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强太子 » 第二十七章 暗流

第二十七章 暗流

    人是交了出来,指纹也对上了,只是脸皮全部被剥掉,赵谌看到后,跑到公堂外面一个劲地吐,差一点将胃液全部吐出来。

    吐完后,赵谌恼怒地走来走去:“是交人哪,还是示威哪?”

    三个县官紧张地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孩子。

    他们不是怕赵谌本人,而是怕赵谌激怒,责令开封县继续查下去。

    同主薄小心地走过来,说:“小国公,见好就收。”

    梁正牛二属于“编外人员”,即便开封县几个官员胆子大,真的敢审,无论他们招出什么,某些人都可以不承认,甚至反咬一口,这是开封县官员屈打成招。

    谁让赵佶偏心赵楷呢。

    但躺在地上的这个人,一定是某个人的心腹。

    因此剥了脸皮。

    只要不被人认出来,随你说什么,我们都不承认。

    认出来了,就更说不清楚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真凶确实交了出来,对方多少也输了一些名声脸面。

    同主薄又老实地说:“我们想不出你用什么办法继续往下查,可是小国公,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我们这些小胳膊小腿的,哪敢继续查?”

    这个案子,不但惹了一身骚,还有钱帛呢。

    赵佶确实赐了五千缗钱帛,落到赵谌手里的只有四千缗。

    少掉的一千缗,开封县敢不认账,或者说赵佶没有给五千缗钱帛,敢说么?或者说赵谌自己扣下了一千缗,东宫朴素,天下闻名,敢说,也没有人会相信。

    再到吴明的钱。

    吴明母子是政和六年来到京师的,政和七年末,吴母去世。政和八年夏天,吴明被王宗濋收留。

    开始时只是一个小学徒,并没有多少薪酬。

    直到宣和三年,吴明渐渐成长起来,才被王宗濋给予了一定的重用,成为王家的一名账房先生。

    宣和三年,宋徽宗下诏,恢复旧的科举制度,宣和四年吴明央求王宗濋替他担保。

    王宗濋居然真答应了,找了一些人,于宣和五年春天,吴明获得了参加开封解试的资格。

    既然要去科举了,必须要备考。不做事,王宗濋也不可能给薪酬了。

    那段时间吴明等于闲赋在家,坐吃山空。

    解试落榜,吴明重新在王家做事。

    这时候他年已长,人也渐渐成熟起来。

    不但管着王家的账目,偶尔还替王家处理一些琐碎事务。

    人,就是这样一步步地磨砺出来的。

    吴明手上攒下的钱不多,不足两百缗钱。

    这是城内,凶杀案不多见,不过偷鸡摸狗的事儿不少,特别吴家附近住着许多贫民。

    除了留下一些零花钱,吴明将他的钱一起放在瓮里,埋到水缸下面的地下。但他家里钱不少,除了他的钱外,还有四百余贯卖山货的钱,这个钱与吴明无关,也不能说出来,并且也埋到地下,没有被衙役发现。

    等于又被赵谌讹走了五百缗钱。

    清点后,几个官员开始向呆在吴家的弓手衙役追讨钱帛,几个弓手衙役也苦逼,不是一百缗两百缗,足足是一千五百缗,将他们家所有现钱一起拿出来,也凑不齐。

    三个官员心里面清楚,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他们进一步逼迫下,几个弓手衙役承担了五百缗钱帛,余下一千缗,由三个官员自己掏腰包垫付了。

    一千缗,放在顶级官员眼里,只是一顿奢侈的宴席费用,放在他们这些中低级官员眼里,却是一笔让他们肉痛的数字。

    “京城的县官真的不好做啊。”同主薄心里面叹了一口气。

    赵谌忍住怒气:“同主薄如此说,那就这样吧。”

    三个官员长松了一口气,他们损失了不少钱,损失就损失吧,权当花钱消灾了。

    赵谌去吴家。

    半路上有人将他拦住,是马述。

    马述低声说:“小国公,这段时间你最好不要出门。”

    说完后,迅速离开。

    他不是恫吓,而是示警。

    赵谌愣在哪里愣了好一会,折向了罗家,带着罗胜,这才去了吴家。

    吴明躺在床上养伤。

    “吴叔父,今天可好些?”

    “小殿下,昨天那些人打的真狠,没有那么快能好的。”吴明苦笑道。

    赵谌点点头。

    所以昨天他匆匆忙忙拉着赵桓去了开封县衙。

    酷刑之下,没有几个人能熬得住的。

    再晚一点,说不定吴明就会被屈打成招。

    “张知县是王黼的亲戚,又得他的提拨,才成了开封知县,这是必然。好在这个张知县不头铁,不然昨天他不配合,就是我将父亲带过来,也没有那么快查出真相。”

    非要以大公无私来要求官员,在这个辰光里,显然是太不讲道理了。或者像朱县尉,也未必是一个好官,多半是一个投机分子,若是他不将便宜父亲带过来,可能会是两样的态度。

    “小殿下,如你所言,才开始他对我还挺客气的,不久将我押入牢房,他去了李府,回来后就下令衙役对我用刑了,大约半路上接到了王黼的消息。”

    这是赵谌刚才在衙堂上最终选择退让的原因。

    看看,人家都不出面,甚至都不知道是哪个下人操办的,就逼得自己将父亲从东宫带出来押场子。

    这就是双方实力的差距。

    “小殿下,虽然挨了打,多得了一千多缗钱。”

    “我宁愿你人好好的,也不愿意你被打成这样,你说了钱,正好我也要说说钱,多得的一千多缗钱,其中的一千缗归我,你抽出一百缗给罗叔父,余下的全部归你。”

    “我不能要,”罗胜和吴明同时说道。

    “亲兄弟明算账,东宫俭朴,你们也是知道的,你们跟随我吃了不少辛苦,我给的报酬却十分微薄,正好借花献佛了,你们勿要推辞。”

    要想马儿好,要想马儿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许多赵谌透露了,但也有不少未说。

    两人根本未想到未来赵佶为了甩锅,搞了一出禅让。

    正常情况下,不管宋朝局势如何,赵桓还得要熬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直接赵谌从圣孙变成太子时,才是两人出人头地的时候。

    吴明想攒钱置办房宅,罗胜想家人过的好一点。

    这个五百缗钱万万不能拿的。

    两人十分感动。

    “我说正事,刚才来你家,路上被马述拦下,说了一句,让我最好不要出门。”

    “皇城司的那个马述?”

    “小殿下英明哪,竟然让敌人感化。”

    “吴叔父,你说错了,都是大人了,三观已经形成,哪有那么容易感化的。虽然我朝许多官吏已经严重腐化,但也不缺乏忠诚义士,马述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本质不坏,可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皇室子弟,不想我出事,于是冒险示警。”

    “如此,小殿下,你真的不能出门。”

    别看京城人烟稠密,万一某人发邪,只要派出一名死士,赵谌就危险了。

    或者在东宫找几名侍卫,但天晓得有没有被赵楷收买,莫要忘了,赵楷除了提举皇城司这个差遣官外,还有两个实职官,整肃随驾禁卫所兼提举内东门、崇政殿等门。

    赵谌出去溜达,朱琏只是再三嘱咐要小心,王宗濋来东宫,又问罗胜武艺如何,王宗濋说弓马拳脚,无一不精,老成寡言,机警忠厚,可以重用,但从未让儿子带侍卫,因为带了侍卫,比不带说不定更危险。

    吴明蹙眉道:“大隗山还有许多事务未收尾呢。”

    关键那边主要是研发,对这个,吴明是真心的不懂。

    罗胜说道:“三大王不会如此丧心病狂吧。”

    赵谌沉思,赵楷会不会对他下手。

    想了一会,还是有可能的。

    表明上看宋朝皇室远比唐皇室更温和,也绝非是风平浪静。

    如宋太祖之死。

    宋太宗虽然在高粱河玩漂移,本身是一个强势的主,后宫比较平静。

    到了宋真宗上位,若不是吕端,差点被李太后、王继恩等人发动政变弄下去。

    宋真宗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主,后宫一团乱麻,前面五个儿子全部早夭。

    一个两个还好说一点,毕竟这时代医疗条件十分落后,连续五个就不正常了。

    直到刘娥入主后宫,成了皇宫,这是一个不亚于武则天的强势女人,后宫才平静下来。

    宋仁宗让人关注的是郭皇后的那记耳光,接着曹皇后入主后宫。但是曹皇后入主后宫后,许多事情也变得极不正常。宋仁宗不是没儿子,有三个儿子,全部早夭。

    一个小小的婆媳不和,无数大佬弹劾,生生将宋仁宗长公主活活逼疯。

    宋仁宗被刘氏戴了绿帽子,整个后宫无人知道,偏偏被韩绛知道,密报给了宋仁宗,这件事的后果就是宋仁宗停止了造子运动,到了宋神宗时,韩绛多次拜相。

    宋仁宗“患病”,说曹太后和张茂则谋反,发生了这件事,怎么的也要避嫌,然而宋仁宗刚死,曹太后便将张茂则召回,给予了重用。

    宋英宗和宋神宗要好一点,高滔滔不是吃素的。且看曹太后赖在帘子后面不离开,韩琦上前,一把拉开帘子……

    宋哲宗又来了,爆发了巫蛊案,主角孟皇后还活着,是两宋时最传奇的女人。宋哲宗本人死的也可疑。

    “表面上温和,实际同样地暗流涌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