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玖空 » 第十三章:宇宙模型

第十三章: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论这个问题被无数人讨论过,也提出个无数种假想。

    有一种被广为认可的认为整个宇宙就像一枚蛋,所以宇宙在蛋之中所以向四面八方探索都无果也侧面证实这一点,蛋外是什么,有可能是一片空无,有可能是更多的蛋。

    还有一种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生物或神经细胞网络,星球都只是其巨大身体中最微小的一部分。、

    还有一种认为宇宙来源于一场大爆炸逐渐形成星云星系。

    零太在悄悄毁灭世界智能生活后,经传统媒体提出了新宇宙模型,新宇宙模型的提出引起了全体智体人的热议与兴趣。给大家无趣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新的兴趣

    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可容纳万人的现场会议,首先是零太的演讲,然后就是众人讨论与提问,这就是影响整个宇宙的世纪大辩论。

    “宇宙是什么样的”零太采用了自问自答的解说方式

    “宇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运动变化体,就像无限翻花球一样,宇宙形态是多变的不定形态”

    “宇宙边缘在哪,宇宙之外又是什么?”

    “宇宙没有边缘就像不断变幻多角度转动的圆圈环一样,点的前面是点,一直向前回到原点,但原点也在变化形态中不断随机定向运动,又并不是原来的源点”

    “宇宙没有之外,就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如果非要从我们人类自定义的方位来说的话,我的上方就在我的下面,我的左边就是我的右边,我的前面就是我的后面,如果以我为中心四面八方无限延伸向宇宙,最终所有延伸终将归于我一点”

    “怎么可能”在场众多专家学者,政要媒体一片哗然

    “以广义相对论来讲,大家都知道时空并不均匀性的观念,时空只是在充分小的空间里以一种近似性而均匀的,但是整个时空却是不均匀的。物理学中的这种解释,恰恰与球形几何的观念是相似的,简单的说宇宙中没有且不存在平行线”

    “我们探索宇宙一直向前但并没回到原点,也没突破黑暗虚空”一个学者忍不住出言

    “你认为一直向前,其实是无用功,笔直的直线在宇宙中就偏离了方向,做曲线运动。就是两个小球一个做直线运动,一个做下行弧形运动。下行弧形运动却先到达终点。又比如在我们星球上一直沿陆地向前会回到原点一样,但从球面角度来讲我们走的并不是直线,我们是走的下行弧形运动。”现场一部分人一边思考一边微微的点了点头。

    零太一改之前油腻程序员大叔的形象,充满自信与激情的挥首手:“我们只有做折线曲进才能到达另一大片空间,可以用一个词,天圆地方来形容,宇宙苍穹是循环体,地面星体是规则的几何”

    “这样来说,之前探索宇宙的舰队,人呢为什么回不来”又有科学家提起了疑问

    零太坚定的眼神十分肯定的回答着科学家的提问“因为他们碰到了黑白无常,无尽的白洞在我们后方,无尽的黑洞在我们前方,无穷的原核子爆炸喷射出白芒毁灭一切物质,无尽的黑洞不断的吞噬中一切物质。我们连同星空不可逃脱,唯有毁灭,”

    “宇宙怎么产生的”又有现场人士提出了大问题。

    “宇宙一直就这样的,并不是怎么样才生的,我们先找一个中心点称为奇点来描述它”

    “我们都知道正负相抵为零。想象一下,假设以我为一个中心奇点开始,无数可相互碰撞失消的正负粒子,正粒子向周边360度全方位喷发形成冲击波张力,负粒子向内坍塌形成磁场”零太一边演讲一边有两手向两边伸出作无限延伸状。

    “无数粒子向往扩展充斥每个空间,随便每一个方向随机形成各种宇宙尘埃风暴,散在各处未能够聚在一起的的呈微粒状悬浮于宇宙空间之中。无数较为密集的宇宙尘埃聚集在一起,呈云雾状,形成了“星云””

    随着演讲的展开,讲台前大屏上有开始出现模拟的景象“另一部分宇宙尘埃物质在风暴中相互聚集,逐渐形成大小不岩石,旋转的岩石像龙卷风一样不断卷入周边更多的尘埃和岩石,逐渐形成大小不一的行星,就像一条条贪吃蛇一样不断吞噬壮大,直到吞噬不了对方,形成稳定的平衡星系”

    “整个星系,尘埃还是一直在向前,直到遇到最强贪吃蛇黑洞能吞噬一切物质,所有天体都难逃一劫”

    “黑洞不断吞噬着,密度越来越大,最终超负荷后,这边不断尽噬而另一面就挤压爆炸继续向前喷出无穷的宇宙尖埃”

    “然后呢”有人好奇的接着问

    “从奇点喷发到黑洞吞噬在喷发这间,我称之为一重宇宙,在这宇宙内360个方向有360周天小宇宙拥有众多星系,我们就同处一重宇宙。如果采用一定的折线曲径前进方式我们能找到这些小宇宙和里面诞生的各种智能生命体”

    零太越讲越兴奋“一重宇宙之外,就会有二重宇宙,三重宇宙。宇宙尘埃喷发的速度,总量,方式都是随机生成的,所以每个小宇宙,每重宇宙的广度深度,形态都不是一样的。”

    “如此循环,至到第九重宇宙,360个方向的宇宙尘埃一直向前最终相交形成一个新的源点,也是刚才的原点,也不是原来的点,原来奇点向内的无数负粒子场牵引着所有正粒子的回归”

    “不断运动的奇点,不断变幻白洞喷发,不断吞噬的黑洞,不断毁灭的星系,不断新生的星系,360度全方位最后相交回归的点,这就是完美的无限动态宇审循环,它一直这样运动着”

    在场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也有专业人士提出专业角度的问题

    零态坦诚的摊了一下双手:“我一个底层程序员回答不了这么多向题,我只知道从编程的角度讲一个完整的程序系统,就是一个大循环,里面包含无数随机可能,动态的万变就是程序核心”

    一个明显富豪的人士显得并不认同“我只知你作为程序员为我们提供了众多仿真游戏世界,那你刚才描述的是基于这些想象出来的吗”

    零态看了一眼这个富豪“作为程序员,都不想有BUG.所以我也假想推论过上千种宇宙模型,但都不经推敲或有争议我,唯动态完美循环型宇宙是目前为止认为最理想且无懈可击的”

    “那你认可能量守恒嘛,那宇宙爆发的最初动能是什么”又有一个明显科学家的人问到

    “对不起,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只是建模,就像我是游戏架构师,框架我搭上了,美工,程序我可负责不了,专业知识需要专业人士来进一步完善”零太毫不负责的推拖着解释。

    果然另一堆专业人士与刚才提问的专业人士激烈的讨论了起来,偶尔传来的全是一些高大上的术语公式与待解难题。

    “您所讲的宇宙模型的确令人向往,但很多理论与物理公式,空间理论,与现今宇宙观察结果相予盾,这怎么可能”有人感到迷惑

    零太笑了笑:“所有公式理论都也是在特定条件空间空间中才成立的,例如我们星系的时间定理在其它星系就完全不成立,因为时间线不一样嘛。我们观测到的是镜相,投影还是真实”

    有专家表示附和“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东西都是物质,但无线电,冲击波,磁场,热力图像,这些都是直接不可见的,当然通过特定设备可以显现出来,比如红外线热线仪,我们眼睛大脑身体包括其它辅助设备欢察范围是有限的。观察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并一定正确。只是盲人摸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都未见真”

    也有人表示激动“零太先生,我感兴趣的是,我们这同一重宇宙有360个周天小宇宙,那我们可以通过折线曲径可以到达的话,那我们就不再孤单,马上开启精彩宇宙了”

    “嗯”零太心虚的可有可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