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重生之从1999开始 » 第十六章:爷爷家

第十六章:爷爷家

    爱青一到爷爷家门口,就急声喊爸爸。“爸爸,快!抱我下去。”

    刘先生确实给力,抱着爱青疾步赶到茅房。不能跑,怕失控。

    我顾不上茅房里浓郁的味道,极速解决。

    舒坦!这具小身板感觉轻了两斤。

    这时候,爱青有心情打量1999年的老家了。

    看,这坑坑洼洼的土路。

    不下雨还好,能走人。趟点儿土就趟点儿土,家去抽打抽打,能干净些。

    一下雨,你走一路,拌一路泥。时不时打滑,得摔个大跟头。

    看,这土坯垒的院墙。上面长满了杂草,偶尔有朵小野花冒出来。

    爱青看到小野花,下意识的看眼旁边的刘先生。

    深吸口气。刘先生,你可只有一对肾,望你珍惜点儿用!

    再看,朝南边开着的,是两扇黑色的大铁门,上面贴着福字。

    再两侧,贴着对联。门头贴着横批,家和万事兴。

    进门,是个开阔的门楼,里侧停着刚坐过的拖拉机,旁边挨着一辆摩托车,

    两辆自行车。还有一些农具。

    出了门楼,映入眼帘的是两颗梨树。印象里只吃过一次,酸甜。

    西南角是个土屋子,一颗牛头伸出来。‘哞哞’两声,和我打招呼。

    我对它招招手。老哥,听说你能看见人看不见的东西呦!

    这个小娃娃,不对劲儿!

    看她那又矮又瘦的小个儿,里面却装着又高又胖的灵魂儿,不挤啊!

    要再叫两声,提醒下这家人吗?

    可看着,她就是这家里的人呐!

    算了,算了,不如多吃点儿!

    少操点儿心,我还想多活两年!

    院子里,拉着两根晾衣绳。一根上面晾着一个大床单,另一根挂着几件衣裳。

    东边有个小灶房,砖垒的。

    西北角有颗枝冠繁茂的老枣树,上面开着密密麻麻的小黄花。

    这是婆枣树,皮厚却甜。我喜欢吃蒸的,软糯甘甜。

    “青青,叫奶奶。”爸爸手放爱青后脑勺,向右转。提醒道。

    我身子赶紧跟上,头要转掉了!

    刘先生和王女士不愧是两口子,手底下一样没个轻重。

    “奶奶!”爱青化悲愤为音量,高声喊道。

    “嗳!青青又长高了,快到你爸爸腰上了。”奶奶下两步台阶,走上前摸摸

    爱青的小脑袋,再比量比量身高。一脸欣慰,接着道。

    “快!进屋,吃西瓜去!刚才,君君不干,俺让你爷爷先切了个。等过会儿吃完饭,沉沉食儿,还有一个。”说着,领着爱青几步穿过东边的堂屋,进

    了爷奶住的里间。

    爷奶家,这是刚起的新屋,屋檐高高的。四间砖瓦房,有一排前廊。

    屋里,水泥式地面。家具倒是不怎么新,看样子用的有些年头了。

    堂屋,西北角有灶坑,上面一口大铁锅。旁边一张大圆桌。东边靠墙一排橱柜。再往南,是燃气灶。

    对面是老式洗脸架,架着一个搪瓷脸盆,上面还搭两条毛巾。

    旁边,是一个老式的储物柜。两米长,一米宽。

    需要掀开板子,拿放东西的那种。一不小心容易夹手。

    里间,北边是一张大炕,铺着花开富贵的床单,坑边又铺了层素色的炕围子。炕上卷着两个被卷,枕头在西边放着。零碎东西放西侧。

    炕上方的西边墙上,挂着一个老相框。

    有爷奶年轻时候,也有爸爸少年时候。

    南边靠窗的位置是一张长桌,上面摆了一排暖壶,茶杯茶壶的也在那儿。两边各一把椅子。

    长桌东边又是一个老式储物柜。看来,奶奶家有不少东西要放。

    上面有台电话,用帕子盖着。

    长桌西边是一个带镜子的立柜。这个比较新,上面还摞着一个大袋子。

    “今儿,吃个痛快!在外头得花钱买,这是搁粮食换的。咱家换的多,比买着贱!”

    奶奶边说,边从西瓜中间拿了一块儿大的,笑着递给爱青。坐在一边,守着大伙,眯眼笑。

    看眼王女士,老大家的脸前头没有西瓜皮。正抱着君君,喂给她吃呢。

    “老大家的,再把君君给俺抱抱。刚认生不让抱,现在应好些了。”奶奶冲妹妹拍拍手,笑得温和。“君君,到奶奶这儿来。让你妈妈吃两块儿。”

    妹妹眨巴眨巴眼睛。

    这人挺稀罕我,让她抱抱吧。

    “哎呦,比过年前重了不少。俺刚看小脸溜圆,就猜着沉不少。”奶奶抱着妹妹,颠一颠。感慨道。

    王女士刚张嘴想回话,刘先生把啃完的西瓜皮往桌上一放,接话道。

    “那是,不光她,青青也沉不少。坐我腿上一道儿,压得两条腿。酸了麻,麻了酸。这刚缓过来。”

    “是。她俩去年老生病,掉不少肉。今年,从过年到现在,只一两场小病。最近,吃的也多,自然长肉了。”王女士紧着啃两口,抹下嘴回道。

    这西瓜皮薄脆甜,比外头买的要好。

    三姨安静吃瓜,不声不响,面前两块儿瓜皮。这西瓜真甜!

    爷爷坐东边椅子上,手边一个大茶缸子。喝着茶叶水,听大伙说话。满足脸。

    看爱青老半天,只啃了一块。遂起身,对爱青道。“青青,走!跟爷爷上小卖铺,咱买雪糕吃去。”

    我下意识看向王女士,这得人家批准。

    王女士接收到讯号,放下刚啃完的瓜皮,连忙道。

    “爹,这会儿不能给她吃。从早晨坐上车,到现在都下晌了。怕她再晕车,吐人车上,这回就一口没让她吃。肚里空着,吃凉的容易拉肚!”

    “哎!你不早说,孩子不饿得慌!俺灶房里炖着条鱼,正温着。俺还想等会儿,让你爹到镇上,上卖汤鸡那里买只热乎乎的回来。俺趁着功夫再炒两菜,都摘好了。是想着咱吃热乎饭,怕早做出来,凉了。”

    没等爷爷开口。奶奶搂着妹妹,让她坐在左腿上。拍下大腿,着急道。说着,指挥爷爷,让开柜子,拿出之前放的点心给大伙吃。先垫垫。

    爷爷听话照办,拿出一包老式包装的点心。用麻绳捆着,打了个十字扣儿。外面是层红纸,打开还有层黄纸。

    里面,底下是五六块儿桃酥,成人巴掌大。上面堆着蜜三刀,羊角蜜,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蝴蝶状的东东。

    爷爷捧着,让爱青挑着拿。

    “来,想吃哪个吃哪个。”

    让一圈儿,剩了个底儿。

    干脆,倒空。

    “孩儿他娘,你也尝尝。”

    爷爷说着,递给奶奶一块儿桃酥。自个儿嘴里咬一块儿,吃得香甜。

    奶奶瞪眼,嗔怒道。“俺留到现在,是想给孩子吃的。你可好,这么大岁数,吃啥不是吃。”

    “娘,不至于!就一块儿桃酥,你老操持着家里里里外外。况且,家里又不是没有!咋就舍不得吃。快,尝尝!”

    刘先生,看到个人爹的脸上有些不好看。赶忙起身,从爹手里拿过桃酥,说着就往娘嘴里塞。

    王女士也帮腔。“娘,你看你。你不吃,小国着急的。这桃酥多香,咬一口,还挺脆。等吃完,再买呗。又不是值钱的玩意儿。”

    爷爷没吭声,只站一边。听王女士讲话,眨了眨眼。也不知道想些啥。

    奶奶拿下嘴里塞的桃酥,运气,心想。

    老大家的,真真会吃,也真真手大。

    俺也知道这桃酥它又香又脆,还吃完再买不值钱!

    你是如今不挣钱,就不知挣钱难了?

    俺家小国出车一天一宿,多累!

    咋就不知道体谅个人爷们!

    咋就不知道细着花!

    非得都花光了,到时为难!

    算了,之前说两句,当场就给俺顶回来。说话这个噎死人!

    哼!看俺大儿面上。

    “唉!你说说,就是老思想作怪。老想着省着些,怕到时候木有,那不就傻眼了嘛!”奶奶咬一口桃酥,看腿上掉了点末儿,连忙捡起来搁嘴里。

    “可不是!娘,你可别老放东西。留着留着,到时候给放长毛了。那你能不心疼。有,你就跟我爹吃了。别老想着留给我们!”刘先生熟练劝道。

    我劝多少遍了,就是不听。听起来,怪心酸的。也理解,这是饿怕了!

    嗯~,还是俺儿贴心!

    知道为娘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