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唐带我打江山 » 165章 落寞

165章 落寞

    冰天雪地里,过去了两三个时辰,今晚闹元宵的重头戏也是最后一场戏即将开始,便是放烟花。

    看台上面的天子、皇亲国戚、文臣武将纷纷站起来,兴致勃勃的手拿烟花,将点燃的烟花对着外面燃放,烟花灿烂,大唐君臣的脸上也灿烂。

    城头下面的男男女女也手持烟花,将烟花点了,燃放起来。

    噼里啪啦,天空中一阵阵炸裂声响。

    天空中绽放着无数奇异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夜空,整个广场。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燃放烟花的众人在欢声笑语中相互鞠躬、抱拳,说一些祝福的话。

    无数闪亮的烟花光彩中,金发敏再次朝着看台上面望去。

    看台上面的大人物彼此抱拳施礼,相互祝福。

    高阳公主与房遗紧挨着,两个人眉来眼去,附耳低语,在说着一些悄悄话,好不亲热。

    再见了,曾经的李筱筱,现在的高阳公主。金发敏心中酸溜溜的。

    眼看表演即将结束,心满意足的众人就要返回。

    黄罗娟金伞盖下,天子带着皇亲国戚、文臣武将有秩序地走下看台。

    高阳公主被房遗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走下台阶。两人时不时相视一笑。

    缘分尽了!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本王挽留,是你曾经给的所有。别人热热闹闹看演出,金发敏看了个寂寞。

    广场四周的看客纷纷离场。

    熙熙攘攘中,金发敏扭头,对着值守武将道:“将军,今晚有约么?在下请将军喝一杯。”

    值守武将闻言,搓着双手,道:“恭敬不如从命。”

    金发敏与值守武将一前一后,跟随人流,离开广场。

    次日,日上三竿。

    金发敏在被窝中被冷醒。抬头一看,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面。

    想是昨晚与值守武将喝得酩酊大醉,胡乱找了一家客栈便住下。

    金发敏起床,口渴得难受,摸着头痛欲裂的脑袋,急切地呼唤:“店家,来盘热水。”

    金发敏在客栈伙计的帮助下,仰着头,咕嘟咕嘟灌了一壶水。对着镜子洗漱完毕,从伙计口中得知,值守武将早已离去。

    金发敏付了银子,有点头晕地走出客栈,朝着袁天罡所在的仙山而去。

    金发敏与袁天罡在道馆里面住了三日。

    忽一日,袁天罡神情显得庄重,双眼闪着光芒,对着躺在被窝里面的金发敏道:“今日,为师带你去参加一场隆重的盛会,引你去见一人。”

    金发敏见袁天罡如此小心翼翼地行事,料定所见之人必定是大唐天子李世民。脱口而出:“莫非是皇上......”

    袁天罡坐在床沿,微微一笑。

    金发敏会意,乐呵呵地点点头,不再说话,从被窝中一跃而起,急忙翻身找衣服穿。

    另外一间房里面,金发敏与袁天罡洗漱完毕,吃过早点,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金发敏依旧是圆襟唐装,头戴一顶黑色礼帽,腰系玉带,玉带上面吊着一块玲珑玉。打扮成一个富家子弟的模样。

    袁天罡换上了青色朝服,头戴月牙形乌纱帽,腰上悬挂着一条玉带。

    金发敏见袁天罡从道人变成了大唐官员,在袁天罡背后忍俊不禁。

    两人出了道馆,急匆匆下山。

    山门前,有一个小道童,老早做了准备,此刻牵着两匹马,候在一颗大松树旁边。

    小道童接上金发敏、袁天罡两人,递上马缰绳。

    金发敏与袁天罡翻身上马。

    袁天罡扬起马鞭子,朝着马屁股上面抽了一下。

    胯下马载着袁天罡朝着仙山前面的山道上奔去。

    金发敏赶紧催马前进,和袁天罡一起奔驰在下山的山道上面。

    无数林木从两人身旁飞闪而过,两个人朝着长安城南面方向行了一程,渐渐慢下来。

    金发敏见袁天罡带着自己绕城而走,心中起疑,不是要面见天子,这不是入城的路啊!

    金发敏催马前进,与袁天罡并马而行。

    金发敏一边瞧着前面的荒郊野外,一边问着:“师尊,不是要面见天子吗?怎么反其道行之,出城了。”

    袁天罡在马背上抖动着头上的月牙形乌纱帽,瞧着面前崎岖的山路,道:“今日天子不坐朝。要见天子,需到另外一个地方。”

    “另外一个地方?”金发敏更加迷惑了。也不便多问,跟着袁天罡的坐骑继续前行。

    崎岖山路上,无数林木中,两人骑着马又行了一程。

    所到之处是乡间田野。

    虽然天寒地冻,但也抑制不住春天的到来。

    天地之间,冰雪消退,春意盎然,小鸟,草木生机勃勃。

    田野里面,有勤劳的百姓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卷起裤腿,或手拿长棍驱动大牛翻地,或高举锄头在土里挖掘。

    金发敏与袁天罡歇马,两人立在马背上,停步在山脚小道上。

    袁天罡望着眼前的烟云和田野上辛勤耕作的百姓,道:“你可知道眼下是何节气?”

    金发敏只能摇摇头。

    袁天罡望着深耕细作、不避风雨的京郊百姓,道:“今日便是立春。”

    金发敏赶紧接上话茬,道:“我听说过,中土有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今日立春,想必是很重要的节气。”

    袁天罡微微一笑,道:“看来你在中土留学期间不曾浪费光阴。”

    金发敏微微脸红,道:“中土文化博大精深,又贴近实际。很多时候感觉能够学以致用。能跟着师尊学道,是发敏一辈子的福分。”

    袁天罡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抬首,望着大山的另外一边,饶有兴致道:“今日立春。所以朝廷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农业活动。为师今天带你前来,目的是让你一睹祭天和藉田活动的风采。”

    “藉田?”金发敏望着袁天罡,不解其意。

    袁天罡拨转马头,朝着山脚前面走去,道:“见了便见分晓。”

    又不知道会是什么隆重活动!金发敏十分好奇,催马,跟着袁天罡行走在山间稀泥道路上。

    金发敏与袁天罡转过山脚,眼前出现一个数百里平坦的田野。

    马背上的金发敏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平坦的田野里面,有一处,搭建了一座高坛。

    高坛的四周,遍布大唐文武百官和京城百姓。好不热闹!

    司空见惯的袁天罡道:“不必惊讶,他们都是来参加今天的祭天和藉田仪式的。”

    “愿闻其详。”金发敏问道。

    袁天罡望着祭坛边上忙忙碌碌的臣工和百姓,慢悠悠道:“立春这天早上,天子会率领文臣武将、百姓出城,参加祭天和藉田仪式。”

    “祭天倒是好懂,新罗也干过。但不知道藉田仪式是什么?”金发敏感觉好奇。

    袁天罡现场答疑,一一道来:

    “所谓藉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

    “也可以理解为:藉田是吉礼的一种方式。即早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文武百官、百姓亲自耕田的一种典礼。”

    金发敏听了个云里雾里,直接问道:“师尊,藉田,有何意义?”

    “它是祈年(祈求丰收)的礼俗之一。又称亲耕。”

    “寓有朝廷重视农耕之意。自周、汉以来,历代多行之。”

    “百闻不如一见。走,为师带你去现场观摩。”

    袁天罡收起话匣,拨转马头,朝着祭坛边上的围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