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麒麟断神诀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语感”文笔之上的描写追求

    9个月前·来自专栏清风已逝指间流沙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ufffc

    小说创作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ufffc关注

    民国时期有一位先生叫夏丏尊,在其与刘薰宇合著的《文章作法》一书的附录中,他给读者留下了这样一封信,标题叫做‘我在国文教授上最近一个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

    这是我第一次正视‘语感’一词,反思‘语感’究竟讲的是什么东西。

    如果按照名词定义,‘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

    然而,这样书面化的总结却并不是我想要的。

    从一名写作者的角度出发,夏丏尊老先生所说的‘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似乎更为贴切。

    但如果仅此而已,‘语感’似乎并不值得‘大书特书’。

    所以我结合自己去理解,试着给出一条自己的阐释:

    语感,应是属于语言的独有魅力,文章中具体表现为‘精准’与‘联想’两种阅读的观感。

    ……

    我们先来说一说‘语感’在小说,网文的创作过程中具体能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毫无疑问是‘画面’与‘代入’。

    这两者都直接作用于文字的整体表现,不论是用词精准,亦或着联想空间丰富,都能显著提升画面与代入。

    然后,最关键,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摆脱行文枯燥,摆脱叙述平庸。

    网文中不少作者的脑洞可能是十分,但表现给读者,很可能仅剩三分。

    原本能起高楼的场景,写出来却变成塌楼事件,亦或者使不上劲的烂尾楼。

    高潮无力,伏笔易猜,对白幼稚,动作生硬,表情僵化,这些问题都会或多或少降低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最后,语感是行文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卖点。

    通常所说的‘感动、震撼、惊悚、软萌、热血’,都需要语感去支撑,文章中才能表现出来。

    我以前评文时常说的‘爽点写的像是在干嚎,读者不觉得震撼,反而感到有些尴尬。’便是最鲜明的表现。

    ……

    文字是语言的延伸,语言是思想的延伸,这是写作中最基础的一条逻辑链。

    但对读者来说,首先看到的必定是你的文字。

    文字中能否感受到来自语言的魅力,是否能够更深一层,去体会到思想的魅力所在,这是反过来的。

    当然,网文不追求‘思想’。

    但最起码,作者的‘想象’是追求的,而且还很关键。

    这条最基础的逻辑链种可以看出,语感,亦或者语言的魅力,起到的关键作用是承上启下。、

    语感不仅作用于文字上,使其表现的舒服,通顺,丰富,富有灵动活泼的魅力。

    同时也能将作者的想象力以更好的方式传递给读者,使故事的表现的更加精彩,有趣,丰富,生动。

    这是作者最终的目的所在。

    需要纠正的一点误区是,语感并不是‘多’与‘少’的关系,而是‘有’与‘无’的关系。

    语感并不存在哪个作者比另一个作者更强的关系。

    但凡拥有语感的作者,区别只是表现的方式,习惯的取舍,热衷的风格,熟悉的领域,而非强弱,多少。

    名著会比普通作者更熟练运用语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作者就写不出名言金句。

    夏丏尊老先生在形容语感时使用的也是‘传染’,而非‘提升’。

    语感是一种灵敏的感知,但灵敏不是度量单位,这是一个形容词。

    作者能够灵敏的抓住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将其通过语言和文字的组织富有魅力的呈现出来,这便是语感。

    ……

    例子‘女孩用手指戳戳小明,他没有理会,于是又轻轻拧了一下,却还是不理,委屈的揪起衣角,揉成一团。’

    这里面的‘戳’‘拧’‘揪’‘揉’都是简单动词。

    动词使用的精确,便是小说中语感的一种浅显运用。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行文中有许多地方都需要尽可能精确的去形容,尽可能灵动的描述。

    目的,是让读者更容易‘看懂’。

    这里的‘看懂’,是让人更容易产生‘联想’的画面,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

    语言文字所独有的魅力是什么?

    这种魅力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联想’的空间,‘感受’的空间。

    语感便是服务于此。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诗词中的文字魅力会表现在他使读者可以构想出这样一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场景中。

    小说中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构想’与‘意象’。

    语感,能够承载‘情感’的表达,同时也能让‘情绪’在文字之中流淌。

    例子‘猫儿蜷缩在沙发上,尾巴落在了外面,听见楼道里有脚步声响起,啾得钻出脑袋,死死盯向房门。

    钥匙转动,猫儿连忙从沙发上跳下。

    主人进门前,它躬下前半身,屁股撅起,前爪努力伸直,眯上眼抻了个大懒腰。’

    这看起来很简单,不是么?

    但绝大多数人如果去描写一只猫,都只会停留在‘肉乎乎的小圆脸,明亮的大眼睛,毛茸茸的身子。’

    不要笑,一些作者遣词造句可能会讲究一些,但基本脱离不了这么个架构。

    许多读者眼中,一本书文笔的好坏往往就体现在这里,但这里面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语感。

    ……

    语感是一种思路,是一种着眼点的改变,同时,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还记得之前提过的‘逻辑链’么?

    语感的作用,亦或者说目的,便是打通这个逻辑链,让这个转换过程变得迅速,敏锐,顺畅,舒服。

    我没有找到一种可以练习语感的方法。

    如夏丏尊所言,只能传染。

    这严格来说不是一种写作能力,而是一种语言的组织能力。

    难点不是如何去熟练掌握运用,难点是如何从无到有,去跨出将语感融入文字的第一步。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