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幅仙人画卷 » 第二十八章 汴梁城有位江神医

第二十八章 汴梁城有位江神医

    陈尧只是笑笑,并未正面答应江念烟的话语,汴梁城的百姓,若是有隐疾,理应是由他这个做王爷的出面解决。

    怎么如今是这重任是落到了江念烟的身上。

    这是他的失职。

    在这位王爷看来,先是他江南道百姓,然后才是沐楚的子民,江南道内,他会治理,容不得皇权插手。

    “那玉堂呢,你怎么就是不担心世子的。”陈尧问道。

    江念烟这才反应过来,低下头去,两只小手亦不知如何安放,王爷的安危是安危,殿下是安危就不是了啊。

    这岂不是怠慢了世子。

    江念烟只恨自己说错了话,这关键时候,怎么就没好好思虑一下呢。

    充当着车夫角色的陈玉堂掀开帘子,笑道:“爹,您就别为难江姑娘了,是我主动提议要去帮忙的,江大夫本也是不愿的,奈何架不住世子殿下的威严啊,只好是顺着我来了。”

    陈尧抬头看了陈玉堂一眼,后者露出笑意。

    江念烟看准时机,赶紧是接话道:“小女子拗不过世子殿下,也只能是从了殿下的心愿,还请王爷怪罪。”

    这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教他怎么罚哦。

    索性是算了。

    陈尧摆手道:“本王没有处罚的意思,不过啊,这城外医坊,已不当初的模样喽。”

    陈玉堂和江念烟一头雾水。

    陈尧卖了个关子,“等到了你们就知晓了。”

    城北外的光景焕然一新。

    在江念烟的医坊一侧,赫然是多出来了一处楼阁,虽然还只是极为简单的架构,但隐约可见辉煌模样,气势恢宏。

    在他们眼前,各类的能工巧匠各司其职,有序不紊的搭建着。

    还有好些布衣穿着的百姓不知从何处弄来了杏苗,摘种在医坊和楼阁之后的山上。

    远远望去,人群熙熙攘攘。

    医坊门前大门紧闭,不见有前来看病的病人。

    江念烟好生奇怪,问道:“王爷,小女子实在是感谢修楼阁一事,但若是因为修筑使得百姓不便前来,还请恕小女子妄言,得不偿失。”

    陈玉堂赶紧是拉了拉江念烟衣袖,小声提醒道:“怎么说话的。”

    陈尧轻笑一阵,“无妨,本王就喜欢敢说真话的,江大夫且随我来。”

    陈尧下了马车后,亲自为江念烟做起邀请的手势,“江大夫不妨再多走几步看看。”

    陈玉堂望着这一幕,不仅是他,正在是修筑的楼阁的巧匠看到这一幕,皆是停下了手中工活,愣了好些时候。

    能让淮南王俯身邀请的,就是连沐楚天子亦是不曾有的待遇。

    更何况,据传言,这位女子,还不是江南道人氏。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江神医万福金安”,随后竟是震耳发聩,响彻天地。

    汴梁城北。

    “江神医万福金安。”

    江念烟缓缓向前走着,鼻尖突兀的一酸,双手掩面,眼角的泪光,折射出这一片光景。

    听着身前这些人的呼喊,她亦是不自觉的喃喃道:“江神医万福金安。”

    霎时间,她莞尔一笑,泪水终于是没忍住的落下,顺着脸颊,滴落在地面。

    她这一辈子,本是出身书院,为何坚定要学医,便是如此了。行到何处,皆是能看到被她治好的病人。

    还是幸福安康的活在这个世子,就很好了。

    在汴梁城六月光阴,不负她从东海神州一路至此。

    她擦了擦眼泪。

    陈尧笑道:“姑娘大可不用伤感,江大夫能在汴梁城,是汴梁百姓的幸事啊,江姑娘不妨再走几步看看。”

    “嗯嗯。”江念烟点头答应道。

    她又往前走了好些步,忽然是看到排着几队的人群,人群的尽头,竟然是有大夫在为他们诊治!

    江念烟猛的回头,不可思议的看向陈尧,难怪医坊门前不见人影,原是到了此处。

    陈尧笑着解释道:“很早就答应姑娘的一件事,要在医坊周围筑高阁,为百姓做些善事,本王没有失信,已经是在做了。”

    昨夜的晚宴过后,陈尧便是着手安排此事,王府在一夜之间内搭建出一处临时的看病的地界,还是绰绰有余的。

    今日一早再派人去喊汴梁城内的名医,去城北外开义诊,有了之前在王府医治世子殿下的不力,此次义诊那是毫无怨言,义不容辞。

    江念烟看着眼前的看病的人群,欣慰一笑,这等光景,很好了。

    人群中有人往她这边瞥了一眼,招呼着前后的人,说道:“看那是谁,是不是江神医的来了。”

    人群中瞬间是出现骚动,纷纷望向江念烟,说道:“还真是江神医,就说之前那声‘江神医万福金安’从何而来,原来是在此处。”

    陈玉堂望着江念烟的背影,亦是看到许多对她恭敬的百姓,那种眼里流露的是尊敬。

    是他未曾在自己身上看见过的。

    陈玉堂缓缓道:“爹,你对江大夫是何看法。”

    陈尧一敲陈玉堂脑门,笑道:“你那点心思我还看不穿了?别想着反问我,你若是想,尽管去做,王府还不需要找一个身世足以和你相配的女子当世子妃,去稳固在朝堂上的地位,更何况,江大夫的出身,是不弱于你的。”

    陈玉堂暗暗咂舌,原来还是有这一层关系。

    “放心吧爹,孩子自有分寸。”

    陈玉堂说完,跑到了江念烟身边,轻声问道:“我陪你去看看?”

    “嗯。”江念烟答应一声。

    王府临时搭建了三处小亭台,从汴梁城请来的三位大夫坐在其中,不断为病人把脉,写药方。

    陈玉堂领着江念烟走近些瞧了瞧,江念烟懂医术,寻常病情诊治出经验来了,一望便知。

    故她端详了好一会三位大夫写下的治病药房,缓缓点头,“如此,我便放心了。”

    江念烟此话一出,大夫们才是意识到身边竟然是来了世子殿下,还有江神医。赶紧是起身行礼道:“殿下,江神医。”

    江念烟微微一笑,摆手道:“您说笑了,我远是担不起神医之名。”

    其中一位接话道:“江神医受得起!”

    江念烟皱眉问道:“诸位大夫莫不是说我医治好殿下中毒之事?”

    “非也。”那人摇头道:“我等敬佩的是江姑娘为汴梁城百姓所做的一切,这不亲自来义诊一趟,我等还真不知道江神医平日竟是如此操劳,心系百姓,我等汗颜啊。”

    江念烟笑道:“诸位今日能在城北外义诊,也不晚的,我们做大夫的,可不就是为了自家药柜多生尘土吗。”

    “正是,正是啊。”三位大夫对视两眼,异口同声道。

    陈玉堂这才恍然想起江念烟的医坊内,药柜上是贴有一幅对联。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

    她有心了。

    三处亭台依旧是排着长队,江念烟知道此刻不便再多唠叨,说道:“那小女子就先不打扰了,诸位继续诊治吧。”

    得到一声肯定的答复后,江念烟渐渐是远去,陈玉堂跟在她的身后,走过一段路后,依旧是可以听闻“江神医”的叫喊声。

    江念烟再一次泣不成声。

    “今日的一切,你是知道的对吗?”

    陈玉堂没有否认,“我也今早才得知的,除了城北,城东、城西、城南三个方向皆是有义诊,王府安排的都很妥当。”

    江念烟低头道:“替我谢过王爷。”

    似乎是不想让陈玉堂看见动容的模样。

    陈玉堂摇摇头,“是王府要多谢你才是,江神医,本世子...,我不会忘记你这份恩情的,日后定有报答。”

    江念烟一转身,眨巴眨巴眼睛,“你这可算又欠了我一个人情?”

    陈玉堂蹲下身子,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圈道:“再欠下去,本世子都要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