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通往写作的自由之路 » 明知故问谈设问

明知故问谈设问

    设问,是一种“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的修辞文本概式,这种修辞文本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为提醒下如而问的,我们称为提问,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下文;(二)是为激发本意而问的,我们称为激问,这种设何必定有答案在它的反面。”为提醒下文而间的“提问”,

    例如:(一)张生虽一介寒士,但毕竟是官居一品的礼部尚书的遗孤,且又来自向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之故乡、唐时之陪都洛阳,用张生自己的话说,他见过的玉人何止万千,为什么独有崔莺莺使他“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呢?

    这是因了莺莺是一美于众美的殊美之女子。(李存葆《飘逝的绝唱》)

    例(一)作者先提出问题:“他见过的玉人何止万千,为什么独有崔莺莺使他“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呢”,然后自己作了回答:“这是因了莺莺是一美于众美的殊美之女子。”通过一问一答,作者所要表达的语意得到了强调,是典型的“提问”模式。

    “提问”,在现代汉语的许多文体中都有,口语表达(特别是演讲)中运用更是频繁。古代汉语修辞亦如此,诗文中都有。如汉末曹操《短歌行》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其中,“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是两个自问自答的“设问”修辞文本,将诗人内心的忧伤突出地强调出来。

    又如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晋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且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天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又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矣!汝之纯明宣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天瘦,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以六个提问句,结以一个回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洋乎?少者、强者而者不可知矣!……”其中,“其信然耶?其梦吗?其传之非其真耶?信答句,是典型的“提问”文本。台湾学者黄庆萱评赞曰:“全段共用十个询问句,反复设问,把那种欲疑而不可疑,将信而不能信的心理现象,委婉表出,波澜起伏,气势感人!”为激发本意而问的“激问”。

    例如:(二)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我也举一件小事。有一次,在BJ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有人忽然谈到《水经注》。一听到《水经注》,迨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高,大有挑灯夜战之势。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不也可能小中见大吗?(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例(二)“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不也可能小中见人吗”,答案就在它的反面。这样表达明显比直陈语气重得多,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要深得多。

    这是典型的“激问”模式。

    “激问”模式,在古代汉语修辞中也很常见。如汉末曹操《短歌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倆谈議,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面,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中,“何时可掇”,就是“无时可掇”;“何枝可依”,就是“无枝可依,都是典型的“激问”模式,强烈地表露出诗人作为一位乱世政治家忧国伤时的沉重心情。又如秦末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其中,“骓不逝兮可奈何”,就是“骓不逝兮无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就是“虞兮虞兮无奈若何”,都是典型的“激问”模式,强烈地表达了项羽英雄末路的悲伤之情。

    设问作为一种修辞文本模式,不管是“为提醒下文”的“提问”,还是“为激发本意”的“激问”,“它们的建构都是表达者在某种激情状态下意欲凸显自己的某种情意并希望接受者与自己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是表达者有意识地强化接受者注意的产物。

    正因为如此,设问修辞文本,一般说来,在表达上多有突出强调的效果,易于淋漓尽致地显现表达者文本建构的情意或意图;在接受上多因表达者所设定的“明知故问’文本模式而易于引发接受者的‘不随意注意’,进而能深切理解表达者的文本建构的意图,达成与表达者之间的情感思想的共鸣。”

    例如:(三)我怎么能再流浪下去?诗人,我怎么能再幻想苹果园里,异国的院子,也会有一个子夜寻访的连锁?大理石砌起的广厦里会不会生长一株忏悔流泪的绛珠草?蛮荒的向往已经终止,武士的幻梦已经流逝,不再是西欧洲落拓的游唱诗人,不再是南北朝蓄意落第的士子,我只是偶然间奔进了等待的坟地,在盎格鲁·撒克逊的兵火海涛中迷失了方

    向。我迷失了方向,诗人,乌楸在你的四周哀号……(杨牧《作别》)

    例(三)这段文字是一个复杂的设问修辞文本,但却是典型的“提问式”设问。因为三个提问之后,便是详细的答案在下面。这一修辞文本的建构,在表达上,强烈凸显并强调了表达者作为一个神游于历史之中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苦闷,满足了表达者因神游历史不能自拔的精神苦痛集中,进而使接受者深刻理解表达者文本建构的意图,从而在表达者激听觉上三个提问重音的鱼贯而下),极易引发接受者的“不随意注意”的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语言形式上的提示(视觉上三个问号的连用,而影响心理平衡的心理能量的释放和情感纤解的需要;在接受上,由于情状态的语言表达中深受感染而达成与表达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一即感同身受地体味出一个诗人的精神苦痛。

    又如:(四)青年里面,当然也不免有洋服上挂一枝万年笔,做做装饰的人,但这究竟是少数,使用者的多,原因还是在便当。便于使用的器具的力量,是决非劝谕,讥刺,痛骂之类的空言所能制止的,假如你不信,你倒去劝那些坐汽车的人,在北方改用骡车,在南方改用绿呢大轿试试看,如果说这提议是笑话,那么,劝学生改用毛笔呢?(鲁迅《论毛笔之类》)

    例(四)是鲁迅讽刺那些“不看报纸,昧于世界的大势”的不现实的“国货”提倡家们。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那么,劝学生改用毛笔呢?”是典型的设问修辞文本,属“激问”一类。这一修辞文本的语义内涵就在其反问语句背面,即“劝学生改用毛笔更是笑话”。这一修辞文本的建构,在表达上,强烈凸显了表达者对那些“国货”提倡家们昧于世势,不切实际的无知愚昧的强烈嘲讽之意;在接受上,由于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语言形式上的提示(反间语气),接受者就易于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集中,从而深刻体会出表达者文本建构的用意,进而在表达者强烈情绪的感染下达成与表达者思想情感的共鸣——即体认到爱国并不是简单地拒绝洋货,而应该切实地看清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发展自己的现代化,使中国富强起来,才是真正的爱国。

    诗词中运用设问的,也很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意思:青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时候升起的?我现在停下酒杯想问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体现出诗人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手持杯酒,仰天问月,极具诗仙飘逸浪漫的风骨。

    一个好问题,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总之,设问用得很多,也很巧妙,能起到强调的效果,小伙伴们,赶紧“问”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