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天妒典 » 第一章 捞浮者

第一章 捞浮者

    陈水,大周境内有名的河流,这条蜿蜒的大河西起降仙山脉,向东流入东海,途经雍州、冀州,徐州,由北渡过,便是江南。

    正值六月,正午时分骄阳似火,被炙烤许久的土地散发出其特有的气息。

    阳光很毒,如果没有遮掩,寻常人一会儿就会头皮发麻。街上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一排排屋舍门窗紧闭,放眼远望,远处的景色呈一种扭曲的状态,枯黄的土地,蔫蔫的草木,以及流经南瀛城外的陈水,皆是成了一条条纠缠在一起的光带,如水般波动着。

    一些规则的东西从陈水上游缓缓漂下,一块缺了一角的杉木板也随着浩浩荡荡的漂流大军漂到了南瀛城外的流段,在水中暗流的推动下,它时不时地打一个旋,很是调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几天后的现在,它应该就会俯仰于东海之中了。

    当然,这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眼见着这块木板临近下一个弯道就要漂走的时候,一根长长的竹竿突兀地从岸边土丘后探出来伸向河中。

    它尝试了几次,终于成功地够到那块木板,竹竿那端于是有人发力,让木板随着竹竿晃晃悠悠地向岸边靠去,刚及岸,一双黝黑的胳膊就飞快地将它拽走。

    这一系列动作不可避免的发出了哗啦水声。

    另一处离岸稍远的土丘后有人听见响声探出脑袋看了一下,看到木板被拉入那座土丘背面后瞪圆了眼,啐了一口唾沫,骂道:“晦气,又叫那热不死的小子抢了先!”

    刚骂了一句,他又急匆匆地把脑袋缩回土丘后的阴凉,嘀咕道:“这个鬼天气,当真热煞人!”

    土丘后蹲坐着三个热汗披肩的汉子,身旁还扔着几间破破烂烂的箱柜。

    “喂,小乞丐,太阳已经照过去了,你不如过来我们这里,还有一会儿好凉。”土丘后另一汉子想了想,探头对那处土丘后的少年大喊。

    刚刚“吞没”木板的土丘后传出不屑的回答,声音懒洋洋的。

    “不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算盘。城里有我们丐帮照看你不敢动手,到城外你就想着算计我了!”

    汉子撇撇嘴:“不识好人心。”

    汉子们对视一眼,不再言语。

    太阳慢慢升到了头顶,发出更浓烈的光来。

    “真毒啊,”少年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水,留下四指泥印,自言自语道,“差不多了,黄昏再来一趟就行了。”

    说着,他把身旁五块长短不一的木板抱起来,最后再看一眼陈水,哼着城里花月楼的曲子乐乐呵呵地走了。

    对了,少年想起什么,站住脚,笑眯眯地对那汉子嘲讽道:“李老六,走了啊!我可等着你回来拖几十块好木材呢。”

    一两个呼吸后,土丘后爆发出哄堂的大笑。

    李老六有些牙疼了:“这不是我婆娘在那儿嘛,你较什么真啊。”

    然而他再看时,少年连影都没了。

    ……

    小溟山上一处破败的三清观。

    “吱——”

    破败的木门朱漆已落,推开时发出长长的悲鸣。

    “想不到这里还有一处道观。”

    声音未落,一名面貌普通的年轻道人就执着一幡走进了正殿。

    这名道人身着崭新的道袍,腰间佩着一枚奇异的“玉佩”,半紫半蓝,并且刻着三个奇妙篆字,宝光内敛。其右手所执幡上却绣着三个大字:

    神算子。

    他在三清像前站定,看着落满灰尘,遍布裂纹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沉默良久,忽而上前,略略用力,一掌拍在元始天尊像上。

    半丈高的元始天尊像却连摇晃都没有,纹丝不动。

    道人愣了一下,错愕无比。

    他再试着拍了一下,还是没有意料中的情况发生。他停下来,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不知今夕是何年。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停了下来,却道一声:

    “如此甚好。”

    可是紧接着他又陷入了新的问题:祂们是怎么离开的?

    来回踱步,他恍然大悟,是了,只能是这样!

    轻笑几声,他不再关心这件事,反而拿出一只白净的玉瓶和一只草人。打开玉瓶倾倒,一滴奇异的血液缓缓沿瓶身滑至草人,被草人吸收。随后,草人仿佛有了灵性一般,伸伸腿和胳膊跳到地上,滴溜溜一转,倒向南方。

    “找到了。”他说。

    深深再看道观一眼,他的身形渐渐远去。

    ……

    汗水如雨,从头流到脚,浸湿了少年清河身上披的破旧道袍。

    他很想扔掉这些负重,轻快地行走,但是不行。他需要为冬天做准备。

    他还记得上一个冬天有多么难熬,那时天空泼洒鹅毛,大地与陈水结出冰棱,刮骨的风终日咆哮,在他人屋檐下一早醒来,屋前的积雪能有半丈高。多亏了丐帮人的帮助,他才能熬过来。

    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赶到来年冬天,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安身的住处。而今年天公作美,陈水上游不知哪里似乎发了水灾,很多有用的东西顺流而下,他抓住机会,连着捞了近半月,终于是建出了一个小棚子的雏形,剩下的就只是修缮了。

    至于他身上的道袍,这就比较有趣了。他可不是什么道人、童子,而是丐帮的一员。这道袍是他流浪到南瀛城的路上捡来的,本来只是避寒,但他发现路上的百姓每当看到他时都会显露出尊敬的神色,甚至还会给他这个“落魄道士”一些食物,于是就成了他的标志性穿着了。

    顶着毒辣的太阳从城外陈水抱着木板徒步走到城里,饶是清河这样坚毅的性子也有些受不了。

    他感觉有些迷糊了。

    不远处屋檐下,一个坐没坐相的秃头汉子提着酒壶边饮边唱,身旁院子里,一老妇引着两个孩童在用井水冰着西瓜。

    远远的花月楼处,老爷和公子哥们赏着歌舞,酒香四溢,其间,更有莺燕之声。

    这些,都勾起了他的一些回忆。

    清河立了一阵,忽地反应过来,沉思了一会。

    他拖着木板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