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38章 赵普的结局

第138章 赵普的结局

    曾经有一个说法,厨师想要烹饪出美味,除了要综合运用酸甜苦辣咸等各式调料之外,关键是离不开一勺清水。

    乍看起来,水好像远不如上述五味调料作用大,但它确是将这些调料中和起来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

    从某种程度来讲,一个集体或是国家,如果把文武大臣比作是各式调料,最高领导者就如同那一勺清水:

    不一定需要其本身亲力亲为的做多少事情,但一定要能够选人用人、知人善任,摊子铺的越大,情况就尤为如此。

    汉高祖刘邦就深谙此道,他自己都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人年轻的时候,都会觉得韩信那种战场攻伐或者张良那种决胜千里是酷毙了的样子,年岁大一点才会发现萧何那种“镇国抚民、使前线足衣足食”的技能才是战争打到最后胜败的关键。

    可随着更加的年长和成熟,最终会发现有个刘邦那样的领导人简直是不讲道理的卡bug。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不否认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爆发式井喷现象。

    但在漫长历史长河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万里挑一的顶尖人物安静的等待着自己的伯乐,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则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眼光和气度。

    这一章,我们就按照时间脉络,结合一些重大事件,来介绍一下赵光义在位时期的选人用人情况。

    我们先从政事堂、枢密院这东西两府的高官和重要的军队将领等三个类别,依次梳理。

    先来看政事堂:

    赵光义刚继位的时候,宰相共有三位,按序列分别是薛居正、沈(义)伦、卢多逊,他们几个都是在973年赵普罢相的时候被赵匡胤擢拔到了宰执(卢多逊起初是副宰相、参知政事,后来晋升正宰相、平章事)。

    这三人的升迁源于赵普,退场也基本源于赵普。

    981年六月,薛居正病逝。3个月后,赵普怀揣着打倒赵廷美的任务被赵光义复起为相,沈伦随即称病躲祸,而卢多逊则因不不甘主动认输而被赵普搞为赵廷美一党,随即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赵普完成了特殊任务后不多久,便被赵光义再次搁置冷藏,毕竟这个大杀器实在是让皇帝不放心。

    此后赵光义先后任用了宋琪、李昉担任宰相,但随着雍熙北伐惨败和党项李继迁崛起,宋朝内外局势交困,赵光义不得以再次启用赵普为相,这是赵普第三次也是平生最后一次拜相。

    这之后,李昉、吕蒙正、张齐贤都先后担任过宰相,其中李昉、吕蒙正甚至不止一次入阁拜相,但他们都很难有效的辅助“普信男”赵光义处理当时的困局。

    原因除了赵光义自己主动“作”出的hard难度挑战太大之外,还在于这几个宰相很难在喜欢大包大揽、唯我独尊的皇帝面前充分的施展手脚。

    他们几个人要么是早期进步慢(李昉),要么纯属入行晚、资历浅(吕蒙正、张齐贤皆是赵光义继位后才科举中的进士),这种资历和威望莫说是和赵普比了,就是照着薛居正、沈伦等相比,也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妥妥小字辈。

    因此只能当大主角赵光义的背景墙,嘴上为皇帝摇旗呐喊,身子躺平浑水摸鱼。

    直到赵光义去世两年前的995年,此时的皇帝已经彻底放弃了拼搏向上的念头,只想着稳稳当当的把皇位传给儿子,至于之后怎么应付契丹和党项就先不管了。

    所以赵光义本着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以独相的方式给自己的儿子选了一个定海神针的宰相吕端,就此整个太宗一朝的宰相也先后登场完毕。

    这些人稍后我们会着重介绍几个关键人物,这里我们先接着梳理西府枢密院的高官情况。

    枢密院:

    赵光义继位后,首任枢密使是当时的军方第一人曹彬。但赵光义骨子里对这位深受太祖擢拔厚恩、又出身军旅的职业军人独任枢密使不放心,因此没多久就提拔了楚昭辅与曹彬共掌枢密院。

    楚昭辅虽然也是赵匡胤的嫡系,并在陈桥兵变的时候上演了“天有二日”的著名相声表演,但他私下里和赵光义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因此在赵光义继位后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然而曹彬、楚昭辅也是历任枢密使中仅有的两位前朝老臣了,自此之后,先后有石熙载、王显、张逊、柴禹锡、赵镕等5人担任枢密使,他们无一例外都出自赵光义继位前的藩邸旧臣。

    无论是与辽国争夺燕云还是后来的压制党项崛起,赵光义时期宋朝面对的都是连天的战火,按理说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应是大有作为、出尽风头,但事实却不尽如此。

    尽管赵光义十分的信任后面这几个出身嫡系的枢密使,以至有了策划雍熙北伐时“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的情况出现,但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

    作为“军事大明白”的赵光义在“赫赫武功”上的表现着实辣眼,因此沦为皇帝应声虫的几位枢密使除了被映衬出能力不足之外,也就只好给我们留下了“透明”的印象。

    这句评价一点都不冤,哪怕是从983年到991年担任枢密使整整8年的王显,都很难让人能找到其可圈可点之处。

    后来随着宋真宗继位,辽国再次与宋朝多番大战,王显被派往河北前线领兵,更是将自己的平庸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来看军方将领,赵光义时期比较重要和突出的领兵将领大体有三位:

    曹彬、潘美、李继隆。

    由于曹彬、李继隆在之后的真宗朝还有故事,故而我们在本章只说潘美,曹彬、李继隆的事情等到他们完全退场的时候再详细总结,其中曹彬尤其是一个值得普通人细细品味的典型案例。

    纵览太宗朝东、西两府的高官和重要将领,赵光义选人用人的来源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一为太祖赵匡胤时期留下的老臣,如赵普、曹彬、潘美等;

    一为赵光义自己的潜邸亲信,如后来那一长串的枢密使;

    一为赵光义继位后科举扩招录取的进士,如吕蒙正、张齐贤等。

    上述这些人里,我们择选几个关键人物作重点介绍,以赵普开始、以吕端收尾,最后附赠大家一个彩蛋人物,而赵普、吕端和最后的这个彩蛋,是我认为赵光义时期最为重要的3名臣子,他们甚至可以说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历史走向。

    之前我们介绍过,赵普在973年因为与赵光义的争斗以及自身的专权,被赵匡胤罢相,结束了自己最为辉煌的10年独相生涯。

    而后离开权力中枢的赵普随即体验了落难凤凰不如鸡的世间冷暖,被卢多逊这样的小字辈挤兑的差点家不成家。

    在这种情况下,他无奈接过了赵光义联手打击赵廷美的差事,并利用自身的权谋和狠辣一举为赵光义解决了得位不正和赵廷美接班两个根本性难题(具体详情可见前文章节)。

    赵普为曾经的对手、当今的皇帝立下大功,自身也因此摆脱了数年来岌岌可危的不利局面,但贵为宋初头一号“老中医”的他,深知皇帝对自己发自心底的忌惮和不信任。

    因此赵普在帮着赵光义将其几个儿子依次封王、实现扶上马的任务后,便离开了相位,其第二次拜相的时间不过2年(981年至983年)。

    转眼来到了988年,此时宋朝在赵光义的英明领导下,接连在986、987连续两年遭遇了雍熙北伐和君子馆的惨败,不但丧失了宋初赵匡胤建军以来积攒的那批精锐将士,赵光义本人的自信和雄心更是被击打的稀碎。

    一时之间朝堂风雨飘摇,宰相李昉代主受过、被弹劾下野,赵光义本想提拔吕蒙正执掌东府,但其资历太浅,值此多事之秋根本无法统御百官。

    不得已赵光义只好将目光再次投向了贵为宋初第一重臣、咖位无与伦比的赵普。

    988年正月,赵普第三次拜相,虽然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回他有了一个名义上平级的同僚吕蒙正(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平章事)。

    但二者之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赵普10年独相的时候吕蒙正还在老家上学读书,因此他很自觉的甘当背景板、处处显透明。

    如果说赵普第二次罢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赵光义解决赵廷美,类似工具人的作用性比较大一点。

    那么他的第三次拜相则直接凸显了这位重臣对大宋朝堂的不可或缺性,皇帝纵然再不喜欢和信任赵普,可国家却离不开赵普。

    然而赵普虽然有能耐,但脾气大、宽容度小、报复心强也是出了名的。

    因此许多赵普昔日之政敌,在听闻他第三次拜相后瞬间感到了害怕,其中之代表就是当年太祖时期的反“普”第一先锋、“霹雳老雷”雷德骧。

    话说当年雷德骧为了狠撕当朝第一重臣赵普,三番四次的怼天怼地、怼赵普、怼皇帝,哪怕是被武林高手赵匡胤一板斧(玉斧)敲掉大门牙也毫不退让。

    他的英雄行经得到了赵光义的大力褒赏,太宗一朝屡获提拔和重用。

    但当年那个无畏冲锋的老雷却在大殿听到赵普再次拜相的诏书后,惊吓的连手中的笏都掉在地上,并在退朝后第一时间找皇帝赵光义辞官。

    赵光义当然明白雷德骧的苦衷,但两利相权取其重,此时的他也只能牺牲这个当年为自己与赵普权斗立下大功的先锋。

    在向雷德骧做出了“朕终保全卿,勿以为虑”的承诺后,皇帝最终批准了雷德骧的辞呈。

    然而赵普毕竟年事已高、朝堂形势也远非当年,他第三次拜相后,除强势贬斥了一些赵光义宠幸的佞臣,整顿朝堂风气,其他作为也很有限。

    尤其是在处理党项问题时,赵普提出建议将李继捧重新封回夏州对付李继迁,但结果却不甚如意。

    本想着以夷制夷的宋廷,却在后续遭遇了李继迁、李继捧由宋朝“赵保吉、赵保忠”皇室二兄弟到辽朝“夏国王、西平王”贵胄双王爷身份之间的无限潇洒切换。

    这种讽刺性极强的尴尬境地使得主要决策人赵普遭受了朝野上下的巨大非议,威信受损、相令难行。

    这种情况下,赵普在2年后的990年正月,经过三次上表终于请辞成功,离开朝堂一线到洛阳任西京留守,最终于992年七月病逝。

    纵览赵普的一生,功绩不可谓不大,宋初第一重臣当之无愧。赵匡胤建立大宋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定下了强干弱枝的国策,赵普是主要的顶层设计人和执行人。

    除此之外,赵普还以极致的理性几次在关键时候制止了性情中人赵匡胤“感情大于天”的幼稚。

    对石守信等人杯酒释兵权是赵普强力推动的,符彦卿没能统领禁军也是赵普拼大力气阻拦下来的。

    赵普和赵匡胤无愧于绝佳搭档,双方携手共进、互信扶持,创下了宋初的良好局面,因此赵普在太祖时期10年的独相生涯也成为了他此生最为辉煌的历程。

    然而到了太宗赵光义时期,赵普虽然又两次拜相,但远不能和之前相比。

    先不说打击赵廷美那次,即便是第三次拜相,除了赵光义要借助赵普的威望稳定朝局之外,背后都暗藏着一丝勾连利用的气息,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赵光义,而是他的二儿子、时为皇位继承人顺位第一的陈王兼开封府尹赵元僖。

    (关于其中之隐情我们会在下章介绍赵光义皇位传承始末的时候详细展开)

    总的来说,赵普在太宗时期是无奈和憋屈的,与太祖时期同赵匡胤亦友、亦兄、亦臣的怡然相处不同,到了赵光义这里,赵普已经完全退化成了一个恭敬的臣子,或者是一个溺爱护短的长辈。

    他全力压制自己的喜恶和个性,完全以皇帝为中心,顺着皇帝的脾性捋毛、只说皇帝想听的话。

    但这些还都不是最难以接受的,如果说以前的赵普因为个性强势、多对同僚有打压和欺侮,那么迫害赵廷美则是彻头彻尾的泯灭良知,这件事也成为了赵普心中无法解开的痛。

    赵普病重晚期,曾派亲信到太平宫向神明祈祷,得到的答复却是“赵普贵为开国忠臣、屡立大功,受此病难拖累皆因冤魂所致”。

    赵普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冤魂是赵廷美,于是他强撑着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整齐衣冠来到中庭向神明忏悔,但愿速死以抵廷美之冤屈。

    先是,普遣亲吏甄潜诣上清太平宫致祷,神为降语曰:“赵普开国忠臣,久被病,亦冤累尔。”冤累,鴜指涪陵悼庶人也。

    潜还,普力疾冠带,出中庭受神语,涕泗感咽,且言:“涪陵自作不靖,故抵罪,岂当咎余!但愿速死,血面论于幽冥以直之。

    个体行事皆由自身之利害,作为政治人物更是如此。赵普能在晚年忏悔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明他还保留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但无论如何,迫害赵廷美的大错已经铸成,强悍一生、功绩无双的赵普也只能在临终之际受此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