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唐带我打江山 » 219章 果毅都尉

219章 果毅都尉

    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响彻云霄。这次,泉盖苏文依然命令自己的三子泉难产担任先锋官,打头阵。

    折了面子的泉难产兴奋不已,认定这是报仇雪恨的机会到来,自己定能够将疲惫不堪的唐军一技击杀。

    泉难产跑马出阵,在队伍前面点起三千骑兵,摇旗呐喊,呼叫着向唐军撤退大军的后队杀奔而来。

    唐军后队将士见几十里开外有骑兵突袭,急忙跑马向中军的李勣汇报。

    唐军众将闻报,听着背后无数喊杀声和马蹄声,心头一惊,辽东城守军已经被打得缩头回去,怎么此刻有胆量前来较量?

    唐军放出去的哨探,此刻也跑马回来报告,说此刻追击唐军的,乃是高句丽援军,足有四万。

    大唐将士更加迷茫和心慌,这援军必定是生力军,战斗力大小不知。何况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现在已经疲惫不堪,而且高句丽援军有四万之众,唐军仅有一万,这一万将士里面还带着伤兵,押着俘虏。

    众将来不及多想,一起跑马来到后队,亲眼看见高句丽援军派出来的骑兵举着旗,呼啸着,已经越来越近,大有摧古拉朽之势。

    有的唐将心中怯了。

    有的唐将认定,敌人已经亮剑,现在也退无可退,唯有死战方能赢得一线生机!

    愿意死磕的唐将计较起来,就算死战,也不能蜂拥而上,弄不好全军覆没。

    李勣来到众将面前,骑在战马上面,用手中马鞭指着呼啸而来的高句丽援军,决定硬抗,大声道:“谁与我挡之?”

    李勣脑中飞速地盘算起来,要是大军里面没有人愿意出去死战,大不了,自己就去当敢死队的队长!

    这般危险境地,谁去谁就是送死!众将迟疑着。

    四十多岁的老将李道宗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主动请战,拍马出首,厉声道:“末将愿往。”

    李勣望着多年的老搭档,不忍心,也无法,如果大队齐出,有被全部吃掉的危险。如果大队齐退,已经被敌人咬着了尾巴,避之不及。如今之计,唯有一队将士舍命拒敌,打得敌人心惊胆战,敌人才不敢来追剿大队,为大队人马迎得撤退的机会。

    事不宜迟,李勣终于下定决心,大声道:“本帅予你三千骑兵迎战。”

    三千对阵四万!愿意死磕的李道宗欣然领命,在阵上点了三千骑兵。

    鬼哭狼嚎的喊杀声中。李勣与李道宗两个统兵元帅,在战马上相互看着,抱拳施礼。

    一个眼神透露着:我去了。多保重!

    一个眼神透露着:我要你去,但我要你活着回来!

    李道宗拨转马头,领着三千骑兵,朝着高句丽的三千骑兵迎了上去。

    李勣转身,驱赶大队人马,带着伤兵和俘虏,远离战场,朝着更远的地方撤退。

    别了李勣的那一刻起,李道宗便下定决心战死沙场。但也不能轻易的死掉,如果过早的死掉,那么高句丽援军就会赶上李勣所率领的大队人马,失去了战死沙场的意义。

    手上仅有三千骑兵,也不能一股脑儿全部押上,和敌人的三千骑兵拼消耗。要是自己的人马被敌人的三千骑兵缠住,高句丽的大队人马便会越过自己,朝着李勣追击。

    电光火石间,李道宗决定将三千骑兵分为三队,第一队一千骑兵迎击高句丽的三千骑兵。最好是能够取胜,挡住敌军。

    第二队一千骑兵趁势,来一个反冲锋,剿杀经过第一波冲击后存活下来的敌军兵马。

    第三队一千骑兵,作为预备役,准备出击敌人骑兵外的另外的增援兵马。

    第一队骑兵至关重要,也需死战。李道宗拍马出阵,拨转马头,面对三千骑兵,大声道:“本帅需一千人马打头阵,谁愿往?”

    什么?本就三千骑兵,不仅要打击敌人数千之众,还要面对敌人数以万计的后援军队,这一千骑兵必死无疑!把少数兵马分兵拒敌,众将士质疑李道宗的决定是否正确。

    高句丽的三千骑兵已经冲到一箭之地外。

    统兵多年的李道宗谙习行伍道理,众将士怕死,当死亡来临之际,说不怕死,那是假的!

    李道宗立在战马上,显得有点激动,来不及作战前动员,大喝一声:“谁愿死战?”

    呼啦啦的旗帜翻飞。众将后面,果毅都尉马文举纵马挺枪,大呼曰:“末将愿往。”

    众将知道,这个时候选择出战,要么迎来高光时刻,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军情紧急,李道宗对马文举投来十分感激、信赖和钦佩的目光,命令道:“拨你一千骑兵,尽带弓弩,务必要挡住敌军的第一波攻击。”

    马文举双手抱枪,抬头挺胸,施礼道:“绝不让高句丽援军前进一步。如若不然,纳下这颗黑头。”

    众将对马文举投来钦佩的目光。

    马文举吆喝着,领着一千骑兵,一道插了弓弩,背了箭壶,朝着高句丽的三千骑兵迎面冲杀而去。

    虽然马文举愿意当先锋打头阵,但李道宗绝不能让这一千兄弟孤身奋战,随及下达第二道命令:“行军总管张君乂,命你率一千骑兵,接应马文举。”

    张君乂接到命令以后,心里面咯噔了一下,刚刚经历大战,人困马乏,如今,面对数倍于己的生力军,恐怕凶多吉少。

    但是大帅的军令一下,只得遵从。张君乂只能硬着头皮上,极不情愿地领着一千骑兵,跟随在马文举后面冲锋陷阵,助攻。

    嗒嗒嗒的马蹄声中。高句丽骑兵狂风骤雨一般奔驰过来,尘土飞扬,大地颤抖。

    面对三打一的不利局面,马文举深知自己这颗棋子的重要性,不过,只要自己冲锋在前,后面的将士必定能舍命相随,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战斗!必须死战才能够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越怕死越会死!

    两边将士纵马狂奔,两军呼喊声音十分热烈。

    马文举也不是一味的猛打猛冲,想到了李道宗的用意,吩咐将士张弓搭箭。

    顷刻间,一千唐军骑兵将士,将一千支羽箭朝着高句丽三千骑兵射去。

    嗖嗖嗖的响声之后,第一波羽箭从白云上穿过,准确无误地射在高句丽众多的骑兵身上。

    一时间,高句丽援军人仰马翻,数百高句丽骑兵被撂倒在地,后面的骑兵踩着前面骑兵将士的尸体和马匹尸体继续朝着前面冲锋。

    马文举吆喝着,指挥一千骑兵射出第二波弓箭。

    第二波弓箭成排射出,又将高句丽数百骑兵放倒。

    两拨羽箭放完,两边骑兵将士终于临近。

    由于战马奔跑的速度过快,接战时候,已经有数百骑兵被碰撞得头破血流,或死或伤,掉下马来。

    活着的骑兵露出狰狞面孔,纷纷举刀抡抢,你来我往,相互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