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幅仙人画卷 » 第一百零四章 出东海

第一百零四章 出东海

    东海神州,位居沐楚东方,千里之遥。шшш.lσveyùedū.cōm当年中原大地春秋百国割据之时,有读书人来此。

    是为新建的一个国度。

    东海神州周围,还有数千岛屿,皆是在书院的管辖之下,二十年来,皆是兢兢业业。

    没有战乱发生,故崇文文气增长的极快。

    东海这块地界区域甚至还不及江南道那般大,可论起读书人,已经是有了三位七境读书人和五位六境读书人,世间罕见,这还没有算上书院的夫子。

    沐楚朝堂之上,不过只有一位七境读书人在明。

    尚且还不知道吕密和李宽那位才是儒家出世之人,儒家山门之中,可能还有更多的读书人。

    不得而知。

    书院夫子如往常一般照料着院中摘种的一小块药田,近些日子没有异象发生,但药田中的药材长的确实格外茂盛。

    竟然是超出了寻常药物的大小,这倒是一件怪事。

    院门外,忽然有一人推门而进,是为王言卿。夫子起初还是一愣,一月前不就是派他再去江南道保护江念烟那小丫头了吗,怎么现在还回来了?

    王言卿此刻是衣冠不整,发梢乱糟糟,一看就是急得赶路而回,这不由的让夫子心中一惊,能让一位七境读书人至此的,该不是江南道那块地出了意外?

    “江念烟出事了?”夫子急忙问道。

    王言卿点点头,但随即又是摇摇头,“念烟她确实出事了。”

    夫子神色一暗,长叹一口气,“就说沐楚不是什么好地方,那天子杀人如麻,灭了七十余国,念烟去沐楚,一路上肯定不安全。她出什么事了,是陈玉堂那小儿所为还是沐楚天子,我书院在东海神州沉寂了这么多年,读书人不少,是该出去一展威风了。”

    王言卿忽然朗声一笑,“夫子,你一向是已沉着冷静著称,可怎么一听到有关念烟的消息就想动手脚了,君子向来不都是动口。”

    夫子冷哼一声,合着王言卿是在找骂呢。

    “有事快说,书院内那位叫做祁游的年轻人还未离去,你赶紧去劝劝,一直待在我书院也不是个事,让他加入亦是不肯。”

    王言卿悄然挺直了脊梁骨,走到了院内石桌前,本是夫子沏好的茶水,他斟得了半杯一饮而尽,还不忘给夫子也斟了一杯。

    “我本是已经到了念烟身边,见过一景后这才决意日夜奔袭回书院,有一件事,必须尽早的禀告。”

    “什么事?”夫子在此刻坐到了他的身侧,“莫非是那陈姓小儿读书人又跃境了?二十岁第五境读书人,约莫是能够到来东海提亲的门槛了,但仅仅只是门槛罢了。”

    王言卿哎的一声,“那里是这事,那陈玉堂不仅读书人资质一般,就连丹青师也被破了心境,天赋远配不得念烟,我要说的,是念烟的医术,大有精进,似乎有可以修炼的趋势。”

    夫子听闻,神色一愣,医术可以修炼?

    这似乎只有极早之前的几位医术大家才能做到的事情,譬如那位神农,近乎是凭借一人之力奠定了医术用药的基础。

    再经过来人的不断补充,才有了如今的医术体系。

    可百年过矣,再无一人凭借医术登场,若是江念烟成功得到了一份气运,得以修炼医术。

    那她未来的成就,绝对不会亚于儒家推举的那位出世之人,若是这样来看,江念烟当初毅然决定学医,反而是一次明智之举。

    是他,书院夫子,目光短浅了啊。

    夫子呵呵一笑,神色严肃,问道:“此事为真?”

    王言卿点点头,“千真万确,不然我不会匆忙的赶回书院,这事甚大,对念烟的保护一定要更加周全,夫子您看需不需要再多派几位师兄前去。他们此行的兴安古城凶险万分,崇文风气简直就是歪风邪气,我担心有阴物作祟。”

    兰庆县一块毫不起眼的地界,出了阴物,没有道理可言,兴安古城崇文风气的败坏,极有可能有关联。

    夫子沉吟一阵,走去屋内拿来了一个锦绣盒子,上面还挂有一个同心锁。

    “这是念烟娘亲留给她的遗物,上面有我蕴藏住的三道文气,可化作我的虚影,中三境之下可保她无事。起初是想念烟成就读书人再赠予她的,看来她已经选择了医术,也就没必要藏着了。”

    王言卿大为惊骇,小声道:“夫子您步入第八境久矣,此刻若是分出三道虚影,那第九境一事岂不是又要延后几年?”

    夫子摆摆手,望向天边,伸出手去,在自己看来分明是握住但手中却是无云。

    “第九境本就虚无缥缈,淮南王府那位毒士穷极一生也才第八境,读书人的第九境太难,若是非是有天大机遇很难步入,分出三道虚影无伤大雅,你放心交给念烟就是了。”

    王言卿欲言又止,本还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选择离去,“那我这就回江南道了。”

    夫子点点头,“非是危急性命之时不要轻易出手,念烟和那陈氏世子都不是寻常人,不经历一番生死磨难,此生难有一番大作为,切记。”

    王言卿作揖,“弟子谨记。”

    书院中人,皆是夫子学生,以弟子自称。

    望着王言卿离去的背影,夫子喊住他,“还有一事,将那从兴安古城来的祁游带回去,多少时日了,一直在书院内骗吃骗喝,赶紧带走。”

    王言卿颔首以示知晓。

    那位名为祈游的读书人,与书院辩论的是读书人今后将如何发展,是继续尊儒家还是有所开创。

    祁游所言,是要开创读书人一种新的风气,俗称清淡之风,读书人不在追求世人的看法,而是讲究内在。

    不过于在朝堂讲究建功立业,当今的儒家体系,不过是君王用来维护自身秩序的说辞。

    纵观历届朝堂上的文官,所提建议虽然多是采纳,可死后无一人谥号“文正”,被抄家的亦是不再少数。

    既然如此不如饮美酒,穿着华丽的衣裳,与三五同行的好友结伴过完此生。

    俗称清淡。

    多次,书院内的读书人皆是反驳,辱骂是这是再坏读书人的根基,不可取。

    唯有他尚且还能与之辩论一二,甚至是还是小胜。

    就拿朝堂上那位首辅吕密而言,这种读书人如今所提谏言多是令沐楚天子不满,可依旧首辅之位坐的稳当。

    平日时行径也是饮美酒度日。

    为官之后再清谈亦不是不可,说来,祁游的做法无非就是一种避世的消极,有违读书人的本性。

    一身才华施展不出便是无才。

    祁游哑口无言。

    世子皆不知,那位首辅吕密,是出自兴安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