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唐带我打江山 » 222章 御驾亲征

222章 御驾亲征

    哪里来的援军?被围剿在阵中的唐军骑兵忙里偷闲、定晴一看,这支生猛的唐军增援骑兵居然是李勣亲自率领的。

    原来是李勣将七千唐军将士带至安全的地方后,放心不下自己的战友,火速率领两千骑兵不惧生死前来搭救,刚好派上用场!

    已经在阎王殿前走动的李道宗等将士,见李勣亲自前来,感激涕零!变大辈为大喜,纷纷抡刀执枪,平添几分力气,将身边来抢人头的高句丽将士杀翻在地。

    锁子连环亮金甲里面的李勣前来接应,恐怕也是给自己封了一个敢死队队长的官衔。

    这就精彩了!一个正总管、元帅,一个副总管、副元帅,皆当上了敢死队的队长,手下将士焉有不用命的道理!

    两个元帅之间的默契配合得天衣无缝。正所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就会及时出现在我身边!

    李道宗见援军到来,管他来了多少人马,反正有人来就是最大的鼓舞。杀心翻涌,奋力死战,又砍翻十几个高句丽将士。

    马文举亦是越战越勇,杀得高句丽将士胆战心惊,不敢进前。

    疲惫不堪的绝亡之师唐军骑兵,见到正副元帅杀人如麻,变得更加骁勇善战。

    别说高句丽将士是来抢人头的,瞬间反转,成了送人头的!

    唐军三千骑兵在正副元帅亲历战阵,不畏生死精神的带动下,变得更加生猛。

    在唐军的一阵绞杀之下,高句丽有近一万的将士死伤。

    战斗力爆表的李勣与李道宗在包围圈中汇合。

    正副元帅两人满身血污,相视一笑,来不及废话,不约而同地想到:不能将三千骑兵与三万高句丽将士拼消耗,如今不得已,突入包围圈,欲全身而退,只能打蛇打七寸,寻找敌人的主将方才是上上之策。

    马文举领着数百骑兵,将正副元帅护在中间,不断斩杀来犯之敌。

    李勣,李道宗在战马上得以寻找战机,透过无数骑兵,旗帜,放眼四望,唯见西南方位上,有一把黄罗娟金伞,有一龙凤日月旗幡,高头大马上有一将,金盔金甲,料定此人便是敌军主将。

    不容置疑,李勣,李道宗双双举着手中宝剑,朝着西南方的高句丽主将大声道:“随我来。”

    两骑马冲出,三千唐军骑兵像离弦的箭一样,跟定李勣,一边冲锋,一边斩杀身边欲阻挡自己的高句丽将士。

    数千唐军骑兵斩杀了数千高句丽马步军,朝着中军里面的泉盖苏文冲来。

    一杆中军帅旗下,黄罗娟金伞盖里面的泉盖苏文,只看见唐军的一个个剿肉机器蛮横地朝着自己奔来。

    来不及命令将士抵挡了,泉盖苏文拨转马头,撇下众将士,一溜烟地向着辽东城逃去。

    高句丽中军帅旗的旗手放倒帅旗,催马,跟着泉盖苏文一起逃命。

    高句丽马步军见主将发疯般地逃命,无心恋战,也开始溃逃。

    面对急转直下的战局,泉难产止喝不住,心中十分纳闷,明明胜券在握,为何突然间又输了?唐军到底是支什么样的军队?

    兵败如山倒!泉难产被败军裹挟着,骑着马在战圈里面撞来撞去,索性,也朝着辽东城逃命去了。

    唐军骑兵在正副元帅的指挥下,朝着溃逃的高句丽大军全速追击,一边砍杀,一边抓俘虏,直至辽东城下。

    守城的高句丽将士急忙拽起牵引吊桥的绳索。

    高句丽军马入城以后,偃旗息鼓。辽东城四门紧闭。

    逃到城内的泉盖苏文心情是崩溃的,没有想到自己纵横辽东半岛几十年,未逢敌手,今天却在唐军面前连输两阵,两次狼狈逃回辽东城。这是自己征战生涯中的奇耻大辱!

    内殿里面,泉盖苏文遣散众将,独自面对一面墙,抽泣起来。

    辽东城下,唐军喜不胜收,今天绝处逢生,第二次兵临辽东城下,打得敌人丢盔弃甲,满地找牙。

    在一阵阵喝彩声音中,唐军将士在辽东城下耀武扬威,悠哉游哉地退去。

    李勣领着一两千骑兵,返回三十里外的大本营,休养生息,等待着天子李世民的到来。

    当日,军中杀猪宰羊,置办酒席。

    李勣将军中财宝散尽,犒赏三军。

    中军大帐里面,李勣,李道宗,马文举等将领欣然入座。

    张君乂畏敌,临阵脱逃,被囚于军中,等着大唐天子的发落。

    军中无歌舞女,由十几个军士执戈,以助酒兴。

    酒至半酣,执戈的军士退场,喝酒的唐将开始吹牛皮。

    李勣端着酒碗,道:“副总管,我派你领三千骑兵,阻挡四万高句丽追兵,这是让你替兄弟们去死,你是否埋怨本帅?”

    李道宗也端着酒碗,道:“不然。军人马革裹尸,犹死而已!最终,还不是大帅你将我等解救出来。大帅用兵如神,我等心甘情愿领命。”

    李勣放下酒碗,盯着李道宗,道:“如若被包围的是我,你是否愿意舍命相救?”

    李道宗也放下酒碗,道:“大帅救得我等!我等又岂会坐视不管!”

    哈哈哈!众将开怀大笑,把面前的酒碗满上后,又开怀畅饮。

    今日出尽风头的马文举道:“大帅,如今辽东城守军已成惊弓之鸟,何不乘胜追击,一股作气,拿下辽东城?”

    李勣与李道宗相视一眼,流露出一个共同的想法:为将之道在于排兵布阵!为帅之道在于筹谋。眼看天子即将到来,我等要是抢先一步攻取辽东城,虽说功勋卓著。可是,献给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将瓮中之鳖的辽东城让给天子来攻取。这贪天之功,当留给天子。

    看穿不说穿,李勣推脱说假以时日,便会攻取辽东城。端着酒碗,和众将痛饮。

    接下来的日子,李勣率领大军,只将辽东城围住,每日放出哨探,有点马放南山的感觉。

    两次败北的泉盖苏文和辽东城四万高句丽守军,躲藏在辽东城不出。

    不出五日,唐军营寨对面的官道上,行来一支天军。

    遥见天军里面,旌旗蔽日、刀枪林立,军容正盛。

    天军前面,黄罗娟金伞盖下,领头的有一人,身穿四团纹龙黄色袍,头戴金色月牙乌纱帽,乘坐龙凤辇,打龙凤日月旗幡,乃大唐天子李世民。

    李世民御驾亲征,率领两万援军前来,与李勣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