那儿,许久未语如老僧坐定一般。

    一刻钟后,他吐了一口浊气,指着灯油,回答道:“我没有公子您那么大的志向,不曾想过入仕途,考取功名,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也只想做普通人的事情。我就同这灯油一般,来此人间,不为其他,但总要干点什么,我不想浑浑噩噩,度过此生。家中老师曾说,告诫我,要多行善事,莫忘初心,不为所终。”

    “那你这和女儿身,有何区别?”那公子有些气愤道。

    姜尘又笑问:“女儿身如何,男儿身又当如何?我特别喜欢你们儒家的一句话,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那公子见此,本想说些什么,却发现无从开口,瞧他那云淡风轻的样子,只好就此作罢。

    “我对你想要的那种生活向往已久,待以后我老了,定去找你。在下张存真。”

    男孩甚是简练的回答道:“姜尘。”

    竹叶随风起,花自暗凋零。

    雨夜亦绵绵,凉意入屠苏。

    是谁低吟浅唱,道尽夕阳西下,愁断肠;是谁梦入桃花,阅尽世间繁华;是谁敲着木鱼,追问心底的答案。

    晨曦初现,远方露出鱼肚白。

    随后两人做了最后的告别,各自去往归处。

    城内的吆喝声,一家盖过一家。

    “我的剑好了吗?”

    “马上好,您稍等。”

    “小二,快点上菜,还能不能干了,实在不行,我自己进去炒。”

    “好嘞,客官,您要的水煮白菜和一碗米饭。”

    “客官进来玩吗?好长时间没见您来过了,今天还是那几个吗?”

    “不用了,今天我家那位可能会过来,给我送点水果花生就可以。不用雅间。”

    “张夫人,您看看这些布料,刚到的,一直给您备着呢,就等您来了。”

    “嗯,手感还不错,回去给我家老爷裁一身新衣服还不错。”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天刚到的上等的药材。”

    “老板这茶叶怎么卖啊,味道挺香的啊。”

    “嘿,还是这位客官识货啊,这也不贵,三两一斤。”

    “靠北哦,这是什么茶叶啊,这么贵,可是要了我老命哦。”

    “这是想你的夜。”

    “???”

    “冰镇西瓜,卖冰镇西瓜喽,三两一份!”

    路边的人静静地瞧着,身边的孩童舔了舔嘴唇,摸摸袖里的几文钱,纠结了很久,每当要走到他的面前时,却又停下来。

    最终还是没舍得。

    他想:没关系的,快冬天了。

    可是年幼他怎么会知道,距离冬天还有漫长的七个月。

    风吹叶落花满地,树下新人折旧扇。一合一拢指东方,笑骂故人迟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