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34章 党项李氏的忠诚

第134章 党项李氏的忠诚

    985年二月,就在李继迁差点被尹宪、曹光实他们秃噜精光不到1年后,这哥们儿便再次拉出一支队伍,重新拥有了当牛皮糖的资本。

    这也是李继迁首次展现出他这一生最为强悍的品质—只要弄不死我,我就越活越自在。

    之后的近20年里,他就是凭着这一品质,使得党项逐渐成为让大宋头皮发麻的大祸患。

    李继迁重新拥有本钱后,并没有选择与宋朝硬刚,而是在深入分析对手情况后,选择用智取的方法来破局,他的具体做法就是派人向曹光实请降。

    这里我们要说下赵光义在定难军地盘上配置的干部班子情况了:

    1号长官是夏州知州、赵光义潜邸旧臣尹宪,这哥们儿自打赵光义登基后,便一直在宋、北汉、定难军交接的地方任边将。

    他虽然在征战方面还算称职,但却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弑杀,喜好采用强硬手段诛杀少数民族来为自己建功。

    2号长官则是时任夏、银、绥、宥等州都巡检使的曹光实。

    此人出生于四川,因在王全斌平定蜀地叛乱时立下大功,深得赵匡胤赏识与重用,自此便一直活跃在军中,先后参与过岭南剿匪和征讨北汉。

    我们无从知晓曹光实与尹宪二者之间的关系,但从现有情况来看,作为现任皇帝嫡系且功利心极重的尹宪,与身为军方老资格的曹光实关系应该是比较微妙。

    因为在李继迁派人向曹光实请降后,时年55岁的曹光实的反应竟然是担心功劳被抢,所以不向任何人汇报和商量,径自带着数百名精锐深入北边腹地去受降了。

    结果自然不出意外,曹光实遭遇了李继迁的埋伏,随行数百人无一生还。

    李继迁趁此良机一举攻占银州,并以此为根据地,四下出击。

    宋朝由于失去了悍将曹光实,一时之间难以招架,赵光义无奈之下,只得从河北方向调来了大将李继隆,应对西北局势。

    李继隆作为名将,出手果然不凡。到达西北之后,首战便在银州北杀敌3000,次战又斩首叛乱的部族将领57人、受降3000余众,紧接着连续转战,俘获、斩首叛军上万人。

    李继迁就此遇上了他的一生之敌李继隆,尽管他靠着无与伦比的动员力和组织才能,总能迅速的发展壮大,但此时的他还是无法与李继隆统帅的强悍宋军一较高下,于是他只得再次逃窜,借助地理优势与宋军躲猫猫。

    然而仿佛是老天注定要李继迁崛起,宋军再一次失去了一举扑杀李继迁的大好时机。

    因为此时的赵光义已然决定要对辽国开启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所以他在之后不久便将李继隆重新调回了河北方向,为第二年的雍熙北伐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李继隆这次对李继迁的大胜,军中同时有一位重要参与者,就是出身名门、身为后周王佐的名臣王朴之子王侁。

    此战他大显身手,得到了赵光义的垂青,并在1年后的雍熙北伐中受命担任西路军潘美的监军。

    但也就是这个人,因为逼死名将杨业而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人的多面性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一直没有斩草除根,但截至985年之前,宋朝对党项一直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和主动,真正促使这一形势发生变化的,还是986年那场让人捶胸顿足的雍熙北伐。

    这年二月,辽国面对宋朝来势汹汹的三路北伐大军,不得已要团结一切可能之力量予以应对。

    因此,他们与李继迁一拍即合,任命其为定难军节度使。

    甭管是宋朝还是辽朝的任命,只要是定难军节度使的招牌,在夏州这片地域它就是好使。

    李继迁得到了这一梦寐以求的官职,也就此名正言顺的得到了周边部族的认可。

    987年,宋朝雍熙北伐惨败的1年后,李继迁再次兴兵攻打夏州,并利用宋朝夏州知州轻敌冒进的弱点,设伏兵击败守军主力,继而围困夏州,后来宋朝援军赶到才撤围。

    这之后,李继迁就与辽国东西呼应,时不时的联合出兵,一起给宋朝上眼药。

    经过雍熙北伐大败的宋朝,再也承担不起这种无底洞式的放血,决定割肉止损。

    988年五月,赵光义采纳赵普的提议,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再次任命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名为赵保忠,许之以割据夏、银(州)的承诺,放其回到夏州,对抗日益做大的李继迁。

    赵光义的这一举动,也正式表明他当初贪图小利、一举吞并定难军的猴子偷桃策略正式失败,兜兜转转一大圈的宋朝,将面临比早先更加严峻不堪的形势。

    老实无能、只求安稳的李继捧到任之后,便开始了和稀泥的忽悠政策,他马上向宋廷报告,李继迁愿意归降,于是宋朝任命李继迁为银州刺史。

    但此时李继迁早已今非昔比,他坐上了宋辽双方都着力拉拢的巨大风口,眼见自家的定难军节度使成为了低一整格的宋朝银州刺史,辽国便防患于未然的再次给予优待,以皇室女为公主赐婚李继迁。

    成为大辽驸马的李继迁再次坚定决心,继续高举反宋大旗。

    990年,李继迁与李继捧开启内战,经过较量,李迁吃了小亏,却向主子辽国报假取得大捷。

    此时辽国刚刚在1年前遭受了徐河战败,战神耶律休哥还被砍成重伤,听闻李驸马这么长士气,一高兴之下直接给封了个“夏国王”的顶格头衔,继续开展深入绑定。

    反观李继捧这边,虽然取得小胜却也无力主导局势,只得向开封报告请求援兵。

    991年,赵光义派出宿将翟守素领兵赶赴夏州。面对宋朝中央军的再次征讨,李继迁此时开始狂点技能树,掀起了又一波的升级高潮。

    他先是就此开启了二皮脸的流氓特性,向宋朝假意投降。

    然此时赵光义早已被北境的糟糕局势摧残的不复雄心壮志,见到李继迁主动投降也不愿再过多深究真假,便直接叫停了前线战事,任命其为银州观察使,还赐名赵保吉,只求眼不见心不烦。

    只凭一句软话就化解了巨大威胁的赵保吉(李继迁),并没有骄傲地躺平睡大觉,而是开启了对哥哥赵保忠(李继捧)的策反工作。

    不知道他究竟用了什么方法,久经考验的宋朝好干部赵保忠,竟然在短短3个月后就选择了暗地里投靠辽国,并且得到了和弟弟类似的荣爵—西平王。

    自此,李继迁、李继捧这一对主导党项局势的兄弟俩,开始了在宋朝“赵保吉、赵保忠”皇室二兄弟与辽朝“夏国王、西平王”贵胄双王爷身份之间的潇洒切换。

    994年,又经过数年发展的李继迁,将扩张的目标放在了灵州(今宁夏灵武)。

    之前不管他怎么闹腾,大体都是在今天陕西榆林附近的夏、银等地活动,这次突然将手伸到了西边地理条件优渥、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灵州,引起了赵光义的极大警觉,他再次搬出大杀器,下令李继隆领兵平叛。

    一听说是李继隆又来了,李继迁、李继捧马上切换到了“赵保吉、赵保忠”皇室二兄弟。

    尤其是李继捧,更是吓得放弃抵抗,带领母亲、妻子及身边亲随直接在夏州城外迎接李继隆大军,以求低姿态能够得到朝廷宽恕。

    然而,李继捧还没等来李继隆,便先遇到了趁火打架的弟弟李继迁。

    李继迁带人乘夜袭击了城外李继捧的营地,悉数夺取了财物器械,又想趁机一举夺取夏州城,阴谋被识破后便再次远走北地深处躲避李继隆。

    李继隆大军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夏州城后,便将李继捧解送京师,缴获牛羊、铠甲数十万。

    赵光义这次没再好脸对待他的亲密战友赵保忠,虽然赦免了其罪过不加责罚,但却给他封了一个“虾仁猪心”的爵位—宥罪侯。

    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出兵,却最终是个虎头结尾的结局,面对再次逃窜到北地深处打游击的李继迁,无论是皇帝赵光义还是主将李继隆都没有表现出除恶务尽的决心。

    其中之原因固然一方面在于李继迁占据了地理优势、宋军追剿存在粮草转运困难等问题,但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宋朝自赵光义以下存在的鸵鸟心态,只要李继迁一时不犯乱,朝廷也乐得安稳一时是一时。

    此时的赵光义,不但已经完全失去了开拓进取的雄心壮志,甚至还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产生了苟且偷生、活的一时是一时的心态。

    这些年他除了被辽国打击的自信全失,被党项折腾的一退再退之外,此时还遇到了一个更加棘手的肘腋之患,那就是四川流民起义,这场发生在西南重地声势浩大的起义,一度将赵光义打击的想要放弃蜀地。

    在这种情况下,本就不是中原故土的夏、银等地,自然在赵光义眼中也变得不再紧要了,因此冒着巨大困难对李继迁采取彻底的军事行动,也就不会成为宋朝的必选项了。

    同样由于这种指导思想,使得赵光义在拆毁太原这个千年古城之后,再次充当了一把文明遗迹的破坏者,他决定要毁掉夏州城。

    之前我们提到过,夏州城就是两晋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它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统万城。

    当初赫连勃勃在修建这座城池时,不惜代价和成本,且标准异常严格。

    他一共动用了10万人,前后花费了整整6年才修建完毕。

    在建造过程中,蒸土筑城,每建好一层,便用利刃猛刺城面,只要锋刃深入1寸,就当即杀掉此处城墙的建筑者,并将其尸首和进建筑原料,使其真正的与城墙俱在。

    因为异常的坚固,统万城自打建成起,就从未被正面攻破过。

    到了宋朝此时,统万城已经历经了近600年风雨,虽依然坚固如初,但周边的自然环境确实发生了极大和变化。

    在赫连勃勃建城的时候,统万城及周边水草丰美、环境优越,是成片的人类生活聚集区的中心。

    可是到了宋朝时候,因为战争摧残和过度的耕种开发,统万城及周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加剧。

    统万城已经彻底蜕化成了一座单纯具有军事性质的兵城,驻防军队完全无法从城池周边获取任何形式的粮草自给。

    鉴于多年来李继迁针对夏州城这一不足,以围点打援的方式骚扰宋军,赵光义不厌其烦,再次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他要彻底毁掉统万城,放弃这一据点。

    赵光义的这个举动遭到了朝中不少文臣武将们的反对,身在夏州前线的李继隆甚至为此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和监军快马飞奔回开封,向皇帝陈述保留夏州城的理由。

    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住一心后退以求安稳的赵光义,于是乎,游牧民族匈奴历史上唯一一座建起的城池、傲然于世近600年的统万城,就这样化作了一片遗址,供世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