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珉玖传 » 第十六章 随有求得,妇好为后

第十六章 随有求得,妇好为后

    大军押着俘虏进入盘龙城,当晚守将谭兵设宴劳军。酒过三巡,守将谭兵突然跪地,匍匐在好妃面前说:“此次幸得王妃和太卜大人、千夫长马青松率军来救,否则盘龙城危矣!末将感激不尽!”

    “将军何出此言?”好妃不解。

    “此次熊糜来犯,我部理应出城迎战,怎奈城内空虚,士卒不足千人,皆是老弱,兵器还是几十年前之旧物,不堪一击。末将唯恐有失,只好固守。若不是千夫长马青松将军一直在匪军身后施压,恐怕他们早就攻城了。”

    “怎会如此?不是说盘龙城内三千甲士吗?”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啦!”谭兵起身跪坐,接着说:“当年太祖成汤灭夏之后,为防止东、南蛮夷入侵中原,就在这长江中游汉水边上建了盘龙城,那时确实派了三千将士常年驻守。后来王室衰微,数次迁都,盘龙城便无人过问。将士御敌,死的死,亡的亡,这里一度几乎荒无人烟。先王盘庚迁殷后,又派祖父领兵三千重修盘龙城,直至今日,又是四五十年了。城墙失修,兵器破败,连铸铜匠人都全跑了。”

    “这些年,这里就没有战事么?怎么从来不见你不上表王庭,拨付粮草兵器啊?”

    “王妃有所不知,先王有命,令祖父来到盘龙城后垦田屯军,自给自足,因此不敢贸然上表索要军饷。何况殷都常年西、北受敌,也不太平,想是难以顾忌这里,故而实在难开其口。初到之时三十余年,一切都好,祖父死后,家父接替,淮夷偶尔来犯,也能应付。三年前长江涨水,一切尽毁。家父治水、修城、御敌,终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去年仙逝。东边淮夷诸部得知消息,率军来犯,围困城邑一年之久,两个月前方才撤兵。致使我盘龙城粮草全无,城墙损毁,兵士死伤无数。东面淮夷刚走,熊糜又从西而来,好在千夫长马青松将军背后偷袭,他才不曾到东门观瞧。否则......”

    “谭将军忠心可嘉,勇气可嘉啊!”珉玖听到这里,突然觉得谭兵这干瘦的身躯竟有些伟岸。

    “是殷都对不住你啊!这些年谭将军受苦了!盘龙城是我大商东南重镇,不该如此疏忽啊。”好妃安慰道。

    次日清晨,众人登上城楼,观瞧盘龙城。城墙虽是破败,但城外盘龙湖却依据千亩碧波,温婉灵秀,景色宜人。再看地形,长江、汉水交汇东流,确实是一处易守难攻的所在,足以扼守东南。好妃当即决定扩修盘龙城,确保大商东南安全。

    于是上表朝廷,大意是:熊糜本人及十余名贵族押解回殷都,听候大王发落。其旧部武器留在盘龙城使用,千余楚人就地没为奴隶,扩修盘龙城,垦田凿渠,种稻植桑。城邑恢复建设后,重编谭兵旧部九百,傅说旧部一千四百,好妃余部五百,再挑庶民、俘虏二百,凑齐三千甲士,擢升千夫长马青松为师长统领三旅,镇守盘龙城。谭兵随好妃、珉玖回朝,在好妃麾下任左师长。

    武丁在殷都,先后收获楚侯熊丽及两千俘虏,又闻盘龙城收降熊糜,喜出望外,准了好妃的全部奏请。并嘱咐,盘龙城重建完工后速回殷都。自己则有事没事儿就占卜,一会问“余妇好,安否”?一会又问“余妇好,无恙否?”......

    一日视察俘虏时,在楚人贵族中发现了熊丽有个妹妹生得十分乖巧,惹人怜爱,索性充填后宫,封为美人。此女便是后来甲骨文中记载的“妇楚”。

    正在好妃率众重修盘龙城忙得不可开交之际。殷都武丁传诏:妇癸逝,王命好妃、太卜速回殷都。好妃交代马青松相关事宜后,带领珉玖、谭兵及其家眷返回殷都。到达殷都时,妇癸葬礼已经结束。孝己、子跃尚未脱去孝服。

    安顿数日,朝堂之上,武丁宣诏:封好为后。此时国人正是尊称其为大司马妇好。

    在妇好的建议下,武丁封妇楚堂弟熊志为新楚侯,带领一部分楚人贵族返回丹阳,命其定期来朝,熊志恭恭敬敬表示今后一定称臣纳贡。又将熊糜及其家人放逐山西为奴听候子禽差遣;将熊丽等一部分楚人放逐山东为奴听候傅强差遣。自此楚人四分五裂,山东、山西、江汉各地均有繁衍。今山东烟台仍有北楚留村、大楚留村、楚留村......崮山一带仍有楚塘、楚堰等以楚命名的地方。

    继东夷平定至东海之后,大商南疆得以安定。熊志回国后,心中感激武丁,年年朝拜,不敢北犯,但却逐渐南扩,直至南越。

    数月后,妇好有喜,武丁担心她和孩子,不准她出宫乱跑。一天实在闲来无事,挺着大肚子跑来太卜殿中,研习占卜。

    妇好贞问:“此次伐楚后,于国如何?”贞得:“元亨,利贞,无咎。”

    珉玖看看兆示,拱手说:“王后,此象确是大吉之象,想那楚人暂时不会再有不臣之心。不过,分散迁徙其族人,心中仍会又怨恨,终究会在某个时间显露出来,那时候仍会反叛。”

    “什么时候?”

    “此甲未有显示,当是许久之后,具体何时便不得而知了。”

    “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

    “与民休息,择时而动。就像人看见天黑了就应去睡觉,国家也应适当让人民休息。”

    “哦!”

    妇好又贞问:“谭兵入朝,今后作为如何?”贞曰:“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看来还是要带他出去建功立业啊!”妇好自言自语。

    珉玖看罢补充说:“谭将军,位置有变,心态亦会有变。苦守多年,无人问津,一时间飞上枝头,未必适应。尚需跟从王后左右,修习正道,才不至于失了方寸,在外征战才能建立功勋。”

    “嗯!此人可交,他日有机会,你也多教导一二。”

    第三次占卜,妇好本来想问妇癸是怎么死的,但是又觉得自己担心的多余了。于是便问到:“妇癸如何?”贞曰:“系小子,失丈夫。”

    珉玖心里清楚妇好是想问什么,毕竟都是王的女人,后宫那点心思,是个女人都会有,不论平时她装得有多么不在乎,内心深处总会有些纠结。便对妇好说:“吾王心系天下,一心想要大商中兴,难免忽略后宫妃嫔,于国于家不能兼顾。妇癸一边又要照顾王子跃,一边要照顾大王,也是所爱弗能兼与。”

    妇好似有感触,喃喃自语道:“抓住了大的,忽视了小的,若是所求均有所得,该多好啊!”

    珉玖补充道:“其志只能放下私欲,顺从家国大计。国家如此,感情也是如此。”不便透露女娲娘娘的交代,但也怕此女陷进感情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只好劝她把心思放在家国命运之上。

    “是啊!随顺上天安排吧!珍惜已经得到的一切。就算有凶险,只要诚信守正道,光明磊落行事,前途自然会明朗,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恪守天意自会得到上天的嘉许,摆正自己的位置,终会获得福报的。”

    “一直被私欲拘泥羁绊,反而束缚了自己,限制了自己。不属于自己的,哪怕强行挽留,又怎能确保能追随一生呢?”

    珉玖知道她在为妇癸惋惜,其实也是在说她自己,便不再多说,二人沉默不语。

    翌日,武丁为重获南乡臣服而“用亨”于西面岐山。所谓“用亨”,就是将有身份的战俘烹了进献给先王享用。过程十分繁杂,简言之就是:以青铜钺砍掉俘虏的头颅,扔进大鼎烹煮,祭祀贤明的先王,以求得先王庇佑,震慑灾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