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幅仙人画卷 » 第九十九章 善缘寺

第九十九章 善缘寺

    陈玉堂一行六人来到善缘寺山脚时,午时已过,依旧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寺庙的尽头。

    徐徐登山。

    一步步踏上台阶之后,一股庄重气息便是扑面而来,教人心旷神怡。

    如沐春风。

    不算儿时在龙汉山的经历,这是陈玉堂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踏足三教中人的地域,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舒适,与在古城内的压抑氛围截然不同。

    “若是在此地读书或是练武,会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不禁是问道。

    屈梁开口道:“兴许是有点作用,但也只是初来是几日有效果,待习惯了这一片的气息之后,原先是怎么修炼的还是一样。读书人还好,武夫则会反受压迫。”

    陈玉堂皱眉问道:“先生何处此言?”

    屈梁耐心解释,“世间修行分两种,一种读书人,靠着自身悟性攀升境界。其中以三教中人最为明显,一朝顿悟,即刻成就上三境,读书人亦是如此,本命字,文胆,再到金色小人无一不是所见所闻所感,都算是世间给予的馈赠。这世间的道理虽是写在的纸上,代代相传,可没有一句是凭空产生,都是来源于世间。故读书人行事,需讲究规矩,道路,坏了分寸,一身境界挥之而去的也快。”

    “而武夫不一样,十八般兵器,甚至不只十八种皆可修行,讲究人定胜天,靠自身的力量改变世间。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力证道,用手中剑打破天地的偏见,故实力没有上限,高出天际。”

    一个依托了外物,一个全凭自身的力量去提升境界,难怪说同境之前武夫无敌。

    根结是在此处。

    陈玉堂心中又升起一个想法,“当今读书人遵循儒家思想,已然是一家独大,有天下大道的趋势。若是此刻出现一人,创建一门新的学说,融合百家之长,去其糟粕,有无可能同境之间高过武夫。”

    屈梁笑了笑,“殿下这么想,还是没有走出来,殿下吸纳百家归根结底还是百家的思想,依旧是承袭前人思想,还是百家的格局。”

    “这世间或许还有一个更大的道理,亦或是法则,读书人同境就是打不过武夫。就好比一个依托拐杖男子和一个健全的男子比走路谁快,一目了然。”

    在依托外物的同时,定然也被外物所困。

    陈玉堂陷入平静,再问道:“若是读书人二打一呢?”

    “有点机会。”屈梁说着,忽然是想到什么,盯向陈玉堂,忽而一笑,“我懂殿下意思了。”

    江南道阅军场上,与世间最强五境的公孙信对战,画卷的本事非是出自文胆。

    陈玉堂将屈梁点醒,“走吧,继续上山,数千台阶,一路还很艰辛啊。”

    再走过一段路,刻有善缘寺三个大字的石头树立在山腰上,这会才有寺庙出现在视线内。

    江念烟抚腰坐在一旁休息,饮过清泉,喘气道:“走过台阶还是台阶,到的那处才是善缘寺的大门,还要走多远的路,累死本姑娘了。”

    抬头望去,寺庙最高处高耸入云。

    原先看到的顶端,不过是山腰建筑的一个尖角。

    这善缘寺就不能修得大气些,竟然是藏在了山中,难怪她未曾听闻,就单凭路途遥远这一点,就劝退很多人了,何来香火鼎盛。

    陈玉堂听着江念烟的抱怨,询问道:“我这有一个省力登山的法子,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快说。”江念烟喝道,这都什么时候,还卖关子呢。

    “我背你登山。”

    “啊,找打是不是?”江念烟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拿出银针,对准陈玉堂一阵扎去。

    某人见此疯狂的逃窜,这银针的威力他是知晓的,不敢继续造次,赶紧是道歉。

    这打他的气力不是着,留给登山不好吗?

    江念烟转念一想,说的也有理,那这件事就先计着,以后再慢慢算账。

    还挺记仇。

    陈玉堂从江念烟肩上拿过药箱,“我先替你背着,你轻松些。”对此江念烟颇为满意。

    这书呆子总算知道体恤女子了。

    陈玉堂走去两位读书人的身边,问道:“二位在兴安古城生活,可曾知晓善缘寺的来历?”

    毕竟这座寺庙的名气,依照江念烟所言,他也是不曾听说。

    席璞玉想了想,“佛教中人有名气的皆在灵隐寺中,这善缘寺的来历我也不知晓,要说祈愿灵验一事也是二十年前才发生的,兴盛也是近几年,或许与一则传闻有关。”

    “什么传闻。”

    “这都是从城中几位老人口中得知的,殿下切莫当真。”

    “先生还请直言。”

    席璞玉开始回忆,“二十多年前,春秋百国割据,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当时有百名怀有身孕的女子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是躲避到寺庙之下,以此想求得庇佑。”

    “当时方丈弘灯大师不顾世俗眼光,毅然接纳了这些女子,更是不惜打破规矩开了杀戒,只求这些怀有身孕的不是只吃粗茶淡饭。后来官兵上山,决意占领这处山头,弘灯大师凭借一身袈裟将善缘寺保护在内,外人不得进入一步。”

    “如此说法,善缘寺的方丈还是一位佛法极高之人,那后来呢?”陈玉堂问道。

    席璞玉一笑,“说出来殿下可能不信,数月之后那百名女子皆是生下男孩,无一女子,为了报恩就在善缘寺内剃度未僧了。”

    由不得世子不信,这世间真的存在天理一说,所生皆是男孩就是最好的明证。

    因果善恶,善恶有报。

    “从那之后,善缘寺的香火就多了起来,寺庙本就是祈福祈愿的地方,当第二年真的还愿之后,一传十,十传百,上山拜访的人更加多了。第一位还愿之人是夏至之日上山,故这一日就成了如今祈愿的日子,空前盛况。”

    陈玉堂笑道:“这些多人,即便佛祖也忙不过来吧,所祈愿皆是灵验了?”

    席璞玉摇摇头,“倒也没有,寺内的方丈也说此言论当不得真。当然祈愿一事本就虚无缥缈,愿意信它,就是真的,不愿信,就是假的。”

    陈玉堂对此极为认同,在这世间,总得有个值得去期盼的事物。

    “殿下此番上山,是看中了祈愿应验的说辞?”席璞玉问道。

    “不是。”

    “那是为何?”

    陈玉堂指了指心口,这地方打了个结,需要解开。

    席璞玉瞬间是明白,心结确实找佛门众人易解一些,毕竟在这处,不经意间说的一字一句。

    都有可能是醍醐灌顶之言。

    “好了,闲话不多说,再不登山都要日落了,准备启程。”陈玉堂招呼这纪宁之等人往这边走来。

    有位年轻僧人朝他们走来,单手做合十的姿势,朝陈玉堂问道:“可是江南道世子殿下?”

    陈玉堂点点头,“敢问大师是?”

    年轻僧人和气一笑,“小僧法号田玉,奉方丈之命来此等候殿下,还请随我上山。”

    “方丈怎会知道我要来?”陈玉堂疑惑道,他在兴安古城并未大张旗鼓的暴露身份,故此行应该也是极少人知晓才对。

    田玉小僧朝山头拜了拜,“方丈说佛门与殿下有缘,故知道殿下今日要来,若深问缘由,可能只有方丈能给殿下一个解答了。”

    “那就只有上山之后才寻得一个答案了,此番就有劳田玉小师父带路了。”

    “应该的。殿下随我这边走。”

    等到了真正踏上上山的台阶时,缺是出现了两条大道,光景各不相同。

    有人三步一叩首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