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珉玖传 » 第十一章 否极阳回,东夷剿匪

第十一章 否极阳回,东夷剿匪

    一旅千人在好妃的带领下,日夜兼程,很快来到东海车队经常发生劫掠的地方。此地位于盂方、龙方、马方三国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带,但也是车队必经之地,否则将要绕行七百多里。

    如今道路受匪人设障阻塞,军队前行不顺。好妃不敢贪功冒进,否则一旦遭遇伏击,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只好率众清理障碍,修正路面,引退守正,待机而动。

    这一日,珉玖来到中帐向好妃建议说:“王妃,东海车队未到,想必匪人暂时不会出现,若要想一举歼灭匪人,最好是等到车队前来,众匪人聚集之时。这就像拔出茅草,把各株汇拢在一起,连根拔起,才能保证不会再生啊!”

    好妃一身戎装,皮甲皮裙,胸口一副铜镜,腰间挂着武丁赠与的佩剑,左手握剑柄。席地而坐,右手捏着树枝,正在地上勾勒着此处地形。听见珉玖所言,起身答道:“太卜大人所言甚是,不过,我们并不清楚这些匪人来路,我正在想怎么把咱们这队伍藏匿起来,然后轻装去城里打探一下。”

    珉玖一听,便知道这位王妃确实非一般妇人可比,临危不乱,懂得绘制地形,也知道藏匿军队,还想着亲自去打探敌情,可谓有勇有谋。想起女娲娘娘的交代,又想起武丁对自己的恩典,不忍让她只身犯嫌。忙回道:“距离此处最近的是盂邑,不到三十里,王妃不可亲自犯险,不妨在此等候,安排军士拔营分散于山岗水涧之中,臣现在就亲自前去打探消息,日落前即可返回。”

    “那有劳太卜大人了!你返回时我们应该已经藏匿完毕,到时大人以击缶三声为暗号,自会有军士前来接你。”

    珉玖再次对这王妃刮目相看,若非亲身经历过常年战乱,练就了谨慎的作风,怎会这般行事。心中对这王妃升起敬佩和怜惜。

    三十里地,对珉玖来说顷刻便到。照着九尾狐的人形模样,化作一个貌美贵妇,又扎了两个草人,幻化成侍从,来到东市。寻得一间修理农具、剑矛的铺子,见老板正在抡锤敲打铜犁,便上前问:“这位大人,贵店可有戈矛或者铜剑售卖?”

    店主抬头看见一位身着华丽的贵妇,再看她身材妖娆,明眸皓齿,眼角上挑,十分妩媚。赶忙停下手中大锤,用腰间的抹布擦着手说:“兵器之类都是城主监制,我们这里可不敢售卖,只能帮忙修理。你一个妇道人家,买那些作甚?”

    “不瞒大人说,小妇家主本是协助傅强将军运送物资的一名伍长,前次遭遇匪人抢夺铜锭,不幸被杀,这才想着买些兵器防身用。”

    店主抵头若有所思,嘴里轻声嘟啷着:“哎......这帮杂碎,说好了只抢东西不杀人的,怎么又下狠手了?”他以为珉玖没有听见,抬头只说:“对不起这位贵人了,小店只能修理农具,不卖戈矛刀剑那些,见谅啊,见谅。”

    珉玖心想:“这人定是知道一些内情,时间紧迫,只能用些法术了。”

    只见他哽咽着嗲声嗲气的说:“大人,小妇人死了丈夫,无力自保,连把刀剑都买不到,可怎么是好啊!”说着便假装哭起来。

    店主见这妇人要哭,赶忙走出炉台,准备搀扶相劝,二人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一道电光射入店主眼内,整个人顿时就弯腰站立不动了。片刻之后才又伸手去扶贵妇,嘴里说着:“妇人莫哭,旁人看见,还以为我欺负你了呢!”

    珉玖顺势后退半步:“大人不卖兵器,我可怎生是好?哎......也罢,且回去听天由命吧!”便转身离开。那店主站在原地又愣了半晌,拍拍脑袋,回去继续捶打。

    原来珉玖使一摄魂之术,进入店主脑中记忆,知道了整件事的始末。了解到消息,立刻返回向好妃禀报。

    整件事其实就是这盂方国主盂侯密谋的,盂国周边原本有几座铜矿,历来是商王庭所有,一百年前盂国、龙国、马国等周边几个小邦的祖先被分封至此,负责看守与开采、粗炼,然后进贡给王庭,王庭也允许他们留一部分己用,与其他邦国交换粮食。

    可武丁即位后派傅说东进,伐灭有失国,建立圜土之城,专司开采铜矿。这些靠着铜矿吃饭的小邦,便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又因实力微弱,不敢反抗。只好铤而走险,各自出些兵丁,扮做流民土匪,利用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偷一些、抢一些粗铜、贝币之物。然后躲进山中,再慢慢把东西分散搬进城里。

    好妃知情后沉默很久。心想:如果继续对这种事情视而不见,采取包容承受的态度,只怕小人更加猖獗,国家继续受损。可是要怎么做才能不引起几个小邦部落混乱,进而心悦诚服呢?

    “太卜大人,我是这么想的,盂邦等众人,是因丧失了生计,朝廷又没有妥当安置,这才铤而走险。若是单靠武力镇压,并不会改变他们内心的想法,也解决不了今后的生计问题。唯有设法让他们生产劳作可以自足,再从内部施以教化,才能真正解决,日后车队也才会安全。”好妃此时已经放弃了剿灭匪盗的想法。

    珉玖却认为武力威慑周边小邦部落还是有必要的,便对好妃说:“就此掩盖事实,也会令王权蒙羞,这些人目无法纪,恣意妄为,若不惩处,岂不是对那些遵纪守法的人不公?”

    “可是若是这次就武力镇压,恐怕也会遭受小邦人民的怨恨啊!今后难保不会再次滋事。”

    “此事涉及到今后朝廷对这些小邦部落的政策,定要妥善安置方可。王妃还是尽快回禀大王,让大王决断为好。”

    在等待王命的日子里,珉玖并未闲着,而是化作一只小鸟,趁夜潜入盂侯以及与此事相关的几个主犯房内,故技重施,提取了他们的记忆。整件事的经过便更加清晰了。

    圜土之城建成后,盂侯跟周边几个部落没了铜矿开采之权,因多年从事采矿,不擅长其他,一时间没了财政来源。坐吃山空后,为了国人生计,在内臣的怂恿下,跟其他几个邦国、部落约定好,各自挑选壮丁,组成一只百余人的队伍,扮做流民。

    最初只是趁押运兵丁熟睡时偷取一些粗铜、贝币。可人心贪婪之浴火,一旦点着就很难扑灭。偷着偷着,总有被发现的时候,就演变成了抢劫;抢着抢着,领头的盂噩瞒着盂侯,开始招兵买马,扩大队伍,索性设伏劫道。

    而且,收买押运兵丁相关人等,为他们提供消息。发展至今,变成了有组织,有预谋,有内应的大规模劫掠,动则死伤几十人。而劫掠的大部分物资却据为己有,并未全部上缴盂侯。盂侯倒是坚守诚信,按约定把拿到的物资分给其他各小邦部落。

    珉玖弄清楚了整件事的始末后,心下决定还是要打一仗,生擒所有壮丁,召集各邦各部落首领,当面斩杀盂噩等几个头领祭旗,再将车队里的几个内应做人祭,献给先帝。然后让这些原本就是矿工的部落邦国,依旧重操旧业,在原来应得的比例上再加两成,听从傅强统一调配,彻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于是施法托梦给武丁,武丁以为是天意,次日依梦所闻下诏。

    说话间,王城使者带来王诏。好妃看罢递给珉玖,珉玖其实早就知道内容,假装看一眼。就听好妃说:“大王果真思虑周全,既扬我国威,又体恤人民,两全其美。”

    珉玖附和:“真乃大商之幸。王妃这下可以放心安排军士了吧?”

    “嗯!太卜大人速派暗使通知傅强车队即刻启程,放出消息,十日后途经盂国边境。并在车队中散布说此次运送之物全是专为大王庆寿的奇珍异宝,件件价值连城,一定要设法让盂噩知道这个消息。”好妃对珉玖说完,便走出营帐对卫兵说:“速传亚旅及各大行长帐中听令。”

    商朝军队,一旅分左中右三大行,每大行又分三行,每行百人,统领叫百夫长,下辖十个伍长,所以军人也叫“行伍”。加上警卫后勤之类,正好一千人。平时从事农耕,打仗时再行征调,征兵当时叫“登人”,甲骨有载。

    既有了王命,好妃做什么都没有顾虑了,在军中大胆的施展自己的军事领导才能。通过这一路观察,她提拔那些思想在同一范畴的将士依附在自己身边,这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不仅容易统一思想,还很容易形成行动默契,一旦有战惺惺相惜,彼此支援,对军士来说也是一种福祉。

    待车队到达盂国边境时,盂噩果然上当,他收到的消息是此次运送的货物非常值钱,增加了一倍的押运兵士,今日傍晚就到。于是集结所有壮丁,早早的埋伏在车队必经的林间小道两旁。只是这次,他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的身后早就被好妃的军队悄悄地围住了。

    车队进入盂噩的埋伏圈时天色已黑,一众匪人蜂拥而上砍杀押运兵丁,双方发生激战,盂噩本想速战速决,飞快的跑到车架跟前,打开箱子一看,竟是空的,一时不知所措。愣了半天,才知道上当了,急忙率众向外逃窜。

    里面打得正酣,外围好妃的千人之旅,一人一个火把,渐渐聚拢,将他们团团围住。匪人腹背受敌,加上原本就是乌合之众,很快就纷纷缴械投降,盂噩自己也被活捉。

    押送盂噩来到盂邑,珉玖向盂侯说明所有情况,好妃传达王诏。盂侯扑通跪地,承蒙天恩,感谢大王不杀。此时,傅强将军也赶到。好妃召集周边龙方、马方各部落首领,当场斩杀盂噩祭旗,又将盂噩的心腹手下和车队中的细作一并处以火刑,由珉玖主持祭祖。其余壮丁尽皆释放回原本部落,众部落无不臣服。

    好妃又命傅强按照王诏旨意与各部落签订盟约,分派各自开采区域,规定上缴数量等。诸事已毕,这才率军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