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内卷型修真 » 第八章 考前突击

第八章 考前突击

    他明白症结所在,但心哪是那么容易静下来的。

    为了熬过这段时间,程北屿打开通天鉴,链接上天网,投影了黄天新闻。

    新闻里,一身正装的端庄女子娓娓道来:

    “前日,著名大乘期修士,歌唱家温晶莹,于沧汾界主无涯先生的千岁寿宴上,献唱一曲《明月》。

    无涯先生闻之潸然泪下,击缶而歌,回以一首《清风》。先生唱罢引动天象,形成升仙劫。这是黄天大世界近十年来,首次修士升仙……”

    “无涯先生也是积年修士了,这次升仙希望不小。”

    他虽然修为低微,但各种书籍看得不少,也有些见识。一个大乘期修士,想要升仙可不容易。无涯先生也是修了近千年,这才积累圆满,迈出了这一步。

    就这样熬到了晚上九点整,可选导师的名单总算出了。

    黄天学院这么多老师,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收学生。不想收的,自然不会名列其上。

    “白蕊珠,符道讲师,化神期修士,道宗出身,目前只有三名学生。

    白蕊珠的招生要求,除了专修符道之外,还要求学生精通鸟篆、云篆、龙章、龟文、虫书、甲骨。其他都好说,但我不会甲骨。”

    鸟篆、云篆、龙章、龟文、虫书,都属于现在还在使用的画符用字,程北屿都学的很精。

    但甲骨,这一最古老的文字,现在早就废弃不用了。秉持实用主义的程北屿,自然没有花时间去学,现在却成了拦路虎。

    再看了一遍教师名单,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了,毕竟教符道的老师,也就那些人。

    “现在只是放出名单,距离正式招生还有一个多月。一个月,我能不能学会甲骨?”

    程北屿扪心自问,确实有难度,但可以试一试,

    “为了以防万一,得再找两个备胎。符道这一系实在没有人了,只能跨专业选老师。跨了专业,优势更少啊。”

    这就是成绩差、资质差的坏处。

    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很多老师直接在招生信息里规定,必须要仙骨几品、升仙大考多少分以上,才能报考。自己仙骨三品,分数才刚刚踩线,根本就报不了这种老师。

    白蕊珠已经是符道一系里,唯一一个不要求考试分数和资质的老师了。

    选好三个老师,程北屿开始了考前突击。

    考前突击自然是有的放矢,他早已列好了一整套计划,打开通天鉴就直奔目标。

    通天鉴是每个修士必备的法器,主要作用是通过它链接天网。作用类似于上辈子的手机或者电脑,但功能更加强大。

    程北屿在通天鉴上租了一本《甲骨字典》,正式开始了甲骨的学习。

    先贤仓颉根据鸟兽的爪印和痕迹,草木器皿的形状,山川河流的样子,创造出代表世间万物的符号,这便是最初的文字。

    文字可以传达心意、记载事物。从此,天地造化不能再隐藏奥妙,可以被人理解记录,感知传递。记录下来的造化奥妙,便是最初的符。

    这种符文被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之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渐渐发展,形成了体系。从太古时代一直发展到远古时代,后面才被鸟篆、云篆等文字渐渐取代。

    甲骨文只有五千余字,看似并不难学。

    但实际上,现代字虽然有接近十万,但一千现代常用字,就能够覆盖百分之九十二的书面资料。两千现代常用字,能够覆盖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三千常用字,就能覆盖百分之九十九的书面资料。

    甲骨文不单是文字,也是一种语言。就如同中文既是语言,又指文字一样。

    程北屿先花了一天时间,记住了部分基本用品的甲骨读音。如此迅速的记忆,多亏了他已经筑基,记忆力远超常人。

    特别是门、法术、法器……进行了重点记忆。同时还在通天鉴里存储了甲骨发音,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放出来。

    第二天,程北屿在所有能接触到的物品上标注了甲骨文和现代语。

    从此以后,使用某样东西之前,都要先说一遍那样东西的甲骨发音。如果实在记不住,就只能在通天鉴上查询完读音之后,才能使用某样物品。

    从此以后,他的日常就是:

    每天从压陆(枕头)上醒来,打开柯里(被子),踩着吴里(梯子),下了陆金(床)。

    不幸的是程北屿忘了锅应该怎么说,没法吃饭。只好打开吴里(法器,其实是通天鉴,但太古远古时代没有通天鉴,只能用法器指代),仔细查询之后,才明白锅叫“录你”……

    等他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基本词汇的发音之后,就把物品上的标签撤了。每次接触某种物品之前,除了要用甲骨念出读音,还要在心里用甲骨文默写一遍这种物品的名字。

    如果实在忘记了,无法拼写,也可以求助通天鉴上的《甲骨字典》。

    除了日常生活里会经常用到的各种物品,程北屿还找了许多物品的图片,和动词、形容词打印出来,垒了很厚一摞。

    他每天在里面随机抽一把,放在自己的必经之地,譬如床、被子、枕头、书桌、门……每次使用这些物品之前,除了要读写出物品的名字,还要默写出图片上物品的名字,同时念出读音。

    如此反复,程北屿用了七天时间,大致掌握了部分常用的甲骨名词。

    接着增加难度,造句。

    譬如程北屿吃饭,要说一句:“里辰空连罗高来,开满空连唐旭陆,某澜辰高莱雅米得,投可会去参旭起田。”这句话的意思是:左手拿起碗,右手拿起筷子,伸到盘子里,夹起一块绿油油的青椒。

    如果下一筷子他打算夹一片肉片,又要说一句:“开满空连唐旭陆,某澜辰高莱雅米得,投可会去开了没雨。”,意为左手拿起碗,右手拿起筷子,伸到盘子里,夹起一片肥瘦相间的肉片。

    说了不算完,还需要同时在心中用甲骨文默写一遍。

    如果说不出来,或者写不出来,他就得立刻丢下筷子,去查通天鉴上的《甲骨字典》。查完之后再默写一遍,才能回来继续吃饭。

    如此反复,程北屿吃完一顿饭至少得花一个小时。

    这么折腾下来,短短十五天,他就已经能够磕磕巴巴的用甲骨和人交流了。

    之后就是以0.1倍速看影画片。

    影画片类似于上辈子的电影。程北屿联通天网,试着将影画片里面的现代语翻译成甲骨,再结合通天鉴的翻译判断自己哪里有误,哪里需要调整。

    学熟后进行台词对话,女主说一句话,他用甲骨接下一句。男主说一句话,他再用甲骨再接下一句。

    后面已经彻底脱稿,纯看现场发挥。

    譬如女主对男主说一句,“我好爱你。”程北屿马上接一句,“你男朋友已经和你姥姥好上了,就你一个人不知道。”

    就这样,他每天学习二十个小时以上。就算是筑基修为,体质远超常人。但一个月下来,也被折腾的人不人,鬼不鬼了。