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唐带我打江山 » 204章 大虎扑怀

204章 大虎扑怀

    “启禀皇上,”袁天罡不再兜圈子,微微颔首,道,“大虎扑身,乃大吉的征兆。大虎像征将才,此梦境主我主得一良将。”

    李世民站起来,看了一下袁天罡,在房间走了数步,用怀疑的口吻道:“果真如此?”

    袁天罡胸有成竹道:“微臣岂敢欺君!当在半月以后应验。”

    袁天罡是出了名的道士,能掐会算,李世民当然信以为真,随即释怀,转忧为喜。

    也不知道此刻什么时辰,李世民带着歉意道:“深夜打搅国师休息,还请见谅。”

    袁天罡诚惶诚恐道:“皇上客气。这是做臣子的本分。”

    李世民向着门口抬着一只手臂,道:“既然国师已将朕心中的疑惑解开,就请回房休息吧。来呀,替朕送送国师。”

    “是。”一个清脆的宫女声音道。

    袁天罡俯身施礼道:“谢皇上。也请皇上放心安睡。”

    半月以后,李道宗在定州行辕见到了李世民。

    行辕大厅里面,有长孙无忌,袁天罡,李治等朝廷重臣。

    李道宗将李勣写好的战报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奏折,龙颜大喜,当即让李治拟写诏书,加封打赏有功将士。

    李道宗跪伏在地,替讨伐辽东的将士谢恩。

    李治将李道宗搀扶起来。

    李世民合上手中奏折,端坐在龙塌上,想起一件事情来,问着:“袁国师,这猛虎扑怀之征兆,应在何处?莫非是?”

    袁天罡脸色平静,道:“是的,皇上。李大总管的奏折里面,提到一员居功至伟的武将。皇上半月以前梦见的大虎扑怀,便应在这个武将身上。”

    “你说的是奏折里面提到的白袍小将薛仁贵?”李世民问道。

    “诚如此。”袁天罡道。

    在场的其他人蒙在鼓里,也不知道李世民和袁天罡之间在打什么哑迷,纷纷对他两投来好奇的目光。

    于是,李世民将半月之前梦见大虎入怀的事情,给大家讲述了一遍。

    大厅里面的朝廷重臣皆大欢喜,纷纷对李世民歌功颂德。

    李世民道:“他日前往辽东,定要召见一下这个后起之秀。”

    众人称善。

    至三月,春回大地,千里冰国的辽东开始脱去厚重的冰激凌铠甲,露出绿色生机。

    李世民率领李治、长孙无忌、袁天罡等重臣,相继离开定州、幽州,跨进白山黑水,打算在辽河与李勣率领的征讨大军汇合。

    比及李世民到达之前,辽东道行军副总管李道宗先行一步,携带朝廷的嘉奖圣旨来到辽东建安城。

    朝廷嘉奖封赏的圣旨,同时也是下达扩大战果的进军令。

    4月初,大辽河已经解冻,可以行船。

    接到朝廷圣旨的李勣领着李道宗、金发敏等诸将、谋士在建安城商议下一步攻击的目标。

    殿帅府里面,李勣稳坐在正北位置上的虎皮交椅里面,他的身后立着两员臂大腰圆的武士,面前是一张宽大刷了油漆闪亮的案桌。

    案桌上面放有军令状,令牌,兵符盒子,笔墨纸砚等物件。

    更远处,大厅左右两边,伺立着大唐的文官武将。

    文官里面有穿圆襟红袍的,有穿圆襟青袍的,头上的月牙形乌纱帽别提多拉风。

    武将里面,戎装袍甲、盔顶青缨、红缨、护心镜、兽面靴、虎头战靴,直把人高马大的唐将衬托得得威风凛凛。

    大厅里面三三两两有人小声说着话。

    李勣在虎皮太师椅上面干咳两声。

    众将转身,面向李勣。

    “来呀。”李勣向着大厅门外的将士吩咐着。

    文臣武将一起朝着大厅门口望去。

    只见大厅门口走进来两个军士。

    其中一个军士手中拿着一卷巨大的卷轴。

    两个军士进入大厅以后,向李勣行跪拜之礼。

    李勣朝着他们摆摆手。

    两个军士从地上站起来,相互配合,一起打开手中的卷轴。

    随着卷轴的打开,一个军士在前,一个军士在后,将一米多长的卷轴铺开,展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瞪大眼睛一看,原来这个卷轴是辽东的军事战略地图。

    李勣率先发话:“大军已经渡过辽水,攻下建安城。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是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

    文臣武将纷纷来到地图前面,俯身看着地图上面的那些山山水水,和已经用红白色标注好的敌我态势分布。

    有的将领说到:顺着杆儿往上爬,应该先去攻打安市城。(安市城今LN省AS市)

    有的将领说到:应该等着渤海那边的水师上岸以后,合兵一处,共同讨伐。

    李勣将目光投向武将队列里面的金发敏,意在征求他的意见。

    金发敏戴一顶圆形的黑笠,黑笠上面有一个象征皇家身份的圆形徽章。

    金发敏也站在地图边上,就着地图,指着图上的红白标记,道:“虽然建安城往北几百里便是安市城,并且安市城是辽东城的门户。”

    众人低头看着地图上金发敏手指移动的方向。

    “鉴于安市城的重要,城内必有重兵把守,且山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个提议引起了李勣的注意。

    李勣起身,离开虎皮太师椅,来到大厅中间,和众人一起俯身看着面前的地图。

    李勣思量片刻,觉得金发敏所言非虚,态度诚恳道:“以殿下之见,下一个攻击目标,定在什么地方?”

    金发敏望着地图,伸出右臂,用食指和中指在地图上由南向北,划拉出一条长长的攻击线路。

    随着众人目光的移动,金发敏将食指和中指点在北方的盖牟城位置上。(盖牟城今LN省FS市)

    这条跳跃式的行军路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金发敏手指的地方,已经越过安市城、辽东城等数座大城池。而且远在万里之外的北方边境。

    有的将领不免问道:“这岂不是舍近求远?乃兵家之大忌。”

    有的幕僚也起哄道:“劳师袭远,胜算不大。”

    “兵者,诡谲也。”吊着众人胃口的金发敏慢悠悠的道,“各位大人、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李勣上钩,随即问道:“殿下,请谈谈你的想法。”

    “我军原定计划是围困辽东城,围而不歼。这个围,大总管就得从北到南。张亮大人就得从南到北。”

    众人释怀,纷纷点头称善。

    金发敏继续剖析,洋洋洒洒道:

    “我军留下一支人马,佯攻安市城。大军可沿着辽河,悄无声息地北上,袭取盖牟城。”

    “你是说,用疑兵之计?”

    “偷袭盖牟城?”

    “诚如此。”

    “一旦拿下盖牟城,顺势而下,拿下白岩城、乌骨城等城池,辽东城便会成为瓮中之鳖。从而达到围困辽东城的战略目的。”

    “此计甚妙!”

    “有几成把握?”

    “十成。”

    金发敏说有十成把握,这可把大厅里面的文臣武将吓着了。

    李勣提醒道:“军中无戏言。”

    金发敏昂首挺胸,道:“敢领军令状。”

    李勣心中倍感欣慰。

    其他文臣武将有的担忧,有的钦佩,这初生牛犊不怕虎!

    为了安全起见,李勣双眼如炬,盯着金发敏道:“既然如此,请殿下详谈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