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11章 战神乎?

第111章 战神乎?

    在刚刚拿下太原城不久,赵光义就向众臣提出了要乘胜夺回燕云。尽管臣子里但凡有脑子也还对国家负责任的都明白此事此时不可为,但也只敢做出一个反应—“不敢言”。

    对这个刚刚收获灭亡北汉之功、一时威望无以复加的皇帝,大臣们已经不敢像征伐北汉之前那样明确表达反对意见了。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别管是什么级别的领导,就算是再脑袋热、乱决策,也总会有人出来给他吹喇叭、抬轿子。

    这不,在满朝重臣以沉默无声反对赵光义北征燕云的时候,赵光义的嫡系将领、时任禁军殿前司都虞侯的崔翰又站出来附和领导了:

    崔翰独奏曰: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

    作为赵光义继位之后在军中拉起的第一批自己人,崔翰在之前的太原攻战役中表现不可谓不勇,攻城的时候亲临一线指挥,被弓箭击中脸颊都神色不变、指挥自若然而他这次却真的不应该表态,不光是赔掉了自己的声名,还断送了国家的机运。

    后人提起崔翰来,别的事不提,只会想到他这番无脑或是奉承的丑态。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自信满满、不知天高地厚的赵光义决心已定,崔翰出来说话不过是递个台阶而已。

    于是在崔翰进言之后,赵光义马上下令出征。这个时候一直没出现的曹彬冒头了,他按赵光义的指示,再次征调部队汇集河北前线。

    自五月初六刘继元投降,也就只过了半个月的时间,赵光义便于五月二十三离开太原,前往河北。

    然后又只用了7天时间,便翻越了太行山到达镇州(今河北正定)。

    六月初三,赵光义遣使者到临近的开封东部及河北各州敦促军队来镇州行营汇合,然而到了10天之后,赵光义准备按原定计划向北进军,却发现仍有部队未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集结。

    而且这些部队还不是一般的部队,是专门扈从天子行营的精锐六军。

    赵光义憋了20多天的怒火终于要忍不住爆发,准备实行军法、杀鸡儆猴。

    这个时候,他身边的亲随武官、时任侍卫马步军都军头的赵延溥赶忙劝谏道:

    “陛下,军队本来就疲敝抵触、不愿出征,这个时候可不是你装大脸的时候,只能哄着、暖着大家往前上,不然军心士气马上就散。”

    (马步军都军头赵延溥遽进曰:“陛下巡行边陲,本以外寇为患,今敌未殄灭而诛谴将士,若图后举,谁为陛下戮力乎?”)

    这次的军队未按时集结,应是赵光义决定北伐以来,自众臣反对不敢言之后的第二次示警,但从后续来看,仍然没对赵光义起到什么作用,连起码的提高以下对辽军的重视都没有。

    赵光义离开镇州北进后,一路进展相当顺利。

    六月十四,到达定州(今河北定州市),5天之后,赵光义抵达金台屯(今河北易县东南30里处,记住这个金台屯,之后它还要大露脸)。

    此时宋军已经进入了辽国境内,赵光义在当地以2000钱/人的价格雇了百余名汉人做向导,为大军带路(自家部队官兵的工资还没结呢)。

    六月二十,宋军抵达岐沟关。

    这里着重说一下岐沟关,此地位于河北省涿州城西南20公里松林店镇岐沟村,西邻涞水,为运粮河故道,西南、东北不远处为拒马河,历来为兵家重地,唐时便建有关城。

    面对宋朝重兵,辽国岐沟关守将直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干脆利落的投降了。

    赵光义留下千余人守此关后,继续北进,并于一天之后到达涿州。辽涿州守将也非常识趣,同岐沟关的同事一样,毫不犹豫的开城献降。

    算上涿州,前文所述的燕云十六州之山前7州,已有3州被宋军拿下(瀛州、莫州已在柴荣959年北征时候被拿下),此时从涿州到幽州再无阻挡,宋军将直扑本次战役的核心—幽州,成败即在此一举。

    六月二十三,宋军抵达幽州城南。赵光义发布了第一项军事命令,全军搜索打击幽州城外辽军据点。

    那么此时,幽州城及周边的辽军布防情况是什么样子呢?

    情况是:辽军此时在幽州附近的防御力量主要有3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幽州城的驻军,指挥员有两人:分别是权知南京留守韩德让和权知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两人一汉人一契丹人,一文一武。

    首先说一下这个韩德让,他们老韩家在辽国可谓地位显赫。他爷爷韩知古,最早是被契丹人掳去做奴隶,后来得到开国皇后述律平的垂青,被推荐入仕做官。

    韩知古能力极强,是耶律阿保机最早重用的一批汉人领袖,做过中书令,在契丹属于开国元勋级别的人物。

    到了韩德让的老爹韩匡嗣,老子英雄儿好汉,也早早就进入契丹朝堂且进步神速,先后做过上京留守、平章事,更是被封为燕王、南京留守。

    说回韩德让,有这样的家庭背景,他的前途当然是不可限量,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他和当朝皇后、耶律贤的老婆萧綽(小名燕燕)关系极为不正常。

    这个萧皇后就是辽国历史上权势地位不亚于开国皇后述律平,并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屡次出现在港台电视剧里的著名人物萧太后,关于这些事,我们后续还会再细说。

    接下来看这个耶律学古,此人声名算不上显赫,但他这次却在幽州防御战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稍后就能看到。

    第二部分守军则是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率的部队。

    自从一月份辽国决定派兵增援北汉之时,就同步派出了耶律奚底统帅军队进驻幽州防御。

    按常理来说,自从974年签订合约后,宋辽之间已经好多年未曾有过直接交战了,此次宋军打北汉不让人意外,但辽国能在支援北汉的同时未雨绸缪的另外派出北院大王这个级别的领导带兵支援幽州,由此可见其朝堂中央的政治清明和强烈的底线思维,你赵光义凭什么瞧不起人家呢?

    耶律奚底所部自从三月份增援幽州后,并没有进入幽州城,而是全军驻扎在沙河(今北京昌平区沙河)。

    第三部分则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统率的部队。

    此前宋军进攻北汉时,辽国向两个方向共派出了三批援军,除了上述的耶律奚底所部是支援幽州外,另外两个批次的援军就是之前介绍过的增援北汉的部队:

    第一波是由冀王耶律敌烈和南府宰相耶律沙统领的,第二波就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部队。

    白马岭一战,郭进光辉灿烂,一战重创耶律敌烈和耶律沙,耶律敌烈以下五员大将阵亡,后来是遇到了耶律斜轸接应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这一战之后,耶律沙所部遭受重创,暂时退出了燕云战场。而耶律斜轸一部却完好无损,他随即根据形势转赴幽州以为支援,此时其部队驻扎在得胜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耶律斜轸驻扎的这个得胜口可不是那个大同长城的得胜堡关卡,而是位于今天北京市昌平区的得胜口村附近,此处是北京以北燕山山脉的重要隘口。

    此处虽然地势险要,但从此前一直是作为边境的一处商贸场存在的,在战史上并不声名显赫。

    但就是今天这一战,因为耶律斜轸,此处将成为后世人所众知的著名要道,后来的金朝灭辽、李自成破北京城,部队都是走的这条要道。

    介绍完上述三个部分的辽军兵力,基本上这场高粱河大战的辽军一方主要演员也就都明确了,只剩写了那个最大的腕,无敌战神一样的人物。

    他的出场还要再等等,毕竟,大腕都是压轴出场的,出来就是要搞满堂彩的。

    在赵光义搜索打击幽州城外围辽军据点时,率先遇到了城北的耶律奚底所部,此时处于宋军先锋位置的是由时任东西班指挥使傅潜所部。

    他这个职务大体相当于禁军殿前司马军中的一个中层,但是傅潜指挥的是宋军精锐的殿前司骑兵。

    傅潜看到耶律奚底之后,不等后续部队赶到,直接就带着本部兵马跨过沙河进击。

    耶律奚底此时也没把宋军当回事,也不说什么暂避锋芒,直接就领着人迎上去正面开干了。

    正在傅潜所部与耶律奚底打的难解难分之时,宋军后续部队赶到了,这一下耶律奚底彻底扛不住了,大败而逃,单是被生擒的辽军就有500余人。

    耶律奚底大败后,就轮到耶律斜轸出马了。此时宋军尚不知道耶律斜轸已经驻扎在幽州战场,所以耶律斜轸在得胜口打出了耶律奚底所部使用的青色旗帜。

    就是这样一个鸡贼的小手段,使得宋军误以为此处驻扎的是手下败将耶律奚底,因此为求一劳永逸的解除幽州外围之患,便继续出兵向得胜口方向攻击。

    耶律斜轸采用诱敌之计,且战且退,宋军在斩杀了1000余名辽军后,突然被耶律斜轸提前埋伏好的部队从侧翼杀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宋军先锋于是只得撤退,之后双方在清沙河(今北京北五环附近的清河)一线形成对歭局面。

    经过这一战,赵光义摸清了耶律斜轸的力量,发现想一把打死他不太容易,但耶律斜轸也很难对宋军产生冲击,毕竟双方此时的体量和士气有差距。

    于是赵光义改变部署,留下了一支部队与耶律斜轸和耶律奚底的残部对峙,然后部署了大部队的攻城事宜。

    六月二十五日,宋军开始攻打幽州城。

    战斗部署仍和打太原一样,四面围攻,不留活路。

    以宣徽南院使潘美知幽州行府事,总督攻城,以定国节度使宋偓攻城南,河阳节度使崔彦进攻城北,彰信节度使刘遇攻城东,定武节度使孟玄喆攻城西。

    看看这几个人哦:

    宋渥就是宋延渥,老资格将领了,柴荣进攻南唐时他就开始负责水军,后来一直到赵匡胤灭南唐,宋延渥一直在江南负责指挥水军,他也是赵匡胤最后一位皇后、当朝宋太后的亲爹。

    崔彦进、刘遇都是刚刚指挥了此前的太原攻城战,这次再干老本行,也算是轻车熟路。

    最后就是这个孟玄喆,来头相当大,他就是原后蜀皇帝孟昶的儿子、尊贵的后蜀末代太子。

    后蜀被灭后,孟玄喆就随孟昶一同到开封生活了,之后没有再见到他有什么作为。

    这么多年他唯一一次在战场露脸还是后蜀灭亡前,那个自封为诸葛孔明、让人笑掉大牙的后蜀枢密使王昭远被王全斌大败后,孟玄喆以太子之尊领兵支援,结果这个二世祖用昂贵的蜀锦装饰军队旗帜,还随身带着数十名姬妾伶人,乘撵行军。

    结果没走出成都多远就听说剑门关天险已丢,直接掉头跑回成都了。

    就这么一个坑爹货,赵光义竟然让他主持一个方向的攻城任务,难不成是想告诉幽州守军,都抓紧从城西突围吧?

    此时宋军已知道耶律斜轸的部队就在城外的西北方向,而且幽州作为辽国南京,城内是有宫城的,宫城就在西南角,换句话说,辽国幽州城防的重点也在西方。

    让干啥啥不行的孟玄喆来主持西面攻城,实在是令人不解。要不就是赵光义高端的“围三阙一”。

    但不管怎么说,宋军自六月二十五开始的攻城,还是让城内守军异常惊恐的。

    辽国作为游牧民族,本身就擅长进攻、短于防守,加上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主动出击打别人,根本没遇见过被别人围到自家城池下面胖揍的事。

    因此一时之间上下动荡,城内和城外周边的地区不断的有官员投降宋军,这又进一步动摇了城中守军的心神和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