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绝底深渊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生不息

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生不息

    世事如此,不可琢磨。

    姚岩倍受感激,如果不是今天薛老提起,他还不知道欠了薛大人这么的人情。

    薛家对自己越好,姚岩心里越纠结,他已经拒绝过谢大人两次都没缝困难时候,人家依然鼎力相助,姚岩心中的天平逐渐向薛仁倾斜了。

    石头拜师后的前两天,每天一早都会早早起床,跟着高阳和护卫队参加早训,负重先跑十公里,回来还要联系对打,等姚岩起来,人家早训已经结束了,所以他从来没有见过石头训练中的样子。

    这天,姚岩起床恰巧碰到石头从门外进来,精神奕奕,看着和前几天想比有些不太一样:

    “感觉咋样?石头”

    他这次并没有挠挠头,低头思考,直接吐出一字:

    “好!”

    干净利索,掷地有声。

    这便是高阳训练了三天的结果,这转变也太大了。

    只有吃饭的一个时辰能见到石头的影子,白天根本看不到,也不知道去哪了,晚上回来很晚,每次差不多姚岩要睡了才看到他累的像狗一样回来。

    看他这样子姚岩也不忍心再问了,这家伙只要一沾上床便能立刻睡着,可见被高阳摧残的程度了。

    姚岩开始有点后悔怂恿石头去学武了,真不知道炼成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又过了两天,大爷有人搀扶就可以下床走动了,两腿颤颤巍巍地还没有太大力气,但比之前好太多了,众人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了下来。

    第三天的时候,薛老派人去请田郎中,这次和他一块来的,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样子应该是徒弟。

    等一切准备就绪,田郎中和小徒弟去了屋内,看来要手把手把针灸演示一遍,当然众人并没有见到施针过程,过了半个时辰,方才见到小徒弟扶着田郎中出来。

    “这次过后,再来一次就可全部清理干净!”

    光头叔听到他的话喜极而泣,一个劲儿的道谢,虽说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走动,但能起来走几步已经是最大的惊喜了,田郎中不愧是医学世家!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几个人已经非常熟悉了,田郎中在院子里陪着汪叔喝了几杯茶方才离开。

    第二天,几人刚吃过早饭,便看到田郎中和昨天的伙计一块儿进来。

    大爷已经可以在人的搀扶下站起身了,但是站不了多久,两个腿的支撑力还是不够,需要人在旁边一直看着。

    田郎中和往常一样,把针排开,示意大爷躺下,小徒弟在一旁点了灯盏,消了毒。

    在一老一小的目光注目下,田郎中手如闪电,刷刷几下已经下了七八针,嘴里说着:

    “用手摸膝盖下一寸,皮下凹陷的地方,这……”

    一边说着,一边给旁边的小徒弟讲解着。

    话语通俗,就连大爷也都听得明白,开玩笑的说道:

    “郎中,你就不怕我学了去。”

    田郎中哈哈大笑:

    “老人家,这又不是缝衣缝裤,不念几年医书,是下不了针的。”

    大爷就是问问并没有当真,看着床边给自己忙碌的两人,他的心里一阵满足。

    从当兵回来腿就越来越严重,最后压根儿下不了床,之前也只是喝些止疼的草药,并没有在意,谁知道等到老了却严重起来了,一到阴天下雨天或者冬季腿就疼的厉害。

    他压根儿没想到有一天还能重新站起来走两步,但是这个愿望就在田郎中的手中实现了。

    如果不是姚岩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傻小伙儿,为自己寻得名医,有时感到腿病发作,他都想自己了断。

    战争年代,人命如畜生一般廉价,战事不休,不知何时才是头。

    最终受苦的都是低层的老百姓,从整个县城到村子里随便找,只要是男丁,除去有功名的,哪个身上不带伤?

    有很多人都是断腿断脚,有的压根儿连床都下不了的。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国家越打越强,可百姓越来越穷,组成帝国的每一个人都是残缺不全的,那国家如何能千秋万代呢?

    “好啦!体内淤血已经清理干净,剩下的便是好好调养多多走动就好啦!”

    田郎中推开门,对着正在门外焦急等待的众人说道。

    姚岩等人喜出望外,他们来时心里是抱有质疑和不信任的,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大爷的腿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复苏之日不远,众人总算了清了心里的一桩大事。

    大爷在40年前去北方参加保卫帝国的战争,所到之处十去八九,十室九空。

    这几十年间,北元和周边国家摩擦不断,所以大多帝国的士兵很多带伤再次上阵杀敌。

    当时的石寨村有100多人,算是一个中上等的村子,一场仗下来,死了十几个男丁,又一场仗,就只剩下了一半人,而且打仗归来的大多变成了残疾人,地中不了,活不能干,也得不到额外赏赐。

    以至于底层人越来越穷,地越来越荒,赋税依旧不变,很多村里人扛不住,只能进山打些猎物换钱,勉强养活一家人。

    两代人过去,石寨村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姚岩听完老大爷的故事内心一阵唏嘘:

    可能很多事情他都已经不记得,对于姚岩来说,只有这半年多以来发生的事是最清楚的。

    这15载陆陆续续发生的,只有记忆深刻的一些过往现在依然能记起,其他东西压根儿没有一点儿印象,更别说实在村的由来了。

    现在听来,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如果再不加以改变,可能以后的史书中就再也没有石寨村的名字。

    其实姚岩不知道的是,随着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和每一个人物的经理,他心目中的天平一直在摇摆不定——

    当初所认为的只要做个官不去死,能让村子里温饱就是好的。但现在更重要的一件事,却逐渐唤醒了姚岩心目中最完整的希望:

    那便是让石寨村的每一个人都能健健康康的活着,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要在这个充满血与火的时代生存下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如此这般,才算是完成了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